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塑造了一批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在当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上映以后,有人以为影片中军长儿子牺牲的情节在战场上是虚构的。其实不然,在我们诸暨市草塔镇,就有这样一对父子。

1985年,老山前线“李海欣高地”上有一位幸存下来的军长的儿子,叫杨少华,他就是诸暨草塔人、时任20军军长杨石毅的儿子。杨少华当时是1军1师某团副连长,在战斗中英勇顽强、指挥有方,被誉为“将门虎子”。

高山下的花环原型人物小北京(有一对草塔父子竟是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原型)(1)

杨石毅和杨少华父子

“李海欣高地”是老山前沿阵地,象一根钉子楔进敌阵,三面受敌。1985年1月15日,杨少华率领的一个排,与敌连续激战17个小时,打退了敌两个营和一个特工连的十多次疯狂进攻,毙伤敌三百余人。

1983年,杨少华军校毕业后在司令部当参谋,为了锻炼,他主动要求下连队,先后在空降兵和机枪连当副连长、副指导员,上阵地前调任步兵连副连长。

高山下的花环原型人物小北京(有一对草塔父子竟是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原型)(2)

老山前线中的杨少华

对于杨少华上前线可能会牺牲,杨石毅岂能无知。战争是怎么一回事,步兵连副连长在战争中的危险性,对杨石毅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此时此刻,他这个当军长的爸爸,难道就不会“关心”一下儿子,给儿子所在部队的首长打个招呼。杨石毅却是这样回答记者的:“天下父母知多少,一样骨肉一样情。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带个好头。”

可是,在儿子上前线前夕,他到底看儿子去了。不过,他不走师部,不走团部,不走营部,而是让警卫员把少华悄悄叫到营房外面单独谈话。他对儿子说:“你少考虑自己,不要怕死,你是去用行动保卫今天的四化建设的,不能给国家丢脸。”“祖国是叫你去战斗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牺牲精神,越是怕死,就越是要死。在忘我地消灭敌人中求生存,这才是战争的辩证法。”“打仗免不了有伤亡……血债要用血来还,要把满腔怒火集中在敌人身上,狠狠地打,为烈士报仇”!

高山下的花环原型人物小北京(有一对草塔父子竟是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原型)(3)

老山前线中的杨少华

不难看出,杨少华的英雄业绩中,闪耀着父亲杨石毅的党性和正气的光辉,渗透着杨石毅的心血与汗水。

杨石毅军长对子女一是爱、二是严、三是教。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所以,他的孩子都有较好的品质,不搞特殊化。少华有个弟弟在安徽当兵,工作埋头苦干,整整四年,战友们都不知道他是军长的儿子。

高山下的花环原型人物小北京(有一对草塔父子竟是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原型)(4)

杨石毅军长

2010年,杨石毅军长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不幸逝世,享年85岁。当年的战斗英雄杨少华也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

其实在诸暨,像这样继承父业、卫国戍边的军人家庭还有许多,充分体现了诸暨人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

来源|“ 草塔是我家”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