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笑话(1970年代留下的笑话)(1)

50年前,全国都在“备战备荒为人民”,抓紧“三线建设”。此时一个军车厂在贫穷落后的丛山峻岭里始建,条件非常艰苦。自古以来未曾接触过电器、汽车和其它科技产品的当地乡亲,在与始建的军车厂交往中,蹦出了一些笑话。这些笑话都是善意风趣的,读后良可形象生动的感知祖国半个世纪翻天覆地的巨变,以及扶贫工程的伟大意义。故事里的人们大多已经去世,眼下写到他们,尤为追怀!

搭上翻斗车

厂里某司机到100公里外的丹江口火车站拉煤,用的是解放牌翻斗。装车的是五六个力工用铁锹往车斗里扬,这时从煤场外走来一个人和装卸工们说话,看来他们熟悉。转会儿他问司机,他赶巧要去军车厂,顺路搭个方便行不行?司机拒绝了他,装满煤就启程上路。

回到厂里卸货地点,司机将操纵杆一拉,翻斗忽噜忽噜地响起来时,他跳下驾驶室,监看翻斗里有没有滞住的。忽然他发现卸下的煤堆里有什么在拱动,转瞬一个人浑身乌黑地拱出来,立马冲着他作揖道:“师傅师傅,这祸是我惹的。我偷着扒车躺在后头,方才把你的车给压翻啦!”

停水时管子里还剩一点

军车厂刚建时,丹江口的水利发电还没有接通到厂,厂里只能用柴油机发电,供电很不稳定,机械原因或者超负荷停电时而有之。

某分厂子弟学校刚刚成立,刚雇佣来的一位校工是当地人,一位60来岁的老大爷,他负责烧开水、扫院子、上下课按电铃。他到岗一周,看表认真,上下课铃声都响得准时准点。

这一天早晨师生们到校后,操场上、屋子里的都有,敎务主任到老大爷屋里谈工作。过会儿上课时间到了,老大爷当即按铃,可是没响。主任说:“大爷,停电了,咱俩出去喊吧!”可老大爷还是按个不停。主任说:“停电了,你咋按都没用。”老大爷说:“哪能呢?停水,水管里还有剩下的,这电线里咋会一点儿不剩呢?”

50年前的笑话(1970年代留下的笑话)(2)

喇叭只能叫一次

司机开车下了公路,在只能通过一辆汽车的山乡土路上颠簸拱动,拱到车辆罕至的小山村买杂木杆做脚手架。

开着开着,司机看见前面有一个同向进山沟的人影。临近十米前后,司机按响了喇叭,前面的中年男子回头看了一眼,朝路边荒草里靠了靠,但这位司机按着习惯,在离人家三四米时再一次按响了喇叭。说时迟那时快,那个人突然从右边向左边横跑过来,要不是车速慢刹车快,不堪设想!司机跳出驾驶室训斥人家:“你找死呀?”那个人回道:“我前头让开了,你又叫喚,肯定是我让错了呗,我不到另一边去,咋搞?”

一只鞋的尴尬

军车厂有20多个分厂,都选址在一条条山沟。厂区内的老乡都迁出了,但小沟岔里的老乡依旧故居如前,他们出沟进沟的一大截和厂里职工同路。

在沟口的河滩上,生产队长组织部分社员筛砂子和小石籽儿,卖给厂里基建上用。

一天下午,生产队长看见一帮孩子放学后,又在他们备卖的石子堆上拣好看的石籽儿,他禁不住来火。孩子们数次将金字塔形的石堆扒散,还朝河里抛石籽儿,打水泡比远。他已经喝斥了几次,这不,孩子们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这次他的嗓门更大,样子更凶。孩子们见状倒是走开了,不过这次他们不是回家,而是离开了这一堆,又到远点的那一堆上去玩耍。

生产队长随后赶到,再喝斥时,有一个叫力强的孩子不仅和他绞嘴,还冲着他努嘴,挤眉弄眼,他气得咋好咋好。他仿佛灵机一动,脱下一只解放牌绿胶鞋就抛了过去,无非是吓唬吓唬。可是这下子坏事了,力强捡起这只鞋就抢先往沟里走,一帮孩子马上领悟,他们在一阵哄笑声中渐行渐远,将仅仅穿着一只鞋的队长晾在了河滩上!

不到八分钟,子弟学校的一位老师迎着他来还鞋。老师说他在厂区里碰上这一帮孩子,他们正在叽叽喳喳地显摆这一只鞋,这令他很奇怪,一问原来是这样。他向队长赔礼道歉,并且说学校要加强教育。这反倒把队长说乐了,他一边穿鞋一边笑道:“方才是我自己打扮成这样,大老粗不冷静嘛!小娃儿们说一说算了,可不能给个什么处分啊!”两个人说着话回到了沟口,又同路向沟里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