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1)

毛泽东和贺子珍在陕北合影

前言

贺子珍和江青之间没有见过面,那么,贺子珍是如何称呼江青的呢?

我们以后就是同志了

一日,读报员如同往常一样给学员们读报,忽而,一条消息的出现让贺子珍直接震惊在原地:

记者在延安采访毛泽东时,他们与窑洞里面谈了许久,时间一晃而过,一眨眼竟到了晚上,记者仍旧有些意犹未尽,不过还是和毛泽东告别,离开时,毛泽东和他的妻子江青到窑洞外送行。

贺子珍被消息震惊在原地,她没有当场失态,而是快速的离开读报室,实际上她的心里早已翻江倒海。

如果是真的,她也能理解,毕竟是她先放弃的,在她离开之前,她的丈夫多次挽留,可她已经下定决心,没有为他停留。

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2)

贺子珍毛泽东

看着贺子珍心神不定的模样,她身边的同志也劝她,报纸上面的消息可能是误传,有可能不是真的呢。就这样,贺子珍难以自抑的又生出了一丝幻想,万一呢。

然而,这则消息还是得到了证实。

1939年,周恩来夫妇前往苏联治病,临走之前,毛泽东交给他一个任务,周恩来便抽空去见了贺子珍,并将手中毛泽东的亲笔信和一箱书交付贺子珍。

贺子珍小心翼翼的翻开信,信很短,不过,从开头起,贺子珍就察觉到了不对劲,以前毛主席给她写信称呼都是贺子珍,这次却罕见的用了“贺子珍同志”。

贺子珍很快就读完了这封简短的信,在信的末尾处,毛泽东写道:我们以后就是同志了。

读完这封信后,贺子珍的最后一丝幻想也完全破灭了。

为了抚慰贺子珍一人在异国他乡,毛泽东将年幼的女儿娇娇送到贺子珍身边。

后来,王稼祥前往苏联,问及贺子珍之后的生活去向:“你今后打算怎么办?”

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3)

王稼祥

贺子珍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回祖国去。”

王稼祥对她的决定很满意,不过,在此之前还得请示毛泽东。

于是,王稼祥起草了一份电文,将贺子珍的情况和她想要回国的意见都做了汇报,电报打给了毛泽东,上面写着“请毛主席批示”。没过多久,毛泽东就复电:“完全同意。”

贺子珍听了之后非常的高兴,并无比的感谢毛主席给予她回国的机会。

确定好回国后,她将娇娇和岸青一并带走。就这样,大家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回国以后,贺子珍在为工作伤脑筋的同时,也抓起女儿的教育。之后贺子珍才知道,在她离开的这段日子里,毛泽东代她照顾了自己的家人,从母亲到妹妹,毛泽东都进行了细致的照料。

回国一年多,她也彻底明白了一个事实,他们二人的夫妻关系已经终结,过去的,永远过去了,他们今后的生活是各走各的路。

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4)

贺子珍李敏

此时,毛泽东早已对女儿娇娇心心念念,见不到本人,只能时常看着贺子珍寄给他的两张照片。

这时,毛泽东的身边只有毛岸英,江青因病到苏联治疗,临走之前还将李讷一并带走了。

于是,毛泽东萌生出将娇娇接到自己身边的想法,思及此,他立刻让警卫员带着自己的想法到沈阳,同贺子珍征求一下意见,看看她是否愿意让娇娇过来。

贺子珍听到来人的传话,一口答应下来,娇娇则是在听到可以到爸爸身边,高兴的差点跳起来,就这样,娇娇时隔多年又回到毛泽东的身边。

毛泽东的公务依旧很繁忙,但是,他仍然尽量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们在一块,有时候吃过晚饭或者休息日,毛泽东都会带着孩子们走一走聊聊天。

相处时间久了,娇娇就发现,自己的父亲不但平易近人,而且还幽默风趣。

1950年下旬,距离娇娇离开母亲已经半年多了,虽然陪在父亲身边很开心,但是,午夜梦回间,她总是会想念自己的母亲,于是,她跑到父亲身边,说明自己的来意,她想要去看看妈妈。

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5)

1953年,毛主席和李敏、李纳、毛远新在溜冰场上拍摄的一张照片

毛泽东抱住朝着自己冲过来的女儿,拨了拨她凌乱的头发,“你妈妈在上海,娇娇等学校放假去看看好不好?”

李敏心下有些焦急,还是向父亲道出个中缘由:“妈妈在天津等我呢!”

毛泽东想了想才明白,难怪娇娇这么着急,他们住的地方确实不远,来回一趟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于是,他又派人将阎长林叫了过来。

阎长林一头雾水的走过来,毛泽东将娇娇交到他的手里,并告诉他娇娇想要去天津看妈妈,只是他孩子小,他有些不放心,所以想让阎长林陪着娇娇去一趟天津。

阎长林点头答应,毛泽东又不放心的嘱咐了一番,毕竟娇娇也算是出一次远门。

说完,毛泽东顿了一会儿,还是说了出来,让阎长林代他问候贺子珍同志,让她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多保重身体。

阎长林重重的点头,第二日就带着李敏前往天津。

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6)

毛主席和阎长林

贺子珍看到女儿也无比的惊喜,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李敏小小的手替母亲擦掉泪水,又介绍了阎长林的身份。

贺子珍擦了擦眼泪,看着朝着自己敬军礼的阎长林,说道:“毛主席和江青同志还好吗?主席的身体怎么样?”

阎长林回道,毛主席的身体很好,还让他代为转达,希望她也能够保重身体。

李敏在天津待的这段时间里,贺子珍每次和阎长林聊天时,总是会询问毛主席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在得知一切安好时,贺子珍脸上也浮现出难得的笑容。

贺子珍称呼:江青同志

眼看着日子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贺子珍对于自己的老家江西愈发的思念,于是,她提出了到南昌住一段时间的想法,上面安排妥当以后,将她送了过去。

贺子珍也在江西过上了种菜散步的闲散生活。

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7)

贺子珍

之后又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不过,江西省委对于贺子珍依旧很照顾,虽然她在级别上只是厅局级,不过在江西却享受着省里最高的待遇,每天都供应2两肉。

毛泽东知道贺子珍有时候会觉得孤单,所以常常会将李敏派过去看看妈妈,临行前还让她从北京往南昌带了一些中华烟等,此外,叶子龙还曾接受过毛泽东的命令,给贺子珍送去500元。

1961年春节时,担心母亲一个人过春节会孤单,于是李敏和孔令华干脆到贺子珍身边住了几天,而中央的一些领导在路过南昌时,也会顺路去看望贺子珍。

有客人的时候,贺子珍会出来接待他们,陪着众人聊聊天,没有客人的时候,她则会和卢泮云一块去看看农田,贺子珍知道附近住着一些家庭困难的孩子,所以常常会买上一些小孩子的衣服或者是学习用品送给他们。

只是,贺子珍每个月的工资也只有280多块钱,在送人东西方面又从来不会手软,如此以来,常常容易成为月光族,并超额消费,每到这时,卢泮云都会提醒贺子珍,贺子珍这才恋恋不舍的收手,但是,看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她是真的忍不住。

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8)

贺子珍晚年

一天,朱旦华如常的从永修检查工作回到工作的地方,然后就看到前来找她的贺子珍。

这时朱旦华才明白,贺子珍是打算离开南昌回上海生活了。

当贺子珍出现的时候,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她的身上,那天天气正好,贺子珍穿着一身笔挺的蓝色列宁装,一头夹杂着白发的头发也被稳稳地盘在脑后,整个人显得神清气爽。

其实,江西省妇联的好多同志都曾经听说贺子珍的名字,更有一些人还曾见过她,贺子珍看到这么多人有些拘谨,不过还是笑着和大家打招呼。

妇女干部知道她此行是为了找朱旦华,便给她指路:“朱大姐在楼上。”

贺子珍笑着点点头,不过没有和大家说话,就朝着朱旦华所在地走了上去。

贺子珍在南昌同人交谈时,称呼江青是“江青同志”,在这段时间里还曾上庐山和毛泽东见过一面,后来又应哥哥贺敏学的邀请回上海去。

这次离开,贺子珍还亲自找朱旦华辞行,虽然两人没有说多少话,却有不一般的情谊。

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9)

贺子珍晚年

1963年,贺子珍离开自己居住多年的南昌三纬路小院。

毛泽东的去世击倒了贺子珍

1976年9月9日,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与世长辞。

父亲去世以后,李敏预料到妈妈很快就会得知这个噩耗,担心贺子珍承受不住巨大的打击,李敏赶忙让孔令华赶赴上海,自己则留在北京参加葬礼。孔令华很快就听从妻子的安排带着四岁的小女儿孔东梅匆忙赶到上海。

不出所料,贺子珍在得知毛泽东去世以后,先是愣愣的待在原地,随后就被噩耗击倒了,她一直都挂念着毛泽东的身体,突闻噩耗,贺子珍一连哭了好几天,不吃不喝,伤心欲绝,心情极其低落,此时孔令华已经来到他的身边,不时的劝慰她。

只是,有关部门并没有安排贺子珍到北京给毛泽东最后送别,贺子珍大哭几场之后,又抽噎着说:“我也要祭奠润之。”

贺子珍流着眼泪将黑纱披在毛泽东的像上,朝着毛泽东的遗像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然后含着泪说:“润之,请安息吧!”

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10)

毛主席

随后,贺子珍又将自己的侄女儿、外甥和外甥女儿叫来,安排他们去北京奔丧、

李敏在北京安葬完父亲以后,赶到上海去见母亲,贺子珍见了女儿之后说道:“对你爸爸最好的纪念,就是继承你爸爸的遗址,为人民好好工作。”

李敏抬头看了一眼母亲,深感一夜白头,好像一夜之间,母亲添了好多的白头发。

10月6日,“四人帮”被打倒了,听了这些消息以后,贺子珍没有作出任何的评价,只是对女儿说自己终于可以干点工作了,即便是写写回忆也可以。

此时贺子珍的身体已经非常的衰弱,却依旧想着为人民服务,她感觉自己虚度了多年的光阴,所以,当她要恢复工作的时候,已经忘记自己已经67岁,早就到了安度晚年的年纪。

1976年6月1人,北京召开了全国政协第五届二次会议,10日,新华社就播发了一条最新消息,贺子珍被增补为了全国政协委员。

第二天,大街小巷的报纸上面都刊登了贺子珍的照片,她看起来如此的温和。

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11)

贺子珍晚年

在会议期间,贺子珍的老战友提出,贺子珍在妇女界中参加革命最早,还曾参加过井冈山武装斗争,具有代表力和影响力,所以建议将她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这个意见很快就得到了采纳。

当贺子珍听到这则消息以后,高兴地对市委领导说:“我的心情太激动了,感谢党和国家,没想到组织上还记得我。”

王一平还对贺子珍说:“贺大姐,一会儿上级就要派人来为你拍照了,照片要和这个消息一起刊登。”

将王一平书记送走以后,护士卢泮云看到贺子珍难得这么高兴,便对她说:“姨妈,我们陪你到花园里看看好吗?”

贺子珍高兴地说:“好,好!”

于是,小卢就扶着贺子珍坐上轮椅,带着她转了几圈,贺子珍也饶有兴味的欣赏着路边竞相开放的华尔,多少年了,她还没有用心的看过这些花儿。

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12)

然后,她招呼着大家说:“我们拍几张照片吧!”贺子珍现在是干劲满满,于是她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说:“我还要工作......”

随着报纸的发出,全国人民很快得知贺子珍还活着的消息,他们都由衷的为她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而高兴。

坐着轮椅到毛主席纪念堂

也是在这时,贺子珍第一次对党组织提出了一个要求:她想去北京。那里有她心心念念的人。

贺子珍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出了自己珍藏了30年的愿望,她想要去一次北京,得知这个消息后,有关部门立刻将贺子珍的这一愿望汇报到了北京和党中央。

1979年9月3日,一辆飞机划过天空,而飞机上坐着的正是贺子珍,下了飞机以后,贺子珍就被接到了301医院。

这一次来北京,贺子珍感慨万千,这还是她60多年来第一次进北京城。

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北京,贺子珍心中感慨万千,她终于来了自己魂牵梦萦的地方。

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13)

毛主席

贺子珍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等到在301医院安顿下来以后,贺子珍迫不及待的就要去毛主席纪念堂,她真的很想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贺子珍的要求很快得到了回应:同意

之后,李敏、孔令华等人带着贺子珍去了毛主席纪念堂。

上午九时,贺子珍被李敏和孔令华推着轮椅进入了毛主席纪念堂,随后毛泽东的大理石雕像直接撞入了她的眼睛里,她的 眼泪再也忍不住的滑落,她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手绢擦了擦,而李敏等人则是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花圈敬献在毛泽东的坐像前,而花圈之上,贺子珍称呼自己是战友贺子珍

贺子珍停在坐像前久久不愿意离去,李敏知道母亲的思念之情,也没有催促,之后,李敏和孔令华推着贺子珍来到毛泽东遗体陈列室,当看到神色安详的毛泽东后,贺子珍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又强压了下去。

医护人员看着贺子珍这个样子,担心她再受刺激引起她的老毛病,赶忙将她推进休息室。

从毛主席纪念堂回去以后,贺子珍在301医院时常会回忆起这段日子,在她的心中,她并不是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而是见了毛泽东本人一面。

阎长周 简介 阎长林去看望贺子珍(14)

贺子珍与毛主席坐像合影

在这之后,贺子珍就在北京住了下来,在住了近两年的时间里,许多老战友都前来看望她,她感到无比的亲切。

1984年4月初,孔令华正在家中辅导孩子作业,突然接到一通急促的电话,电话是中央办打来的,内容是:贺子珍病重,已经给他们准备了去上海的飞机票,希望李敏全家能够马上到上海。

孔令华将这个消息告诉妻子后,他们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搭上了车。

抵达医院的时候,贺子珍已经因为高烧没有多少力气了,说话也说不清楚,却还是朝着女儿笑了笑。

贺子珍整个人都无比衰弱,就在这时,贺敏学一家也赶了过来,得知妹妹高烧不退,他立刻建议服用安宫牛黄丸,贺子珍的体温也降了下来,在这之后,贺敏学一家和李敏一家天天去看望贺子珍。

只是,19日下午,贺子珍的心脏彻底停止了跳动,心电图也不再显示,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享年75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