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最后一句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公元751-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郊早年家境贫寒,生活困窘。且屡试不第,直到46岁才得中进士,50岁被任命为溧阳尉。孟郊善写古诗,五百多首存诗中以短片五言最多,没有一首律诗,他的诗题材多样,有关心人民疾苦的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也有表现骨肉亲情和描绘自然山水的。本诗是其代表作,通过回忆母亲临行前为游子缝衣的场面,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和尊敬之情,短短三十个字,其表现出道感情极具感染力,让读者为之动情。

古诗最后一句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妈妈手中的针和线,是为我的出行缝制新衣服。这里的游子指自己,意思是我经常在外漂泊,不能陪伴妈妈左右,出行已经是经常的事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临行前妈妈一针一针的缝制,针线密密麻麻衣服非常结实耐穿,这样缝制是担心我在外时间太长不能很快回来而使得衣服有破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旧指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称为三春,就是指春天。晖,阳光。谁说小草的卑微之心能够报答给予阳光温暖哺育自己成长的恩情呢?这里指儿女小草般的孝心,怎么能够报答得了母亲日夜辛苦操劳的养育之恩!

古诗最后一句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

整部作品区区30个字,虽然是母子离别之时,妈妈没有千般嘱托,没有泪水,诗人只截取母亲为儿赶制衣服做的针线活的场景,一针针,一线线,凝聚着妈妈的无私的奉献,儿行千里母担忧,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珍贵最刻骨铭心的爱,妈妈为了儿女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妈妈细腻的关爱通过密密麻麻的针线这样寻常的动作,担心儿子此去又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把衣服缝的结实些,这样妈妈就略微宽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从不求回报,只有无私的奉献,只要儿女过得好,她就满足了。(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