中共铜仁市委组织部 黄欣

看似都一样其实不一样(既一样又不一样)(1)

关注党代会报告是从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那一年,是我到组织部的第二年,是我到党建办工作的第二年,那时我在组织部党建办研究室,作为一名党建办工作员,工作职能要求我们必须学懂、学深,悟透。

至今我仍然记得十八大报告的标题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刚刚结束的十九大报告的标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看似都一样其实不一样(既一样又不一样)(2)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上了“决胜”二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去掉了“事业”两个字,增加了“新时代”三个字,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开辟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作为一名负责基层党建工作的组工干部,我非常骄傲。

看似都一样其实不一样(既一样又不一样)(3)

坦率的讲,之前学习十八大报告是被动学习。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就是因为反复被动的学习,却让我挖掘到了职业生涯基本理论素养的“第一桶金”,大家会发现,两次报告,两个关键词始终没有变,就是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同志说,我们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党的理论、路线是有传承的,而我也是幸运的,正因为这些理论基础,令我思路大开,认识更深,相当一段时间,振奋之情不言而表,充满希望、令人向往,这可能就是伟大梦想的力量吧。

当年的被动学习到主动研究再到今天能够起草基层党建工作的各类报告、总结、文件等,我有自己的情节、自己的体会,思来想去,提笔而作,在组织部的岗位上,如何做好一名组工干部,个人认为,就是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坚定信仰中做一名别人眼中的“苦行僧”,自己心里的“朝圣者”。

看似都一样其实不一样(既一样又不一样)(4)

作为组工干部,我们既一样,又不一样。我们就是全面实现建设“一区五地”目标和脱贫攻坚最后冲刺路上的“朝圣者”,是铜仁市430万人民小康路上的“朝圣者”。我是2011年进入到组工干部这支队伍的,8年时间过去了,当年进入组织部的初心任然在心底。我从内心里相信,做为一名组工干部,就是要从发展党和国家的事业出发,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注重德才兼备、增强服务本领。

看似都一样其实不一样(既一样又不一样)(5)

人活着要吃饭,但是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能够为他人活着,为需要你的人活着才有价值。我觉得,召唤我的最大力量,就是在党建办这样的清苦岗位工作让我感受到的被需要的感觉。没有人愿意干的工作我有勇气去尝试去承担,并且有责任尽全力来干好,因为组织需要、事业需要。就是这种感觉,让我愿意有所牺牲、有所放弃,让我面对困难和诱惑时,有所为、有所不为。

看似都一样其实不一样(既一样又不一样)(6)

还记得2014年我撰写《万山:88岁老党员义务扫路13年》主要报道:万山区茶店街道梅花村火麻坪组88岁老党员卢均清13年如一日义务为村民打扫卫生,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家里人劝他:“你年纪大了,在家好好休息,犯不着这样操心劳累,等病彻底好了再说……”,他却执拗不答应:“又不是动不得,趁我身体还好,多为村寨做点好事。等到我身体不行时,再想动就晚喽。”

人们常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所以,在这里我想说,不论什么岗位上的,那些90后们不要再说:“我从来没写过材料、不会写,很畏难”,不迈出第一步,你为难的事会一直难为你;还有就是,那些70后们,请不要再说:“我都40多奔50了,这么大岁数现学也不赶趟了”,想想88岁的卢均清,一切都还来得及。

如果别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我们也不愿意做?如果大多数人做不好的事,我们也做不好,那组工干部的担当体现在哪里?

看似都一样其实不一样(既一样又不一样)(7)

作为组工干部,我们作为管理干部的干部,管理党员的党员,管理人才的人才,我们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不是他人仰望权力的异样,而是真心认同的榜样。朝闻道,夕可死矣,如果还记得当初进入组织部的初心,那就从现在做起吧,还来得及。

看似都一样其实不一样(既一样又不一样)(8)

作为组工干部,特别是作为负责基层党建工作的组工干部,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格按照“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各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的要求,推动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看似都一样其实不一样(既一样又不一样)(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