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印度,一个南亚次大陆国家, 历史上被多个外族入侵略并成功的统治过;为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但我觉得,历史、当代的印度人民似乎难堪这一光辉的伟业;我很难用一些褒义的形容词来概括这个国家或政府。

背景:2016年,我因公出差,与几位同事一同被派往新德里旅居约半年,在当地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群,得以让我对印度人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总结了印度社会的上与下层充斥着诸多特点:

  1. 肮脏

我们所居住的地区属于所谓的“高种姓”居住区,区内配套了商场、饭店、宾馆、诊所(他们称之为“医院”)、酒吧,也有相应的绿化; 但隔了一个街道外,则是一片“棚户区”(实际是贫民窟),在我所住楼层上,即可远眺到;偶尔风向不对时,会从“棚户区”漂过来浓重的异味,偶尔有烧塑料的味道,也会有腐肉的味道,最为严重时,有个女同事出门暴露在空气中的身体部位开始过敏,身上起红色的疹子,我和其他的男同事,在洗完澡后,身上经会有搔痒的异状,随后的日子,那几位女同事见状只得用矿泉水沐浴。

在“三餐”时段,可以看到从“棚户区”的屋顶上、巷子内冒出黑色的“炊烟”,无风的情况下,像一根根的“烟柱”联接到高处浓重的云层,直挺挺从上到下地插到地面上,甚是科幻。

运气不好时,站在窗口便可以看到有人在巷子内毫不避讳地蹲着便溺,但约5米开外就有人在洗漱、浣洗物什等;巷子内人头攒动,来往行人并不少;观之实是不雅。

详述印度(难脱束缚的印度)(1)

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即便是所谓的富人区也会有

  1. 浮躁、好高骛远

去新德里前,双方早已将技术方案、合同条款、意向书的内容商定一致了,但到实地与印方沟通、确认时;其印方的各个商务环节均“反水”,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否定的设计方案、变更付款方式等;总之,相当于生产线需要重新设计、协商,本来原方案是充分参考了印度当地的工业配套能力进行设计的,如此提高标准后,印方很难在当地找到配套设备、元件的供应商或加工厂;他们以紧追先进技术为由,摇头晃脑的大谈特谈,加持了咖喱味儿的英语实在是难以理解。

倒是他们技术人员的术算能力、非线性思维方式让我们大为感慨,比如: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参数,他们可以快速地心算就能得出正确结果;但提出的技术条款,往往会相互矛盾、冲突,难以满足。

详述印度(难脱束缚的印度)(2)

  1. 短视

理工科专业人员都知道,装备应用过程中,最为忌讳的是设备间互相干扰、电磁不兼容、不匹配等问题,若不得已面临且必须权衡的情况下,也需要有稳定的措施来屏蔽或补救。而大型工厂的建设,生产线的设备使用寿命一般都在10年以上,再加之保养、更换低价值的维修配件,方能维持生产线的正常运营。而他们为了所谓的降本,愿意舍弃一些我们半卖半送的维修配件。

印方人员是不会考虑或者有意忽略这些问题的,为了节约成本,他们愿意舍弃那些必要的客观要素。比如:为了降低有恒温、恒湿要求的小型混凝土车间建造成本,他们愿意使用普通的彩钢房来作为货值百万的、重要的设备厂房;他们会为了达到某些目的,故意在技术或合同条款内设置“陷阱”来降低成本,而一旦设备出现问题,直接会问责、推诿至中方企业。如此肯定恶化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这些做法在任何一个中国企业家眼里,绝对会认定是错误、不明智的。

详述印度(难脱束缚的印度)(3)

那种直盯人的目光甚是吓人

  1. 市侩

在会谈期间,印方人员看到我们所携带的移动式工作站、移动硬盘、钢笔、激光笔等,他会想方设法地拿到手,然后再用某种不经意的做法不归还。

比如我的一支激光笔便被一个所谓的助理工程师拿到手里,指划着我们展示的PPT细节,然后他顺手就装进了自己的上衣口袋,装袋的时候我看到他的目光快速地掠过了我的脸;会后我再三示意并索要,他才不情愿的、尴尬的归还。

再比如,另外一个同事应印方临时要求,需要打印资料;保险起见,使用U盘拷贝出来,将U盘交到印方人员的手里,由其在打印机里打印,过后,便只拿了资料出来,U盘便不欲归还,后几经索要才归还,还言之凿凿说一个小小的U盘还要索回之类的话。

详述印度(难脱束缚的印度)(4)

他们首都的城市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 混沌

印度人的思维是混乱、无章、无序的,在其所主导订立相互矛盾的技术协议条款可见一斑;似乎秉持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执念;可能会有一些“印吹”说他们的IT工程师如何优秀之类的,我没有接触到IT人士,不做评述。

印方团队对待客观问题深度与层次,实在是不敢恭维,有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他们往往视而不见或者根本就理解不了。

想必大家都在一些视频了解到他们街道情况了,根本没有任何秩序可言,有牛、有鸡、有狗与行人混杂,偶尔有三轮车轮轧到狗腿,狗嗷嗷狂吠的,也有小轿车因为牛挡住去路而不敢鸣笛原地等待的;处处体现着管理混沌、职能失能的样子。

详述印度(难脱束缚的印度)(5)

  1. 愚惰

我们在闲暇时,7、8个人会结伴出行闲逛,街道上贩夫走卒应用尽有,但唯一令我们不解的是,他们的饮食商店工作人员居然从不配戴防止唾液飞溅的口罩,而且在递食品时还要大谈特谈,嘴里的唾液飞溅到拼盘里,着实让人作呕,他们管理人员似乎也不愿发现和处理。

偶尔会看到有两个印度人,骑乘着摩托,后座上的人扛着麻袋,坐在摩托车后座上,晃晃悠悠的穿行在街道上。

比较有代表性的,印度喜好吃油炸品,摊主会赤脚瘫坐在油锅前,任凭飞溅的油沫飞落在黑棕色的脚面上,粗粗的脚趾甲里的黑泥直瞪着锅里的油炸品“滋滋”作响,待到出锅时,摊主一弯腰,便从地上捡起一、两个盘面光洁、背面脏污的铁质盘子装盛食品,伸手便递给客人,继而赤手接过客人递来的钱币,客人便围站着,或是自己伸手抓起一些红的、黑的、黄的、绿的调味剂撒在盘里子,赤手和着食物一起吞下,真不知道我们所住酒店后厨是何等的模样。

详述印度(难脱束缚的印度)(6)

每年多次的宗教仪式,掏空了印度家庭积攒的财富

  1. 饥渴

印度街道上行人的眼神是散乱、无主、迷茫的,一旦被他们发现了商机或者美色的时候,那些男人眼神会随即变得奕奕放光;渴望商机的能够理解,但那种见到着装鲜亮的、身材优美的外国女性时候,他们的那种直直的眼神实在是让人毛骨悚然。

我们一行有十多人,其中有三位女同事,行前我们已经了解到当地的状况,所以女性同事不得已出门采买私人物品时,我们五、五六个男同事便主动同行保护;男同事会把女同事围在中间,形成一个小圈子,即使这样,我们走在大街仍会有大胆的印度男子停下手上的活计,上前跟随骚扰、冲撞、搭讪,眼里射着瘆人的光芒;即便是在环境稍好的酒店街道里,每天会有7、8个男子站在酒店门口不远的路对面,直直的看着从酒店出入女性客人,是那种不眨眼的看,似乎是冲上前便要将女性衣物抛光的那种欲望。

详述印度(难脱束缚的印度)(7)

女性被这种眼光包围话,压力可想而知

结合在印半年的经历,我试着总结、分析一下造成当前印度民众、社会的一些问题的根源:

  1. 奋斗史:印度没有经历像我国那种刻骨铭心的奋斗历史,更没有抛头颅撒热血的先辈换来社会成果,所以他们不珍惜,他们认为成果理所当然的来到他们身边。“印吹”们少扯那所谓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那纯粹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乞食做法,而这种做法无法从根上破除旧的统治阶级权威,与我们“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做法有天壤之别。
  2. 臭名昭著的等级观念:导致了民众不愿意为实现阶段越迁而奋斗,仅仅为了一日三餐奔波劳碌,而恰恰这所在等级导致他们的劳动收入仅仅满足当日的生活,没有多余的精力、物力来支持他们从事更有价值的思考和奋斗。
  3. 失败的教育:从事教育的老师、学者维护着、执行着等级观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甘愿被束缚的民众。
  4. 财富分配不彻底:“非暴力不合作”很难称之为一次彻底的革命,仍旧保留了当权阶层的利益和权势,目前看是一种革命者与即得利益者一次媾和而已。这些即得利益者在遇到危及自身利益的时候,会跳出来反对,以私有制的权利来左右、阻遏国家的大型基建项目。

以上这几点交织形成了印度特有的社会现象,抚育出了一众在世俗权利、神权夹缝中生存的普罗大众,而这些大众又难以用彻底、开化的革命抛掉套在身上的层层束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