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1)

今天带你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

01.东汉末年

偌大一个三国,真不好下口,那就从谁毁了刘秀刘文叔的江山说起吧。

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有个喜欢卖官的皇帝叫灵帝,昏庸无比,从而导致都城里宦官与外戚干政达到顶峰,而且这两伙人还斗得不可开交,好好的江山被祸害的不成样子。

洛阳中央宦官和外戚斗得欢,地方上诸侯则忙着割据,忙着搜刮。这样,就苦了百姓,于是黄巾起义就爆发了,瞬间席卷全国。

这是中平元年,公元184年。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2)

农民起义气势大,却不足为虑。

为什么?

因为地方诸侯实力强,有兵权。

干掉农民起义,So Easy!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3)

如果说黄巾起义的最大受益者,那就是后来三国鼎立的曹孙刘了。

战争是英雄和枭雄最容易突出的机会,曹孙刘就是靠这场“扫黄”开始辉煌人生的。

那时,曹操30岁,孙坚30岁,刘备23岁。

在这之前,三人都没大的实力,经过平定黄巾军,作战勇猛的孙坚获益最大,在江南搞了一大块地盘;曹操次之,只拥有了山东兖州一小块地盘,不过毕竟有了根据地;

最次的是刘备,打了半天仗,没捞到毛地盘,唯一的收获是和皇帝攀上了亲,成为“刘皇叔”。

不过没关系,毕竟还年轻。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4)

总之,经过本次“扫黄”,曹孙刘“出世”了。

同时,中央的威信进一步降低,地方割据更厉害了。

这个时候,洛阳的宦官和外戚不但不知道收敛,斗争反而进一步激化,终于将地方诸侯引进中央,把中央—地方两个权力体系混为一体。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5)

189年,汉灵帝病死,十七岁的刘辩当了皇帝,其舅舅何进担任大将军掌握朝政。

因为外戚与宦官一直掐的很紧,为了消除宦官的势力,何进密旨招并州牧董卓率兵进京,想以地方势力干掉宦官集团,结果消息走漏,宦官集团先下手为强,董卓还没进京,便把何进给弄死了。

何进的部下袁绍对宦官进行了反攻,宦官败逃,被杀得七零八落。

于是并州牧董卓来到洛阳后,捡了个大漏,废掉小皇帝刘辩,自封为相 ,同时立刘辩的弟弟刘协为汉献帝。

地方势力就这样轻易地左右了朝政。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6)

与此同时,各地势力发展越来越厉害,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策、河北的袁绍、兖州的曹操、江淮的袁术、南阳的张绣、徐州的陶谦、辽东的公孙度、幽州的公孙瓒、益州的刘璋、汉中的张鲁、关陇的马腾韩遂等,各自为政,当起了土皇帝。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7)

董卓掌控朝政,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看不下去了,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发下“英雄帖”,号召天下诸侯去洛阳讨伐董卓。董卓吓得带着汉献帝向西逃到了长安。

结果呢?一则袁绍没啥大志气,二则诸侯各怀鬼胎,讨伐之事戛然而止。

这袁绍却不地道,趁机攻占了身边公孙瓒的地盘,占据了当时最富有的青、冀、幽、并四州。

冀州号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幽、并两州骑兵骁勇天下。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8)

其实,董卓也就是个小插曲,连续剧一般超不过两集。

他性格残忍,嗜杀,差评一大片,最后被一个朝廷元老给弄玩弄死,在三国演义中被演绎成“美人计”:

王允人正直,忧国忧民,他发现了一个美女叫貂蝉,于是计上心来,先把她许给了董卓的干儿子吕布,后又献给了专横跋扈的董卓。结果就是吕布杀了这个干爹。

于是乎王允当了老大。可是没多久,董卓的两个马仔李傕、郭汜被逼无奈,决定冒死一战。

自古富贵险中求,结果真让他们求到了,长安被攻破,王允被KO了。

不过这俩马仔根本不珍惜,烧杀抢掠,瓜分财物,后来竟然又火拼起来,皇帝居然被凉在一边没人要了。

于是汉献帝趁机从长安逃回。然洛阳已是一片废墟,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让臣子起兵援君。

然各路人马避而远之,除了曹操。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9)

02.曹操逐鹿

曹操的机会来了,196年八月,高瞻远瞩的曹操迎回汉献帝,迁都许昌,接着是大家熟悉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百官皆听其号令。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10)

197年正月,曹操讨伐张绣,未果;九月,曹操东征袁术,袁术弃军而逃至淮河。

198年四月,曹操讨李傕,夷三族;九月,曹操东征徐州,斩杀吕布。

199年,曹操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于是,历史有了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决定曹操“老大”江湖地位的战役,官渡之战来了

记住,这也是三国鼎立的第一场关键大战役。

此时,袁绍的兵力远远胜过曹操,他看曹操搞定皇帝后,发展如此迅速,眼红了,要干曹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南下进攻许都。

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以声东击西之计,在白马击斩袁将颜良大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11)

天赐良机,关键时刻,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了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粮草。

曹操立即付诸实行,袁绍仓皇退兵。

就这样,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兵力。

这一年,曹操45岁。

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绍军事集团。

五年后,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可以说,一场漂亮的官渡之战,奠定了北方格局。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12)

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刘备刘皇叔,终于又能出场露面了。

在官渡之战时,曹操已经与刘备进行了一次交锋。那时,曹操还没把刘备当做强有力的对手,所以一直没有KO他。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刘备王者的姿态越来越大,虽然他连自己固定的地盘都没有,但已经被诸路人马当做抵抗曹操的希望。

北方基本搞定后,曹操大军南下荆州。原因是盘踞江东的孙权为了图中原或自保的大计,连年攻打江夏郡,企图敲开荆州的东大门。

此时,孙权18岁,父亲孙坚、哥哥孙策已死。

具有敏锐洞察力的曹操当然知道,江东势力的扩大将成为他一统天下愿望的道路上的强大阻碍。

此时荆州的刘表已经病逝,新即位的刘琮还没等曹军兵临城下就闻风而降,寄居在荆州的刘备从新野率军向南撤退到江陵。

江陵不仅位置重要,而且有大量的囤积物资,因此曹操绝不会放过江陵。

结果显而易见,刘备的军队被曹操大军击败。

然而,这样还没有完。刘备被迫转向东南的夏口,而曹操则直扑江陵,又占领了这个荆州重地。

刘备那个心碎啊,只有他自己知道。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13)

03.刘备崛起

公元207年,业已46岁。连连败北、到处借地盘生存的刘备,迎来了人生的最大转折。

这一年,他三顾茅庐,请人称卧龙的诸葛亮出山助其一统天下。两人相谈甚欢,纵情分析畅谈天下局势。最后诸葛亮拿出一统天下的大计谋,史称《隆中对》。

孙权接任孙策时,鲁肃也曾献过类似的宏伟目标《江东对》。

《隆中对》比较长,内容归纳成一句话就是:夺荆州、谋川蜀,然后东西夹击中原,一统天下。

说白了,主要借鉴了当年韩信给刘邦出的对策,唯一多的是除了兵出汉中,还留了荆州北下这一活口。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14)

公元208年,一统北方的曹操大举南下。

这次,刘备连逃的地方都没了。怎么办?

诸葛亮说:娶了孙权他妹,搞个刘孙联盟!于是诸葛亮去了江东。

实际上,曹操南下,刘备急,孙权更急——刘备顶多再去其他地方借个地盘,他孙权却要守护自己的地盘啊。既然诸葛亮说,刘备愿意帮他阻挡一阵,那就结盟呗,总比自个强。

于是就有了另外一个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

这也是三国鼎立的第二场关键大战役。

故事大家都应该知道了。曹操北方人,一打水仗脑子进水,战船连一串,想死磕一把清一色。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15)

结果,周瑜吭哧吭哧半天不说话,磨游磨游,自摸自摸!

东风!糊了!

一把大火使得曹军战船顷刻“樯橹灰飞烟灭”。

曹操天下归心的宏图大愿撞到了铜墙铁壁,不敢再轻易南下,从此,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16)

这里掰扯一下荆州的问题。

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给世人的印象是,刘备在耍赖,借东西不还。

其实是个误读。刘备前期只借了荆州的一个南郡,后来将两个郡长沙、桂阳当作南郡还给了孙权。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17)

东汉末年,刘表占据荆州。

荆州一主要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

赤壁之战后由曹、刘、孙三家瓜分。

曹操虽吃了败仗,但还保有北面的南阳郡

孙权出力大,却只得了江夏郡南郡

刘备最多,得了荆州的江南四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18)

刘备屯兵公安,不利于发展,便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的南郡。

周瑜死后,东吴的鲁肃基于战略考虑,竭力劝说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这样才好让刘备站稳脚跟 ,与东吴一起抵御曹操。

孙权想想也对,就把南郡“借”给了刘备,一则让刘备充当抗曹的战略前哨,二则以此向刘备表示友好。

于是刘备便有了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占有了荆州绝大部分地盘,北抗曹操,东和孙权 ,然后又西进得益州(今四川),势力越来越大。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19)

04.大意失荆州

刘备得到四川后,自己率众入川。

此时曹操占据汉中,威胁西川,刘备因此与讨要南郡的孙权讲和,将桂阳、长沙给了孙权,然后将剩下的荆州三郡(南郡、零陵、武陵)交由关羽掌控。

孙曹刘难得度过了十几年安稳的日子,但这种安稳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首先是东吴孙权认为关羽老在自家门前耍大刀,心里不踏实。

关羽大概48岁掌管荆州,这一晃就是12年,人越老就愈发骄傲。孙权本来指望通过和关羽联姻,消除心中的不踏实,但关羽却说,虎女岂可嫁犬子!拒绝了。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20)

既然做不了亲家就干掉吧。于是东吴大将陆逊、吕蒙联手演戏,一边表面放松警戒,实际厉兵秣马,一边对关羽大加追捧,怂恿他去打曹操。

关羽也想建功立业,只是怕自己出动后东吴背后偷袭。现在看东吴没有偷袭自己的迹象,遂向曹军展开进攻。

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前脚关羽大败曹军,后面吕蒙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了关羽的大本营,有了历史上的大意失荆州,及关羽败走麦城被杀。

孙刘联盟彻底失败,于是就有了三国中又一例以少胜多的战役——夷陵之战,这也是三国“三大关键战役”的最后一战。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21)

05.枭雄故去

在说夷陵之战前,先来看看那些故去的枭雄。

关羽之死拉开枭雄故去大幕。

首先是曹操,就在关羽失败被杀后不久,曹操亦患病死亡。这是公元220年,曹操66岁。

在之前,孙权表面向曹操臣服,并进表劝曹操称帝。曹操说这是孙权的阴谋,并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结果就在曹操去世后不久,曹丕就以“禅让”的方式取代了汉献帝,建国号魏,史称曹魏。

曹操一直未跨越的夺权谋反的行为被他的儿子坐实了。

第二个去世的是张飞。

关羽死后,张飞一直要求刘备发兵报仇。刘备没表态,反而于221年先称了帝,国号为汉,史称蜀汉。

张飞封侯,却不解郁闷,经常喝酒,喝完酒就鞭打下属,结果有下属受不了了,趁张飞大醉将之杀死,并携张飞之头逃去了东吴。

关张一去,刘备也要关张了。

终于到了夷陵之战。话说刘备称帝还不到三个月,便开始了讨伐东吴夺取荆州的战争,要说是为了兄弟情谊报仇,肯定有此原因在里面。

当然,另外一个主要原因还在荆州,是刘备北统中原的重要一个点,失不得。孙权不义在先,单方撕破孙刘联盟,刘备有正当理由讨伐东吴。所以,无论气势上还是兵力上,刘备全占上风。

然而,刘备越是求胜心切,东吴反而越是沉稳。一方面孙权向曹魏求和,以防腹背受敌;另一方面,前方指挥大将陆逊沉着冷静,终于在半年后发起了反击——火烧连营。

刘备大军损失严重。败退白帝城,在紧急托孤后,郁郁而终,年63岁。

222年,在夷陵大战胜利后,孙权称吴王,没有称帝,但也以黄武为自己的年号,是帝王的规格。

所以,从立国方面来讲,这时才算真正进入三国鼎立时期。

曹操、刘备泉下相遇,不知是否还记得,许昌宴请刘备时所说的话: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够格。

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只算半个。

然,英雄三去其二,始成三国鼎立之势。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22)

06.天下归晋

“白帝城托孤”后,身负重任的诸葛亮总结夷陵之战的教训,放弃了跨有荆州再图中原的战略,以承认东吴对荆州的全部占有权为代价,再次换取了两家的新联盟。

诸葛亮开始全面治理蜀国,南征平定荒蛮之地,七擒七纵孟获。

229年,有恃无恐的孙权决定称帝,诸葛亮也只能听之任之,给予默认。

然而,诸葛亮北伐的脚步却从未停歇。

诸葛亮一计定天下的隆中对,一直受到世人的传颂与评说,穿越君认为战略没有错,之所以没能实现,那是因为没有了良将智者,否则两晋的历史将被改写。

此外,瑕疵在诸葛亮过于按照既定的目标,而忽略了实战的变局,忽略了灵活变通。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23)

故事的结局总是令人唏嘘,公元234年,53岁的诸葛亮倒在了北伐的路上,这个地方叫五丈原。

然后不久,曹家大权被诸葛亮的老对手给占了。对,这个人就是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24)

司马懿,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与诸葛亮庞统姜维合称“卧龙凤雏幼麒冢虎”。

曹操珍藏了多年的小皇帝,被他的儿子曹丕一脚踹开,而一直被曹操压制不许带兵的司马懿,却被曹丕授以重任,先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226年五月,曹丕驾崩时,已基本无人可制约司马懿。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25)

239年正月,35岁的魏明帝去世,司马懿开始与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

249年,司马懿终于干掉了曹爽,为司马家除去了最后一个绊脚石。

251年八月,司马懿去世,享年73岁。

司马昭继承了父亲的权力。

252年五月,孙权病逝,终年71岁,成为三国争霸中最后一位去世的雄主。

263年,蜀汉的刘禅投降,成为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政权。

蜀后无能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乐不思蜀。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26)

司马昭同刘禅一起欢宴,特地为刘禅演唱故国蜀地的乐音舞蹈,在旁的人们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

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亲信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

司马昭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

刘禅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

也是有人说刘禅是聪明的。毕竟,在位42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现在投降了,更要伪装好一点。

但国都没了,活着真有意思么?

十分钟读懂三国(八分钟读懂纷繁三国)(27)

265年,司马昭去世,长子司马炎继位任晋王,仅过了几个月司,马炎就逼曹奂退位,然后称帝建立了晋朝。

曹魏就这样成为第二个灭亡的政权。

在这之后,东吴又撑了15年,于280年降晋。

就这样,三国都落入了司马家里 ,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