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计实务角度,这篇看作是“作为甲方对企业信息化项目的要求”吧。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已经从ERP阶段(资源计划和配置)进入到EBC(Enterprise Business Capacity)阶段。

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内容(取消核算会计消灭数据孤岛)(1)

有观点说:EBC发展的原因之一是ERP时代出现了很多失败的案例、系统僵化、成本高昂。除了ERP成本高昂我认可,其余的都值得商榷。

而且成本高昂也和供应商少(只有金蝶和用友稳定,其他的基本都没抄明白)、人才少、管理理念落后(装修图纸多变,施工人员备受折磨,而且返工率高)有关。

无论怎样,数字时代的发展,为降低智能化成本,取消信息孤岛带来了无限可能,也会毫不犹豫的冲击传统会计核算理念和岗位设置。

这与远程网络记账、人工智能记账等不同,而是把基本的会计核算融入到企业信息链条之中,从而消除人工对于会计核算的干预。

我经常把ERP比喻成一个王八外面有四个腿;而从“端”到“端”的数据岛,则是下一代管理数据处理的方向(像百足虫)。

传统的会计核算出于效率的需要,倡导尽量把同质经济行为合并记录。这样等于把“会计判断”的要求下放到每一个基本核算人员,准确性和客观性难以保证。

信息化的发展对于“穷举企业经济行为”或者“单细胞型核算”提供了可能。效率不是企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后,会计信息的管理水平就可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中小企业如果有会计核算软件或者ERP,目前也可以做到上述设想,可以增加数据的组合型、有效性、可比性,提升数据价值。从而突破企业组织架构不稳定、业务规模发展快、产品服务复杂多变、数据使用者思维跳跃等限制。

这也要求:

1.企业在建立账套之前,要设计“(本)企业会计核算指南”,哪怕是找代理记账的企业,也要尽量找个外脑协助把这个蓝图设计出来;

2.有效利用“辅助核算”功能;

3.建立系统外数据分析体系(这个部分是企业最经常变动的,所以尽量不要一开始就在系统内固化)。

我们也可以把“数据岛”想象成一台精密加工中心。加工中心的设计和部件之间的联动关系由厂家(信息方案提供方)完成;部件是企业内部各部门,部件的功能是部门的职能,部件内部运行规则就是各种工作标准和流程,会计部门的由会计经理(会计工程师,或外部专家)设计。

整个信息岛设计完毕后,只有信息输入端和信息使用端了。只要保证文件格式统一,输入(扫描、拍照)之后数据加工自动化,非人工干预。只有在需要加入新的经济事项(新会计判断)时,根据修改之后的核算指南,相应变动自动核算规则即可。

企业原有传统的会计核算、复核、基础内控(出纳可能也不需要)等岗位都能消失。

德鲁克有个观点:科技的发展并不会减少就业的岗位,只会消灭一些不适合的职位,但也会创造出更多新的需求。

所以,会计核算融入信息流之后虽然不需要人工核算岗位,但需要更多会计工程师、会计设计师、会计数据分析师等职位,这些职位要求会计技能更全面、综合,要求会计人员与实际业务更加紧密自然的结合(也不需要成天念叨“会计要为业务服务”了)。也有可能目前的代理记账或者云空间租赁,会发展到“信息岛共享”或设施更完备、功能更齐全的空间服务。

很多大企业现在仍然同时使用几十上百个信息系统,所以走向EBC 的道路艰辛而漫长,这也给会计人员学习新知识,迎接会计革新留足了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