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环境描写的题型(初中阅读理解知识点讲解)(1)

一、环境描写定义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二、解答步骤

第一步:审题,分清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

第二步:抓景物类别,概括特点

(1)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场所,如:家庭、街道和工作地点等;人物的人际关系;人物生活的场所、工作状态;社会环境答题时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2)自然环境:分析景物的特征,抓住修饰景物的关键词;要紧扣其表现了怎样的地域风格,提示了什么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等;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例: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孔乙已》开头用了一段文字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特别是两类顾客的衣着和喝酒方式的差异。这段社会环境描写揭示了清末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等情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阅读环境描写的题型(初中阅读理解知识点讲解)(2)

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例:《故乡》开头景物描写

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段景物描写是渐近故乡时“我在船上所见,活画的是一幅死寂的故乡冬景图”。作者用这些语句极力渲染了农村萧条、 荒凉、沉寂的气氛。

阅读环境描写的题型(初中阅读理解知识点讲解)(3)

③(展示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人都活动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既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又影响着人的性格和气质。山明水秀,杨柳依依,则人物秀丽可爱;茫茫林海,朔风呼啸,则人物剽悍刚猛;天高地广,牛羊肥壮,则人物豪爽开朗。例如《李逵负荆》( 《水浒》选段)的开头,写道:“此处草枯地阔,木落山空,于路无话。”这句话描写的自然环境显得寥廓苍劲,烘托出主要人物李逵的粗犷豪放、勇猛胆大、“风风火火闯九州”的高大威猛形象。生活中环境造就人物,小说里环境映衬人物。

④烘托人物心情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候也能烘托人物丰富的心理,凸显人物心理活动,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展开情节、转换情节、暗示情节的结束等);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图 出小说的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当日烈到让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命。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阅读环境描写的题型(初中阅读理解知识点讲解)(4)

四、学霸笔记

1. 自然环境描写

特点:对自然界的景物、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进行描写。

作用:①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气候等。

② 衬托人物心境,衬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③ 推动情节发展,为……作铺垫。

④ 渲染气氛,抒发感情。

⑤ 突出、深化主题。

2. 社会环境描写

特点:对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进行描写。

作用:①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

② 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

③ 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学霸笔记:描写方法 作用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