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利未记》是《圣经.旧约》中篇幅较短的一篇,也是道德训诫色彩比较浓郁的一篇,其地位和意义较为特殊。

以色列历史与圣经记载是否一致(旧约.利未记的主要含义)(1)

我们知道,犹太教文化不同于基督教信仰重大区别在于,犹太教重视律法、诫命、献祭仪式;耶稣创立的基督教,则废除了传统犹太教的许多诫命、仪式,例如割礼。基督教更看重因信称义。

犹太教信仰更重视律法和献祭仪式的文化传统,可以在《利未记》中明显看出来。

一,《利未记》描述的献祭主题和道德训诫,主要和作为上帝祭司的利未人有关。

利未人是亚伯拉罕后裔的一个重要支派,在所有以色列人中,利未族人占据一个特殊而重要位置。

比如上帝引领以色列人出埃及,首先呼召的摩西和其哥哥亚伦,就是利未人。后来,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跨越红海,成为以色列人伟大的民族领袖。同时,在西奈山下,上帝耶拣选利未人亚伦及其后裔,作为神的祭司,负责照管所有献祭事务,如接纳祭品,搬运圣坛器物等等。祭司事务是利未人的特权,外人不得接近,否则必死。

以色列历史与圣经记载是否一致(旧约.利未记的主要含义)(2)

可以说,在所有以色列人当中,利未人的身份最神秘和特殊,地位极为尊崇。就救恩作用而言,在以色列人挺进迦南的过程中,利未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承担着重要的启示职责。如上帝和以色列人的沟通,以色列人献给上帝的祭,都需要通过利未祭司,没有其他选择。

为此,利未人享有上帝耶和华赐予的诸多特殊权益。比如第一次计数以色列总人口,上帝明确告知摩西,唯独利未支派不可计数,不可在以色列总人口中计算利未人的总数。上帝说:我从以色列中拣选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一切头生的,利未人要给我,因为凡是头生的都是我的。

除了负责照管圣所及献祭之物,利未人还有资格享用上帝祭品。上帝这样对亚伦说:我已将归我的举祭,就是以色列人一切分别为圣的物,交给你照管,因你受过膏,把这些都赐予你和你的子孙当作永得的份。以色列人归给我至圣的供物,就是一切的素祭、赎罪祭。。。。。。你要拿这些当圣物吃,凡男丁都可以吃。

《利未记》还解释了利未人享有的其他权益。比如利未人在以色列中不可有产业,但以色列人必须把总产出的1/10,交给利未人;利未人再从中拿出1/10献给上帝,这叫什一奉献。

以色列历史与圣经记载是否一致(旧约.利未记的主要含义)(3)

针对利未祭司的实际职责,《利未记》对各种献祭类型及其程序规范,做出了明确说明。

举个例子:如果所有以色列会众,做了违反上帝命令的事,就要通过祭司献祭,进行赎罪。

用一头公牛,作为赎罪祭。以色列民中长老要在上帝面前,按手在公牛头上,在上帝面前宰杀公牛。利未祭司用手指蘸血,抹在圣坛的四角,再把公牛的血,倒在会幕前;然后把牛身上所有的油脂,烧在圣坛上。只有利未祭司,可以赎以色列的罪,他们的罪才能赦免。最后把牛搬到野外烧掉。

总之,以色列人的所有献祭和赎罪仪式,都由利未祭司负责监管和实施操作,任何外人不得参与。

纵观以色列人的献祭形式,可以看出,如果是向上帝献祭牛羊之类牲畜,就要把牛羊身上的全部油脂和血献给上帝,它们属于上帝的专有祭品,任何人不得享用,否则必死。

如果是献素祭,一般采用无酵饼,作为初熟之物献给上帝,因以色列人的所有头生都是上帝的。

以色列历史与圣经记载是否一致(旧约.利未记的主要含义)(4)

二,《利未记》对全体以色列人的生活规范,提出了总的道德要求:洁净和圣洁。

根据《利未记》的叙述,所有以色列人,都应当要遵循上帝训诫,过一种严谨自律的道德生活,使得以色列人和其他万民区别开来。《利未记》中这样记载:

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成为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你们要把洁净的与不洁净的,可吃的,不可吃的,都区别开了。。。。。。你们要归我为圣,因为我耶和华是圣的,并叫你们与万民区别开来,使你们成为我的名字。

在《利未记》中,上帝通过摩西的话,向全体以色列人宣布了道德生活的总原则、总规范:成为圣洁的人。唯有如此,以色列人才能取得一种特殊的身份和标志,使得上帝选民和其他万民区分开来。

以色列历史与圣经记载是否一致(旧约.利未记的主要含义)(5)

围绕着洁净和圣洁的道德规范,《利未记》从以色列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吃、喝、住、穿、行、两性、婚姻、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

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利未记》首先对以色列人的道德食谱,进行了明确规定。

如地上的走兽,凡是蹄分两半、可以倒嚼的,都可以吃;如仅具备一个条件,则不可吃。像骆驼,虽然倒嚼,却蹄不分半,不可食用;兔子、猪亦不可吃。因为这些走兽都会使人不洁净。

水中游动的活物,凡是有翅有鳞的都可吃,无翅无鳞的不可吃,因为无翅无鳞之物是可憎之物,会使人不洁净。再如飞鸟中的雕、鹰、蝙蝠等不可吃;地上的爬行动物如鼠类、蜥蜴、壁虎同样不可吃,等等。

以色列历史与圣经记载是否一致(旧约.利未记的主要含义)(6)

除此以外,凡是自己死亡的动物,或被其他野兽撕裂的动物,都会使人不洁净,也不可吃。如果以色列人接触了这类不洁净之物,就要洗衣服,洗身体,到了晚上才能洁净。

《利未记》还对两性关系以及婚姻、生育提出了严格的道德要求。

比如禁止淫乱的条例:

《利未记》这样记载,禁止以色列人亲近自己的骨肉之亲,这本是大罪,(禁止乱伦)。不可与邻人之妻有淫行,免得玷污自己。不可与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这本是可憎恶的,(禁止男同性恋)。你妻还在的时候,不可迎娶她的姐妹作对头等。

《利未记》提出的道德观念,非常强调两性之间的伦理界限和规范,对两性关系提出了严格的道德要求。如果以色列人违背两性关系道德,不仅玷污自己名节,还将不容于土地家国,最终上帝必然会讨伐他的罪,把他从以色列民中剪除。

需要注意的是,《利未记》提出的圣洁和洁净教义,其道德含义比较宽泛,不仅指人的物质生活或生理层面,还包含其他道德含义。比如,孝敬父母,不偷盗财物,诚实守信,爱人如己,不信鬼巫之术,处事公正等。

以色列历史与圣经记载是否一致(旧约.利未记的主要含义)(7)

如果比照一下《出埃及记》中的摩西十诫,我们就会发现,《利未记》提出的洁净和圣洁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摩西十诫的道德实践。这种道德实践,既形塑着以色列人的生活,也体现出上帝和犹太人的所立之约:

以色列人遵守上帝诫命,上帝兑现对以色列人的救恩计划,引领以色列人,奔向迦南——那个流着奶和蜜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