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普雄至攀枝花的5633/34次列车从大凉山的崇山峻岭中穿行而过,全程运行353公里,硬座票价仅25.5元,远低于公路票价水平。这是国铁集团开通的一对公益性“慢火车”。这样的火车共有81对。

25年以来,这些穿行于我国各地的公益性“慢火车”执行国家1995年批准的普速旅客运价率,票价始终没有变过。

不变的是票价,变化的是服务,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列列“慢火车”搭载着沿线贫困地区的希望,为他们带来了新变化。

价格不变服务提质

由于票价低、安全方便、运行稳定,公益性“慢火车”,已成为沿线老百姓外出务工、求医就学、逢会赶集的主要交通工具,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出行条件,为沿线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因此公益性“慢火车”又被称为“扶贫车”。

据国铁集团提供的数据,自2017年以来,全路常态化开行公益性“慢火车”81对,覆盖21个省(区、市),经停530个车站,途径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湘西地区、云贵地区、凉山藏区、南疆地区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104个国家级贫困县市。

为了提升公益性“慢火车”的旅行体验,国铁集团从安全基础、乘车条件、开行方案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据介绍,国铁集团累计投入5.8亿元,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进出站通道、雨棚、跨线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对车站供水、供暖、供电、照明、引导警示标识等设备设施进行补强,显著改善了乘降条件。此外,还加强了“慢火车”运行线路固定设备和机车车辆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和日常养护检修,以及沿线易发生地质灾害重点区段的检查监测。

同时,规范沿线乘降所基本设施配备标准,因地制宜加强乘降所客服设施建设,在具备条件且客流量大的车站(乘降所)增加集中候乘区设施,增建上车台阶、坡道、短站台等基础设施,积极改善群众候车和乘降条件。对不具备建设厕所条件的车站及乘降所,开放铁路办公区厕所供旅客使用。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环境、旅客需求,适当更换部分非空调车体,持续改善公益性“慢火车”旅行条件。考虑到群众需求,合理安排列车编组、停站、停点,在旅客人数较多的车站适当增加停站时间,统筹安排枢纽火车站接续换乘时刻,使沿线群众乘火车早进城、晚出城,两头不摸黑。

“慢火车”变身“致富车”

没有变的是票价,变化的是沿路的每一个乡村。

为了帮助沿线地区脱贫致富,国铁集团针对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地域特色,将公益性“慢火车”开行与当地产业发展、惠农助学、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用好列车“乡村集贸市场”、车站“扶贫专柜”等经验,研究制定契合乡村地区脱贫致富的帮扶措施,使公益性“慢火车”由服务沿线群众的“扶贫车”“便民车”逐步发展成为“致富车”。

公益性慢火车承载的是民生温度(25年不涨价公益性)(1)

栾川县新南村,来铁路小镇研学旅行的小学生们在列车前合影。王玮 摄

2018年以前,河南栾川新南村是一个蜗居在秦巴山脉中的国家级深度贫困村,重重叠叠的大山困住了新南村向外求发展的脚步。2019年以后,原本不通火车的新南村来了“一列绿皮火车”,静静坐卧在青山绿水旁,火车咖啡馆、火车餐厅应运而生,白墙灰瓦的两层小楼代替了以往散落在山上的民居,新南村摇身一变为“网红打卡地”,逐渐实现了脱贫。村民乔玲以前在外打工,每月收入就两三千,但火车“开进”新南村后,她开办了家庭宾馆,仅2019年暑期三个月,客房收入就达两万多元。

公益性慢火车承载的是民生温度(25年不涨价公益性)(2)

栾川铁路小镇。代家庆 摄

新南村“铁路小镇”仅是国铁集团助力脱贫攻坚的范本之一。依托12306流量和铁路站车人流密集优势,国铁集团创新为老少边地区“带货”新模式。2019年,国铁集团融合“互联网 高铁网 扶贫开发”创新发展模式,先后开发面向广大网络订票用户的“12306”、面向动车WiFi网络用户的“掌上高铁”、面向企业集采用户的“中铁快运商城”3个电商扶贫平台;同时在55个省会级和客流较大车站分批投放“铁路消费扶贫柜”,构建起“三网一柜”消费扶贫平台,覆盖了铁路旅客从网络购票、进站候车、乘车旅行等全过程消费场景,搭建扶贫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铁路旅客的“爱心通道”,既扩大了扶贫产品消费,也丰富提升了旅客出行和消费体验。目前“三网一柜”平台已入驻扶贫产品4000余种,帮销5000余万元。

“慢火车”开出多种效应

在河南栾川县城里还有一座“无轨高铁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旅客可以在这里购取票、候车,实现高铁和公共大巴的无缝接驳换乘。同时还可以在这里进行旅游咨询、购买特产等等。

据了解,为了解决无铁路车站的偏远地区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国铁集团主动与沿线地方党委、政府进行沟通对接,协调推进进出站公路、便道、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铁路与公路客运班线有机衔接以解决高铁出行 “最先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已建设了铁路无轨站155个,已覆盖全国约600个县,扩大了高铁辐射范围,让更多偏远地区融入“高铁经济圈”。

此外,由于“慢火车”沿线覆盖全国多个省份地区,坚持一线一策略、一车一品牌,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线路特点,完善公益性“慢火车”开行方案和服务举措,打造通学助学、惠民助农、红色教育等主题车厢。针对沿线的少数民族地区,国铁集团还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慢火车”服务品牌,“彝族情”“牧民之家”“富民号”“民族团结一家亲号”等一批品牌列车深受当地百姓青睐,实现了“慢火车”服务品牌效应的增值。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