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地看见以前的同桌,雅雯马上环顾左右,看能不能想办法避开。遗憾的是没有对方反应快,听见打招呼,只得挤出一个标准的职业假笑,硬着头皮迎上去。

几句寒暄过后,同桌献宝一样举起个小包,“好看不?你猜多少钱?”

“不知道啊,看着挺好,多少钱啊?”雅雯反问。

“呵,挺好?那能不好吗?这可是美国最新款的xxx,我一猜你就没听过!”

……又来了。

雅雯跟她本来关系不错,但是时间久了,人也变了。说起话来总是带刺。

刚毕业参加工作,工资不高,最喜欢的香水在那年双十一终于降到了勉强能买得起的价钱。雅雯正当宝贝似的捧着,同桌凉凉地吐出一句:“你还有钱买这个呢?我老买这个礼盒,散装的可也不便宜啊。”

雅雯反驳,“这不是散装的啊,正品的。”

“反正没装礼盒,确实便宜了不少。”

甚至有一次,雅雯路过以前常去、但现在已经关了门的咖啡店,惋惜的叹了口气,同桌看见了,都得从鼻子里出一个气音,“我老吃哈根达斯也不至于这样啊,就这么个店,看把你惦记的。”

微信群里每天固定晒一个景点,360度全方位无死角,连路过的美国麻雀都得拍一套写真,外加自导自演的群语音轰炸。

不管谁提醒一句“别刷屏了”,都得在下面回复一句,“你没去过不知道。”

“我香水都买礼盒的。”

“我的包包牌子一猜你就没听过。”

“你又没去过,哪知道那有多好。”

据说蜀地多雨,小狗见到太阳出来,都忍不住叫上两声;她买了个香水礼盒,去了趟美国,也忍不住嚷嚷两句,生怕别人不知道。

多少人身边都有这么一个“同桌”,有的家里有矿,鼻孔朝天,每天“何不食肉糜”的臭显;可也有的,却是装成家里有矿。

他们脑补出有矿之人该具备的要素,费劲巴力挑几个性价比高的,死乞白赖上了低保线,然后广而告之。抬高自己的同时,还必须得踩别人一脚,不然一不小心又要被比下去。

一边炫耀还一边怼人,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说话就损人,出口必伤人,字字都扎心。满满的轻视,只为了满足无聊的虚荣心,和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迷之优越感。往小了说是情商低,往大了说就是心眼坏。

他很耿直很喜欢怼人(她装作家里有矿)(1)

突然想起那个晒女儿录取通知书被踢出同学群的妈。她发了一张图,配一句“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是大气”。

这个语气跟“一猜你就没听过”简直如出一辙,就差直接挑明了说,“没见过吧?我有你没有,你也就能看看。”接着就见识到了热烈奔放的红色小感叹号。

谁都希望事事顺遂,别人有的自己也有,别人没有的自己最好也有。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心里不那么自在是人之常情,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的心态。

人性阴暗面也好,自私小气也罢,但这就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可人际交往的关键在于让彼此都舒服,人成熟的标志也恰恰在此。

如果明明知道人性的弱点,却还是故意引人不快,在显摆的同时,毫不掩饰恶意满满的作秀,和缺乏教养的目中无人。那么既然能强行晒,别人也能强行踢。

单纯的晒并没有多么招人讨厌。怕就怕剑走偏锋,带上“我有你没有”的迷之优越感。

强行跟人PK一把,并且自认高人一等,然后脑补出众人一片艳羡的眼神,瞬间飘飘然起来,要是能回头贬低别人两句,更像抽了大烟一样过瘾。

戏要这么多的吗?活在想象里总得有个限度吧。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东西,对方可能求之不得,但更可能压根就不稀罕,不关注。

不管是哪一种,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别去打扰别人,这是最基本的礼貌。晒出去的幸福,获得祝福要心怀感恩,无人理睬就别再去怒刷存在。

即便家里真的有矿,也别借助刺伤别人来抬高自己。更何况,炫耀起来一副“穷汉子得了狗头金”的架势,到底有没有矿,真以为别人心里没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