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作为国家暴力机关的执行单位,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象征着权威意味着威严,古代官府衙门对于平头百姓而言,意味着麻烦,能不沾惹那是尽量不沾惹。

对于政府而言,也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是管多点好,还是管少点好?近现代以来,民权意识高涨,与此同时西方社会掌握了世界主流舆论,高喊着民主自由的口号,政府管得多了叫威权政府,这招屡试不爽,二战之后欧美国家用这招整治了多少国家,投鼠忌器之下,政府在管与不管之间徘徊,最终酿成恶果。

那么,政府到底是管多点好,还是管少点好?在西汉王朝初年,黄老之学成为治世之学,我们都知道黄老之学讲究无为而治,汉惠帝想要插手政务都能被出身黄老学派的曹参硬顶回去,留下一句萧规曹随的成语,流传至今。

那么,无为而治是不是就是现在西方社会所说的政府不管事呢?大家好,我是青衫弹史,今天我们以西汉初年政府无为而治为例,试着分析中国人眼中的无为政府到底是怎样的状态?感兴趣的小伙伴,麻烦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呗~

怎么什么都不管(是不是什么都不管)(1)

官府衙门

01 萧规曹随

刘邦定都长安,建立西汉王朝后,论定功臣排名,萧何荣膺功臣第一的美名,曹参却徒留功狗第一的浑名。公元前193年,刘邦班底之中被评定为功臣第一的萧何病逝,曹参继任丞相之职。

在此之前,曹参一直在齐国担任相国,以黄老之术相齐九年,齐国大治,齐人皆称曹参贤相,因此曹参担任整个汉帝国的丞相,所有人都对此充满期待。然而,曹参担任相国之后,却让人大跌眼镜。

曹参继任丞相后,没有对国家的律法和政策做任何的修改,一切事务都是萧何制定下来的政策。只有在选拔官员的时候,曹参才会重视,亲自筛选,专挑不善言谈、耿直忠厚的人委以重任。这下子就让所有人纳闷和不解了,国家百废待兴正是变革的好时机,于是很多大臣登门相告,希望曹参能做出一两件改革的事情。然而,你猜怎么着?每一位上门的大臣,曹参就拿出美酒招待,一杯接一杯地喝,根本不给说话的机会,直至灌醉送回家,至于建议啥的根本来不及问出口,如旧酒遁之法可谓是惊诧世人。

怎么什么都不管(是不是什么都不管)(2)

曹参与萧何

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嫡长子汉惠帝刘盈,同样对此感到疑惑,于是派曹参的儿子曹窋休假回家之际,问曹参: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译为:高帝刚去世,一切百废待兴,他作为宰相,为什么整天只是喝酒,也没见他来向我汇报啊?),并且汉惠帝还特别交代,千万别说我问的啊。

曹窋回家后就询问父亲,没想到被父亲拿着竹板狠打一顿。此事传到惠帝耳中,惠帝这下子坐不住了,急忙传召曹参相见,直接摊牌了,不装了,就是我想问的。

曹参一听汉惠帝摊牌了,那我也不装了,摊牌了,于是这段千古有名的对话就此诞生。

曹参: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译为:皇帝你比你爹哪个强?)

汉惠帝:朕乃安敢望先帝乎!(译为:当然是我爹强。我要是敢说我强,那就是不孝!你这老小子坏的很,在这挖坑等我跳呢)

曹参: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译为:皇帝你看我跟萧何谁更贤明?)

汉惠帝:君似不及也。(译为:看起来你似乎没有萧何那样贤明?你自己心里没有点数吗?)

曹参: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汉惠帝:善,君休矣!

怎么什么都不管(是不是什么都不管)(3)

曹参

02 无为而治

这段对话作为汉初无为而治的重要依据,几乎奠定了黄老之学在汉初直到汉武帝亲政这近80年的政治主导地位。

其实,细细分析这段对话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细节,汉惠帝真正关心曹参是否贤明吗?显然不是,而是无所请事,为啥什么政务都不向汉惠帝请报呢?那曹参向谁汇报呢?答案是吕后!这背后本质上是皇帝与太后、皇权与相权之间的争斗,显然毫无根基的汉惠帝刘盈惨败,此后自暴自弃再也不管朝政。

怎么什么都不管(是不是什么都不管)(4)

刘邦与吕后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以及汉武帝亲政前,整个西汉初年近70年时间里,西汉帝国的国策便是道家思想指导下的无为而治。所谓无为而治,是指以制度、自然规律治理国家,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臣民需要遵守法律制度,符合天道运转。

无为而治并非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百姓生活、充分发挥民众的创造力,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为了贯彻无为而治的方针 ,各级政府官员尽量依靠民众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即可。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属,让下属去完成各项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

所以,无为而治背后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选贤任能,这是为何曹参唯独对于选任官吏之事上心,亲自策问,选对了人才,事半功倍!

最终汉初的无为而治结果如何呢?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在此思想指导下到来,文景之治!农民负担大大减轻,汉初实行的是中国古代堪称典范的轻徭薄赋政策,休养生息,人民富足,社会安定,可谓是和谐社会。另外,经济发展,国家财政充实,据历史记载文景时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汉武帝的父祖两代人为汉武帝留下了: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为汉武帝发起对匈奴的大决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怎么什么都不管(是不是什么都不管)(5)

文景之治

03 有为政府

汉初无为而治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有为政府。

汉朝在秦帝国的废墟上建立,汉初的统治者在秦宫残渣里捡起秦法书简,擦拭掉上面的灰尘,重新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做汉律继续使用了起来,正所谓汉承秦制。要知道的是,秦法森严,可是无所不包,从官吏的任免考核到民间的婚丧嫁娶,一一俱全。

看似无为而治,实则无所不治,看似政府无为,实则有为政府。

政府将民众一切行为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好,只要按照法律法规行事,民众可随性而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财富。官府不过多的介入民间生活,轻徭薄赋,给百姓足够的喘息时间,这也是为何接连经历战国大战、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争霸等等诸多战争,短短不足70年迅速国强民富,横扫周边,成就中华文明的辉煌盛世!

怎么什么都不管(是不是什么都不管)(6)

云梦竹简

其实,中华文化诸子百家都强调加强君权,加强中央集权,主张政府有所作为,引导民众向善,带领百姓步入盛世,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自然也不例外。儒家不必多说,尊古复礼本质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治国理念,法家、兵家更不用多说,依附于皇权,奉天子之令征讨不臣,遵国之法令而治天下。墨家思想最为接近底层百姓,可是也在提倡限制君权,兼爱非攻,这些都是君王的权力啊。

所以,如此看来,诸子百家或者说是中华文化本质上就是提倡政府有为的文化,政府有所作为,引导民众向善,带领百姓走向富足安康的生活,这便是中国人眼中的政府职能,即使是无为政府那也是需要一个强力的有为政府指定一整套完善的法律制度。

怎么什么都不管(是不是什么都不管)(7)

那年那兔

04 终章

汉初的无为而治在汉武帝时期戛然而止,转为儒家思想指导下的君权神授,更加强调加强皇权,强化政府职能。

这是因为无为而治最为重要的是依靠官员的贤明与自觉性,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建国70余年,四海升平,这种无为而治很容易滋生腐败和尸位素餐之辈。汉武帝想要发起汉匈大战,势必需要调动整个国家机器,这种无为而治的模式下,效率已然不足以支撑起汉武帝的雄心壮志!

不论是有为政府还是无为政府,最重要的是带领子民走上国强民富的道路,正如汉初那般。不管外界的风风雨雨,坚守本心,执政为民,方是庇护一方子民的好政府!

以上,仅为个人一点拙见,如有缺漏,还望广大网友海涵,不吝赐教!

本文由青衫弹史原创,全文3000字,感谢您的阅读,未得允许,不得转载,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哦~,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荣幸~

怎么什么都不管(是不是什么都不管)(8)

点赞收藏、关注赞赏,鞠躬感谢!

本文图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