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三国演义的小说还是影视剧中,诸葛亮好像都是一出场就自带扇子:三顾茅庐,刘备那么精明的一个人,被诸葛孔明扇子一扇就好像变傻了,不顾关羽、张飞两个结拜兄弟的反对,把本来属于他们的床位给了诸葛亮,说我这是如鱼得水了。

诸葛孔明戴的什么帽子(诸葛孔明总是扇子不离手)(1)

在赤壁之战:周瑜说十天之内我需要十万支箭,孔明摇了摇扇子掐指一算说,十天?你也忒小看我了,三天,我只要三天就成。前两天诸葛亮该吃吃该睡睡,到了第三天果然江上起了大雾。于是孔明羽扇一挥,二十只草船往曹操水寨冲去,扇子再一挥,十万支箭矢蜂拥而来。孔明得意一笑,再次摇了摇扇子。

周瑜和黄盖定好火攻曹营的计策后,意气风发的站在山头上,本想吟一首诗,结果憋了半天吐出来一堆的血。诸葛孔明见到周瑜说,都督大可不必如此,你只要给我建一座七星坛,我来呼风唤雨解决都督的病根。果然诸葛亮来到了七星坛,只摇了三下扇子,就真的刮了三天三夜的东南风。

诸葛孔明戴的什么帽子(诸葛孔明总是扇子不离手)(2)

还有一次诸葛亮兵出祁山,司徒王朗不自量力想用言语劝降诸葛亮。结果孔明挥舞着三次羽扇,直接阵前骂死司徒王朗的镜头也很经典。

诸葛孔明戴的什么帽子(诸葛孔明总是扇子不离手)(3)

所以诸葛亮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不是这个人有多帅多有才智,而是-扇子!那么诸葛亮的羽毛扇是哪里来的,是不是神器,有什么特殊作用呢?

有种说法是诸葛亮早年拜著名教育家水镜先生为师,在他门下攻读水镜先生的书籍,因为没有领悟真意,水镜先生一怒之下,烧了生平所著的书,并且把诸葛亮赶下了山,但另一方面又让自己的夫人给诸葛亮送去八卦衣和羽毛扇。据说这把羽毛扇内暗藏玄机,上面著有许多治国安邦的良计,得之可得天下,诸葛亮便随身携带这把羽扇。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名仕黄承彦非常喜爱自己的千金黄月英,从小就让她拜名师学艺,这把扇子就是黄月英的师傅临别送给黄月英作嫁妆的。扇子上书写“明、亮”二字。这两字字之下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良策。她师傅告诉黄月英,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就是你的如意郎君(编的挺合理的啊)。诸葛亮出山后,黄月英就将这把扇子送给了诸葛亮,诸葛孔明从此对鹅毛扇爱不释手,不管是春夏秋冬,总是扇不离手。

诸葛孔明戴的什么帽子(诸葛孔明总是扇子不离手)(4)

其实这些都是来自于演义和民间传说,诸葛孔明的扇子也没那么神,不过史书中还真有记载诸葛亮喜欢拿着白羽扇。

《世说补》:诸葛武侯与司马宣王治军渭滨,克日交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独乘素舆,葛巾、毛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曰:“诸葛君可谓名士矣!”《太平御览》: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 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

诸葛孔明戴的什么帽子(诸葛孔明总是扇子不离手)(5)

至于诸葛亮喜欢拿扇子的原因嘛,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总结一下吧:

1.前面也提到了诸葛孔明每次出战都要坐素舆(两人推的四轮车)说明诸葛亮身体不好,他的妻子黄月英在扇子里面放了六味地黄粉,经常扇扇有助于恢复身体。

诸葛孔明戴的什么帽子(诸葛孔明总是扇子不离手)(6)

2.还是夏天太热,摇摇扇子,清凉解暑。还有蚊子太多,拿着扇子不就是赶蚊子的嘛,你还能干出啥来?还真有,请看第三点。

3.最重要的一点,俗话说得好“扇不离手、装C高手”,拿着扇子好啊,摇啊摇,别人一看就觉得这个人足智多谋,C格高。司马懿看了都到处跟人说诸葛亮是真名士,你难道不这样觉得吗?

诸葛孔明戴的什么帽子(诸葛孔明总是扇子不离手)(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