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老海边的萌大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大家好!我是老海边的萌大叔,一个出生在黄海边农村的70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每天和你一起分享我的那些故事。

东北人打雪仗十大战术(儿时那些打土仗)(1)

提起小时候的“打仗”游戏,几乎是那时很多农村男孩子们非常热衷的游戏。

要问为何那时的孩子那么热衷“打仗”游戏?

一是那时的孩子们受了太多战斗电影和小人书的熏陶,觉得作为一个男孩子会打仗,是一件很英雄的事。

二是那时实在也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玩“打仗”游戏,是既能发泄精力,又很刺激的事。

东北人打雪仗十大战术(儿时那些打土仗)(2)

当然,在我的记忆里,“打仗”的游戏是轻易不玩的,毕竟搞不好会有孩子“挂彩”,还是多少有些危险性的。

当然,这类游戏更是大人们坚决反对的。主要是很多时候,孩子们玩着玩着,假打就变成了真打,会惹出一些祸端来,最终只能大人出面收场呢。

一、简单说说关于我老家的历史。

老家那边,过去是一个叫“盐仓城”的古城。据说从周朝开始就是当地的盐官驻地,是也就是官家制作海盐的处所,是淮盐的源头。

那时是我们县古时候的“县治”,说白了就是县政府所在地。

东北人打雪仗十大战术(儿时那些打土仗)(3)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太平天国后期,加入了太平军的山东菏泽一带的捻军,在其首领,鲁王任化邦的带领下,在我们老家“盐仓城”这个地方,和清军打了一场大战。

据记载,当时带兵与太平军作战的清军首领,就是大名鼎鼎的抗击法保台的刘铭传。

最后,这支捻军在我们老家附近,被彻底击败,刘铭传因此也一战成名。

当然,也因为这场战斗,古盐仓城包括大量庙宇等,都被捻军毁于一旦。目前遗址还在,06年起,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了呢。

东北人打雪仗十大战术(儿时那些打土仗)(4)

话题扯得稍微有些远。

回过头来说,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虽然古盐仓城和庙宇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但却无意中流传下来了一个正月十五庙会。

我们都叫它“十五会”。

每年正月十五,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来赶会,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有,特别是卖烟花礼炮的尤其多。

到了正月十五晚上,赶完了十五会,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会买一些礼花礼炮燃放。

孩子们也会用过年期间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点压岁钱,买一些便宜的“呲花”、“地锦”和“甩鞭”等可以拿在手里燃放,或者扔到地上就炸的烟花炮仗来玩。

晚上,几个村子就会异常热闹,各种礼花礼炮不断燃放,此起彼伏。

光是放烟花是不够的,记忆中,每到正月十五晚上,就到了我们这些男孩子玩“打仗”游戏的最佳时刻。

二、“约架”

我们那时候玩的“打仗”可是比较正规呢。

一般是两个村的孩子们提前各选一个孩子头,孩子在赶庙会时,顺便沟通一下晚上一起“打仗”玩啊。

不用说,这个事情只要一提,基本上一拍即合呢。用我们那里的土话说,就是“头插蜜罐子里”了。

然后大体确定双方“参战”人数、时间、地点,还有不许使用的工具等。

二、“战前”准备

晚上,到了约定“开战”时间以前,我们东、西两个村子的孩子,就会提前做好准备。

东北人打雪仗十大战术(儿时那些打土仗)(5)

一是确定“参战”人员。

一般太瘦弱的、胆子太小、年龄太小的孩子,都不许参加。一般都要十一二岁往上才能参加呢。

二是准备好各种“武器:

一般各种“坷瘤子”(我们那里的土话,就是各种土块、小石子的意思)是少不了的。

弹弓啥的杀伤力大的工具,一般不许用,危险性太大,伤人厉害呢。

三是提前找好隐蔽的“战壕”(一般就是各种小河沟,小土坑),便于隐蔽,防止被各种土块、石块砸中。

虽然是游戏,危险性还是不小呢。

#我的青春我的乡村##乡村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