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平等从在智者那里所体现出的形式上的具体,也走向了形式上的抽象,即成为智慧和知识能力这一理性上的平等,此时要说平等,那就一定是关涉理性的平等,在理性的平等之外不存在其他的平等。

从智者到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将人的目光从自然界拉到人与社会,开始关注人自身,认为只有具有真正知识的人才是自己的主人,提出“至善是内心的德性即自由意志,而不是外部的权势和财富。”是一种从智者基于工具理性所提出的关注法律地位平等的平等观念,向人自身转向,注重“价值”追求,提出一种智慧和知识能力平等的平等观念。

斯多亚学派的兴起与发展(从智者到苏格拉底)(1)

而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柏拉图将人们的智慧和知识能力的重要性推向极致,他认为智慧和知识能力并不平等,只有经过灵魂的四种功能依次转向,才能认识真、善、美的理念世界,而现实中只有哲人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所以在柏拉图那里体现出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体现的是价值理性被放于人之上的理念世界之中,对人自身的价值则较少关注。而对人自身价值进行关注的则是犬儒派和希腊化时期创立斯多亚学派的芝诺。

斯多亚学派的兴起与发展(从智者到苏格拉底)(2)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以“正义”作为平等观念的价值依归,价值理性在这种目的论的等级体系中处在顶部,是一种处于人之外的完满的理性的存在,所以他们所主张的平等体现的就是一种理性的平等。现实的人在他们看来是理性的“傀儡”,理性先于人,而正义、美德、善这些价值又是理性的终极追求,所以,城邦时期的平等观念是一种由价值理性所决定与主导的存在。

斯多亚学派对“理性”平等观的继承与创新

以属人理性为核心的城邦时期的平等观念,在伦理学时期为斯多亚学派发展到了顶峰。斯多亚学派突破了传统的观点,认为人分有神的理性,并将理性能力主体泛化,认为所有人都具有理性,理性不是少数人的特有物;此外,斯多亚学派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世界国家观念,缓和了集体与个人之间严格的层级关系。

斯多亚学派的兴起与发展(从智者到苏格拉底)(3)

斯多亚学派创新性观点的提出,离不开对自然哲学时期“理性”思想的继承,这在其思想中有鲜明的体现。换言之,斯多亚学派平等观念主要体现的是基于与属人理性相结合的自然理性,而不是单纯的自然理性。

斯多亚学派对城邦时期“理性”的继承

斯多亚学派对城邦时期“理性”的继承,主要分为两方面:对自然理性思想的继承以及对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这两方面的继承体现出的是斯多亚学派平等观念的“理性”线索,以及斯多亚学派平等观念对人自身进行研究、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同一性的重视。

对自然理性思想的继承

自然哲学时期人们对宇宙万物本质的探讨,是抽象化水平较神话阶段更高的一种理性思维的运用,此时人们对神的理解已经朝着一种理性化了的神而发展,认为宇宙是由自然理性所支配。

斯多亚学派的兴起与发展(从智者到苏格拉底)(4)

辟如泰勒斯主张水是世界的本原,而“神是思想依赖水所创造的形式”,体现的是神已经开始从宗教神话中感性的、经验的存在转向思维上、理性上的存在。这在爱利亚学派克塞诺芬尼那里表述的更加清楚,他对神话中流行的神人同形同性论进行了批判,认为神是唯一的、不动的、主宰一切的,更进一步的是,在巴门尼德那里神“被表述为一个纯粹的哲学概念——存在”,从此神便作为理性而被理性主义者发扬,神被看作是最高的存在,不过在自然哲学时期,哲学家们所认为的“神”,是代表着自然的规则,是一种自然理性。

斯多亚学派的兴起与发展(从智者到苏格拉底)(5)

而在古典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又批判性地继承了智者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关注,“超越了工具理性而走向了价值理性,直接追问灵魂的本质本体”,进一步阐释了“神”,只不过在他们那里,“神”不是指自然理性,而是一种属人理性,是建立在对人的灵魂的关注的属人理性之上。苏格拉底之死即是因为有人控告他不敬神、引进新神,而实际上所谓苏格拉底引进的新神,就是“用‘认识你自己’代替神谕,人的自我意识、理性是能够明辨是非识别善恶的,应该将传统的法律、宗教、道德等他称为‘客观的自由’的东西都交由理性来审查批判,使之成为‘主观的自由’即人的理性所认可的东西。”

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实际上提出的神其实是一种属人的理性原则,用这种理性神与传统对抗,并批判希腊传统的社会道德,以挽救在智者的相对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的思潮中败坏的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而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基础上同样赋予了神以价值特点,即“发现了神的本性——善”,认为神就是最高理念“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神的生活就是思辨活动。所以在苏格拉底开辟的理性主义大道中,哲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处在理性神的统治之下。

斯多亚学派的兴起与发展(从智者到苏格拉底)(6)

斯多亚学派在认识上持感觉主义、在伦理观上持理性主义,他们认为自然即“神”主宰着一切,宇宙具有一种秩序,这种观点可谓是对自然哲学时期赫拉克利特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对自然理性的强调:赫拉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一团永生的“活火”,它按一定尺度燃烧、按一定尺度熄灭,这燃烧的尺度与比例就是“逻各斯”,万物就是依据“逻各斯”的规定而发生变化。

斯多亚学派的兴起与发展(从智者到苏格拉底)(7)

与赫拉克利特相似的是,斯多亚学派将这种外在的宇宙秩序归结为一种必然性的宇宙理性,并且“正是这种宇宙理性使得宇宙表现出有秩序”,也即是说宇宙理性是支配着一切的,并且“整个宇宙展现出来的秩序,所体现的就是理性”,这个理性在斯多亚学派看来就是“自然法”。

此外,他们将宇宙理性看作一种能力归为一种哲学上的推断、理论上的最后的预设——“神”,在斯多亚学派这里,自然理性又具有至高的地位,虽然从智者开始的“古老的宇宙与人类统一的自然观和理性观被打破了”,但是在斯多亚学派这里“这种统一的宇宙观再次在哲学中展现。斯多亚派以自然概念将宇宙、人类以及人性统一起来解释,从而也就意味着消弭自然与习俗的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