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前,天津海鸥表业集团的前身、天津手表厂诞生了中国第一只机械手表。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从短缺经济时代的宠儿,到“过剩时代”的突围者,再到全球化时代走向国际市场的探路者,海鸥表业见证了中国企业在精密机械方向的披荆斩棘。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如今,穿越时间的长河,海鸥表业继续乘风破浪,成为“制造业立市”战略的实践者。
向新技术顶峰攀登
海鸥表业集团全新的企业技术中心,纯白的设计清新、简洁,技术人员正在专注工作。
一位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超薄机芯的稳定性测试。超薄表机芯目前的世界纪录为2毫米以下,海鸥表已经研发出2.5毫米机芯,正在向2毫米以下目标努力。技术人员全神贯注,每一个零件都细致入微,零件之间的距离更是肉眼难见,这对表的平衡稳定性带来了极大考验,稍有不慎,零件与零件就会碰到,从而影响这个机芯的性能。
除了超薄表,复杂表是海鸥表业正在攻克的另一个技术难题。
所谓复杂表,是在“三大”技术之上加入自鸣报时等设计,简单来说,陀飞轮由超过130个精细零件组成,而加上自鸣报时等技术,一个小小的机芯,零件总数就将超过500个。这对于机械表的设计、制造难度形成了几何数量级的增长。
“现在世界知名的成表品牌,可以说前十名的品牌中,有7个品牌在机芯上受制于人,机芯生产企业可以决定供货的质量、数量,甚至是供不供货。在这方面,海鸥可以自豪地说,在机芯这个领域,我们一点不怕外国‘卡脖子’。”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文霞介绍,由于制表行业体量不大,研制新机芯的困难不仅在设计和制造上,而且原材料上就十分稀少,海鸥表关键技术上的零件都是自己用原材料加工制造而成的,这与一些制表企业高度细分生产环节、每个零件都有专业公司单独制造不同,海鸥要从每一个零件自己制造。
制表行业能生产机芯的企业屈指可数,能生产高端机芯的更是凤毛麟角,正是海鸥人近70年的坚守,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一直以来,海鸥表业不断致力于机芯的研发,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陀飞轮、万年历、三问“三大”代表性核心技术,海鸥依然不断进取,向着业内最高的技术顶峰攀登。
67年里程碑
因工而强、因海而兴。如果说制造业铺就了天津这座城市的底色,那么,海鸥表业无疑是这层底色中尤其亮丽的一抹。作为中国第一只手表的诞生地,天津“海鸥”这个响亮的品牌早已享誉全球。
海鸥表业集团的前身是天津手表厂,始建于1955年。当年3月24日,新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只手表在天津手表厂诞生。手表几乎全部用手工试制出来,表盘上有“中国制”3个金字,还有5颗金星,金星下边标有“15钻”字样,定名为“五星”牌,它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
作为“中国第一只手表”的诞生地,67年间,海鸥见证和参与了中国手表产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手表业迎来了鼎盛时期,和缝纫机、自行车一成为了结婚时必备的“三大件”。但改革开放带来了国际间的交流,外国名表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一些有财力买表的人转向了购买外国表。
“不能让几十年的老品牌被市场淹没,海鸥是天津的名牌,不能丢啊。” 时任海鸥表业总经理王德明带领集团领导班子下了决心,背水一战。
凭着敏锐的判断,王德明确定必须自主创新,“世界名表都是靠机芯技术占领市场,我们要创造自己的‘中国芯’。”海鸥集团将年产350万只电子表的生产线全部转让,卖了厂房后身一片40多亩的空地,3000万元的收入全部投入机芯的研发制造工程。
2001年,王德明参加“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博览会”,一种价值几十万的高档表吸引了他。了解后得知,这种“汽车价钱”的手表采用了手表业的顶尖技术——“陀飞轮”。
当年,陀飞轮技术都被瑞士几家大手表厂垄断,一块陀飞轮技术的国外品牌手表进口到中国,价格往往不低于30万元。
“我们能不能设计制作,下次展会我要戴着咱们自己的‘陀飞轮’表参加。”回到国内,王德明向技术人员提出了这样的愿望。
果然,第二年的展会上,王德明的手腕上就戴上了一块海鸥牌陀飞轮表。“一个瑞士生产商听说中国竟能在一年时间内做出陀飞轮机芯非常惊讶,他说,瑞士手表恐难一统天下了。”当时的王德明骄傲极了,他觉得“海鸥”为中国争了光。
此后,世界手表的经典技术:双陀飞轮、问表、万年历表等超复杂机芯先后被海鸥攻克,不断完善海鸥的“中国芯”,象征着我国机械制表业的一个个里程碑,也是当年制表行业的一个个技术门槛。
经过67年的经营发展,海鸥表业已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精密机械手表机芯制造基地,并不断尝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成功试制“无卡度陀飞轮表”、“2.5毫米薄型自动表”,实现硅材料零部件在高档机械手表机芯中的应用。
2021年,海鸥表业销售收入70427万元,机芯年生产能力300万只,形成11个系列,200余品种;成品表年生产能力20万只,形成6大系列。
老品牌新生机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十四五”开局之年,天津清晰嘹亮地吹响了“坚持制造业立市战略部署,切实夯牢制造业根基,加快建设制造强市”的进军号角。
作为“天津制造业”的闪亮名片,海鸥表业在2019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主动融入天津“制造业立市”战略,在国有平台和民营资本的双重赋能下,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助力天津制造业加速前进。
全球化的今天,以瑞士为代表的制表强国仍然掌握着市场主导权,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海鸥手表如何通过对老品牌的重新塑造实现弯道超车呢?
“拥抱互联网、跟进时代发展、丰富品牌层级。”海鸥手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轩给出了答案。
近几年,一股“国潮风”渐渐兴起,不少老品牌开始凭借着新颖的设计华丽转身,海鸥表业也借着“国潮”的东风,开始了转型之旅。
2020年,海鸥推出一款生肖限量款的大漆表,“中国龙”“十二兽首”“阴阳历”“太极图”等东方标志性元素,让“海鸥”在国内外钟表市场刮起一阵阵“中国风”。2021年东京奥运会后,海鸥与前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牵手,研发的“海洋之星”成了爆款产品。海鸥表推出的飞行员系列、虎符系列等“中国海鸥”专线产品,也成为老字号破圈的代表产品。
海鸥表业通过破圈设计展示出海鸥表品牌发展的持续动力和自主技术保障,在销售途经上也在不断尝试新模式。
2022年2月的一天,海鸥表业总部里举行了一场“国潮”直播专场活动,直播当天,王文轩特地来到直播间,为网友分享了海鸥表的发展历程,讲解新国潮设计理念。
“国货之光,必须支持”,这场直播引起了巨大反响,超过203万网友涌进直播间驻足点赞。
其实,早在2020年,海鸥手表就开始尝试拓展网络销售模式。如何让海鸥这个老品牌焕发出新的活力,是海鸥集团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还将海鸥品牌售价从1000元到192.8万元的所有手表进行了重新归类,并将逐步创建几个子品牌,提高产品定位的清晰度和营销的精准度,让所有消费者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海鸥手表。”王文轩表示,海鸥用身体力行证明,机械表不止有奢侈品一条路,还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
王文轩表示,海鸥始终把引领中国表业发展,打造中国人制造的世界级机械表品牌作为企业的使命。未来,海鸥品牌将不仅承载过往岁月的记忆和情感,更将成为当代国人演绎文化自信的品牌代表。
手记:
海鸥的故事是中国制造业众口相传的典范之一:一家致力于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的民族企业,孜孜不倦打破海外的技术垄断,破除海外品牌的高溢价,让中国人享受同样质量更低价格的性价比。
作为一家具有67年发展历程的中华老字号,海鸥用匠心守初心,致广大而尽精微,用打磨每个细小零件的心思来不断提升产品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造就国际品牌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
随着传统文化潮流的复兴以及国民腕表品牌的回归,海鸥积极寻求科技创新、潮牌合作,构建“海鸥”品牌圈层,推出更多适合消费者、跳动“中国芯”的国民腕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制造要锚定高端化迈进、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的目标,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不断夯实实体经济根基,谱写制造强国新篇章。
带着一颗“中国芯”,海鸥继续展翅高翔,这个中国制表行业的“民族之光”品牌要打造成为世界品牌。
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