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羲之草书法帖如入珍宝洞中看宝,目不暇接。
请看王羲之的草书法帖:
王羲之,《十七帖》宋拓本之一
如上图所示,请看用橙色框框住的“下问耳”三个字,王羲之把三个字尾-首-尾相连,连接处半似笔画痕迹半似牵丝,中腰最细,三个字整体力道强劲又婉转柔美。
阅读草书作品时应注意草书的连字写法和单字的草书写法的区别。例如上图中的“下”和“问”两字相连就容易被认为是草书写法的单字“高”,如下图所示:
“高”字的传统草书写法
再请看用蓝色框框住的“悠”字和“食”字,王羲之把“悠”字左上区域的单立人和一短竖放大了尺寸,把下面的“心”完全改写在了右偏旁反文儿的下面,这样大动作地改动了楷书字体形象,然而既没有伤损“悠”的辨识度,又极大地增添了神韵。这种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再请看“食”字,王羲之的融会贯通传统草书写法的能力超强,他把“食”中的“良”字的上点儿和“艮”上部的近似“曰”的小构件只用一个涨大一些的撇形痕迹就解决了,而且让读者们看起来非常生动优美。这样的超级写意造型替代能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再请另一幅作品:
王羲之,《十七帖》宋拓本之二
如上图所示,请看用蓝色框框住的“益”字。王羲之把“益”字中间的两个点儿用一条长撇画儿就代替了;下面的“皿”墩儿用了“一横儿、短竖、一个凹口向右的弧形线条”的连写造型就解决了。
再请看“意”字,王羲之只用了创新变化的一条曲线和一条向右开口的弧线就替代完成了。既非常简省、写意,又极为潇洒飘逸,优美之极。
实现这样极致的写法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传统书法文化传承,一个是书写者的个人创新能力超强。王羲之无疑是崇高的典范。
下面我根据上面提到的继承加创新的理念把“将”字创写一下:
助胜快写体“将”的创新写法
我们接着看用橙色框框住的“果”字,“果”字上面的“田”被王羲之破开了,用了一条弧线和一个带顿笔的斜线再连接中间的长竖就写好了。这样处理使得“果”字形象舒朗俊秀。
再请看“求”字的写法,“求”字的横画儿下面的左上点儿没有从左上向右下书写,而是从右上向左下书写,真是脑洞大开。后世的著名书法家书法家兼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大概就是继承了王羲之这个“求”字的写法,请看下图:
孙过庭写的“求”估计受了王羲之影响
如上图所示,请看孙过庭写的用蓝色框框住的“求”字。
再请看一幅作品:
王羲之,《十七帖》宋拓本之三
如上图所示,请看用橙色框框住的“日”字,“日”字里面的短横儿被王羲之写出了日字框外,打破了常形,创出了新颖形象。
再请看“為”字,王羲之总是采用最简省的形象写这个“為”字。我们留意一下当今写者们的作品,常常离不开写出繁体字的“為”字形象以获得厚重感。其实在书法作品中繁体字的占比并不低,实际上已经够厚重了。所以只要传统草书有更简省的写法今天的我们就应当尽量采用,不必写成繁体字了。
再请看用蓝色框框住的“前,东,粗”三个字,王羲之因字施控,把这三个字的简省程度都拿捏得十分匹配。“前”字和“东”字都是常用字,这两个字的传统草书写法比较容易被当时使用文字的人们所识别,因此王羲之把“前”字和“东”字都写得极为简省。
而“粗”字的使用频率相对低一些,因此王羲之对“粗”字保留了比较多的楷书形象,对右偏旁“且”保留了明显的高窄外框,只是省略了里面的两个短横儿。
而“東”字已经被王羲之写成了现在的简化字的样子。因此,我们再写草书时直接借鉴简省的“东”字写法就好了,不必再写成繁体字的“東”了。
品鉴、学习书圣王羲之的草书墨宝良久,我对王羲之草书的崇敬赞美之情也化成了两个韵句:
“增减古法今草成,天姿写意王书圣。”
李洪春,创写自作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