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注《我们与恶的距离》之前,我好像已经好多年没有关注过台湾的剧集了。就像台媒的自评那样,大陆欣欣向荣的文化娱乐产业随着近十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早已经超越了台湾曾经在亚洲的辉煌。日渐萎靡的市场,投资的差距,人才的流失,使台湾文娱产业陷入了瓶颈和恶性循环。

无厘头,无脑甜宠,人才凋零,制作简陋,可能就是台湾剧集留给我最后的印象。说来唏嘘,毕竟海峡那头的影剧人,曾经惊艳过我的青春。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1)

预告海报 台湾

可就在台湾的剧集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之时,一批优秀的台湾影片纷纷涌现,《大佛普拉斯》,《血观音》,还有我们今天介绍的这部《我们与恶的距离》。

我是一个犯罪类题材的忠实爱好者,所以刚看名字我以为这又是一部平平无奇的罪案类影片。然而,在花了两个晚上追完这部10集的台剧,我被这部社会着墨于心理探究的电视剧深深吸引。

与罪案相关,着笔却不在案件本身,而是从一个无差别杀人事件的背景里,引出了罪案发生之后,不同立场,不同职业的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成长轨迹。

我们就从梳理剧中的人物线关系,来介绍这是怎样一个故事。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2)

正式海报 中国大陆

无差别杀人

故事的主线,两年前,案件的始作俑者李晓明,在电影院,开枪扫射手无寸铁的观影者,造成9死21伤的重大刑事案件。

本片从李晓明的上诉被高院驳回开篇。本来一心求死的李晓明终于同意面见一直在为他的权益奔走的律师王赦,可能是准备在死前打开心扉,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说给这个一直在帮助自己的奇怪的人。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3)

王赦因为终于得到了这次会面的机会,特别兴奋,他的确是个奇怪的人。作为一名律师,他坚持不懈地为一个大家眼中十恶不赦的恶人争取权益。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甚至不顾妻女的安危,只为得到一个原因,一个为什么会发生无差别杀人的原因。

然而,这样的执着没有战胜政府对于民怨沸腾的惧怕,李晓明被提前执行了死刑。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4)

律师王赦

把王赦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是因为这个律师肩负着责任与使命。

这是一个带有神性的角色,他一直坚持为李晓明辩护,不求金钱,也不求声名。当李晓明的上诉在社会上又掀起了轩然大波,加害方的家属忍辱偷生,受害者恨意难平,他作为李晓明的代言人,虽然没有做错任何事,依然遭受了严重的仇视。泼粪,死亡威胁,家人也无法理解。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5)

对于这样一个恶魔,为什么要尝试理解他和帮助他,为什么恶魔的家人还活着,我的家人却躺在冰冷中孤独地离开。你有什么权利赦免他的罪?

王赦的妻子在巨大的压力下,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她也不理解这个自私的男人,甚至有些恨他。

而这个男人,为找到无差别杀人者真正的动机,建立犯罪防御机制,维护法的尊严,不惜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看起来是神一样的存在,可对于他自己的亲人,不可谓是不自私的。神性意味着爱,也意味着无情。似有大爱的人,对自身相关大多无法做到有情。

他为恶魔辩护,保护他的家人。所以,他叫王赦,谁能赦免魔鬼,只有神。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6)

消失的加害人家属

如果有一天你什么也没做,却站在了全世界的对立面,所有看向你的眼睛都是仇恨,他们希望你死,甚至你的全家都死。你会怎么做,是跪在地上祈求原谅,还是隐姓埋名,将自己淹没在人海。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7)

李大芝选择了后者,她是无差别杀人魔李晓明的妹妹,别人眼中的魔鬼,于她却是相伴长大的哥哥。

他们见到的是孤僻寡语,反社会人格的杀人犯。而她闭眼回忆,还是放学路上对她温暖笑着的那个哥哥。她想不明白那个温暖的世界为什么会一夜之间变成这样,而她也从李晓文变成了李大芝。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8)

而她的父母躲无可躲,每次案件在媒体上发酵,他们都真诚的向受害者下跪道歉。他们生活窘迫,在骂声和仇恨里艰难地活着。他们老实巴交,可能做梦也没想过,能养出这样的孩子,所以他们觉得自己有罪,就算再艰难也不会选择去死,他们不配去死。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9)

你说这对父母无罪?他们的生活里问题不断,家暴,压抑,贫穷,就是这样的生活造成了李晓明的心灵缺失;但他们有罪?他们本性善良,整件事情中他们所遭受的,他们也是这个案件的受害者。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10)

受害者

真正的受害者是什么样的,失去亲人就结束了么?这世界不是童话故事,伤害往往是漫长且无声无息的。有一些伤害,像是逐渐扼住你喉咙的手,也许你没有死在杀人犯的枪口下,你像只挂在捕兽夹上的鹿,被时间慢慢绞杀。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11)

贾静雯和吴慷仁饰演的这对夫妻,他们的儿子是杀人事件中的死者之一。贾静雯是新闻部的主管,是个工作狂,陪儿子看电影还忙着接电话,把儿子独自留在放映厅。随后,罪案发生,儿子孤独地倒在了血泊里。

她终其一生都在自责,对施暴者无法停止地恨。灾难来临,她的老公并没有站在她的身边,而是怨恨她。虽然他的怨没有说出口,可失去儿子的痛苦,让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12)

恨让她生出恶意,无论对她曾经的得力下属,还是仇人年迈的父母。

作为一名新闻主管,她深知舆论的可怕之处。是追求新闻职业操守,还是坚持做人的道德准则。她做出很真实的选择,她将大芝推到了公众视线里,让大芝和家人受到社会正义人士无情的攻击。只有大芝善良的房东收留了她。

原谅,可能不是对李晓明的救赎,是他们对自己的救赎。可是对不起,我不是神,有些错误注定无法被原谅。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13)

准加害人,也是受害人

最后聊聊本片看似与主线无关的两个人物,李大芝的房东姐弟。这两个人的设定很巧妙,看似和全案毫无直接关系,实则是全剧最有趣的注解。

大芝善良的房东思悦,在照顾最近工作受挫的弟弟。因为同样的千疮百孔,两人总是抱团取暖。这里就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人被社会压断最后一根稻草的过程。思悦的弟弟渐渐因为生了心理上的疾病,开始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嘲讽和歧视。坚强的思悦一直陪在弟弟的身边,用爱支撑着弟弟。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14)

就像是一个轮回,思悦弟弟的遭遇,就像是让早已失去话语权的李晓明又重新张开了嘴,向着世界控诉,冷漠,无视,歧视,浓浓恶意。而就在弟弟险些成为新的加害人的时候,是爱将他拉了回来。悲哀的是没有人看到李晓明的求救,幸运的是思悦一直站在弟弟的身边。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15)

这里终于看清了王赦那些牺牲的意义,总要有人张开耳朵,去听人生海海里,那微弱的哭声。

看到这里,心情光明了许多。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面观后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16)

我们与恶到底有多远的距离,还是我们就是恶本身。我们常常是受害者,却也是施害者。恶,就在我们的身体里,我们与恶的距离,可能就是我们与自己的距离。

可怕么,可悲么,可这就是悲观主义者心里的世界。

我却并不沮丧,因为我知道,恶的另一面总是善,即使这世界充满恶意,我希望你看到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