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王李倓唐玄宗(死后被追谥为皇帝)(1)

最是无情帝王家,皇位的争夺从来都是充满着血腥的,当你踏上皇位争夺战的道路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了回头路。

有的时候,就算皇子本人不想争,因为太过出色,也会让帝王忌惮,最后“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唐肃宗的第三个儿子建宁王李倓,就是“锅从天上来”的典型代表,死后他被追谥为皇帝,而他当年为何枉死呢?

建宁王李倓唐玄宗(死后被追谥为皇帝)(2)

狠心的唐肃宗

李倓是唐肃宗的第三个儿子,初封建宁王。这位可以说是能文能武,能力非常出众。可惜的是,他并不是太子的人选,太子的人选是他的兄长,当时被封为广平王的李豫。

李倓的出色,没能让唐肃宗感到欣慰,反而让他起了极强的戒心,唐朝的皇位传承并不顺利,经常发生流血事件,唐太宗李世民,唐中宗李显,唐玄宗李隆基,他们的上位都和政变有关。

唐肃宗在灵武继位的时候,也没有管他父亲。这样的背景导致唐肃宗并不喜欢不是继承人又特别出色的皇子。

李倓第一次显露自己的才能是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安史之乱时,唐肃宗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要不要跟他的父亲一起,最后,是李倓力劝自己的父亲不要和唐玄宗一起,留下来收复失地。

建宁王李倓唐玄宗(死后被追谥为皇帝)(3)

最后,唐肃宗在灵武继位。可以说,唐肃宗能够顺利继位,李倓是有很大的功劳的。

可唐肃宗不想换继承人。这样一来,李倓就成了一个威胁,唐肃宗担心跟着李倓的那群军官和李倓一起造反,于是他试探大臣,说要让李倓做天下兵马大元帅,大臣们都不同意,李倓自己也不想当,唐肃宗这才稍稍放心。

可李倓这个时候做了一件蠢事,他同时得罪了两个人,一个是唐肃宗的皇后—张皇后,还有一个是著名的太监李辅国。他想让唐肃宗杀了他们。唐肃宗当时就发火了。

我的人你也敢乱动,这家伙心思不纯啊。正好张皇后自己也有一个儿子,她天天在唐肃宗跟前讲李倓的坏话,唐肃宗越来越觉得李倓是一个祸患,就把李倓赐死了。

建宁王李倓唐玄宗(死后被追谥为皇帝)(4)

悲哀的李倓

其实,李倓和他的兄长,李豫的关系是非常不错的。唐肃宗之所以要杀李倓,是为了李豫清除障碍,也是为了自己的权柄考虑。李倓太耀眼了,功高震主不仅对大臣适用,对皇子也适用。

李倓对张皇后和李辅国的敌意,主要在于这两个人天天在唐肃宗跟前说些有的没的,觉得他们很烦人,而且张皇后自己有儿子,李倓就只能是她的敌人。

建宁王李倓唐玄宗(死后被追谥为皇帝)(5)

李倓的失败

唐肃宗在处理李倓这件事上,非常决绝。在唐肃宗看来,李倓是一个威胁政权稳定的不稳定因素。在安史之乱之后,唐肃宗架空了自己的父亲,他害怕建宁王李倓利用军事手段登上皇位以后,自己也会过唐玄宗这样的生活。

就这样,长于武艺,短于政治的李倓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皇帝给赐死了。

唐代宗即位以后,对李倓的死表现出了痛惜,他先是追赠李倓为齐王,紧跟着又说李倓在安史之乱的时候有大功,直接把李倓追封为承天皇帝。

对于代宗来说,他和这个弟弟关系确实不错。李豫甚至说出了如果李倓还活着,就让他做皇太弟这样的话,当然这话听听就好了,肯定不能当真。对死人不妨大方一点。

建宁王李倓唐玄宗(死后被追谥为皇帝)(6)

李倓其实和李豫关系不错,可自古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就是很微妙的,太子没有才华,君王会担心他不堪托付江山,太子太有才华,君王会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李倓虽然不是太子可在众人心中他的地位和太子差不多。

不得不说李倓只想着和自己的兄长搞好关系,却忘记了自己的父亲。唐肃宗把李倓的死,怪在了张皇后的头上,可这其实是他自己的主意。只不过他也知道李倓是个好人,还是自己的亲儿子,害怕直接说出来会被别人骂而已。

李倓的失败,类似于“我知道你是个好人,可你必须死”。这是一种无奈,李倓在提建议的时候,不小心戳到了自己父亲的权威,对于皇帝来说,皇权的无上权威是绝对不容挑衅的,一旦有人触碰了这个底线,那么不管你是谁,最终都只有死亡一个下场。

建宁王李倓唐玄宗(死后被追谥为皇帝)(7)

唐代宗也不喜欢张皇后,因为张皇后有儿子,对于任何可能继承皇位的人来说,他们都是天然的敌人唐代宗甚至和当时的宰相商议要不要发动政变,直接杀死张皇后。

可是这个可怕的想法被宰相制止了张皇后再怎么样也是皇帝的皇后,也是代宗名义上的长辈,在代宗没有登上那个地方位置之前,只能对她顺从,不能够对她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否则你的父亲就会对你有不好的想法。

你的弟弟已经死了,难道你要把自己也赔进去,正是这样的说法,最终睡说服了唐代宗李豫,他忍了一段时间。

有的时候,皇子与皇帝之间,虽然是父子,可君臣是永远排在父子前面的。唐朝的皇帝,没有多少父子之情。

建宁王李倓唐玄宗(死后被追谥为皇帝)(8)

唐玄宗一天杀了三个儿子。武则天的四个儿子都被杀死或者被贬黜过。唐太宗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把自己的侄子都杀完了,唐玄宗登位的时候杀死了自己的姑姑。

韦皇后杀死了自己的丈夫,每一次皇权的交接似乎都伴随着血雨腥风。尽管唐肃宗一开始的目的是避免这种内讧,可不要说李倓和李豫的关系非常不错,即使他们俩的关系真的不好,那也不应该随便安一个罪名就把对方给杀了。毕竟,那可是你儿子。

建宁王给人的感觉,有点像琅琊榜里的祁王,在立靖王为储君的时候,梁帝也明确说了那不是我最优秀的儿子。最优秀的儿子早已经死在了他无休无止地猜忌当中。

更为悲伤的是这两个人其实都不后悔唐肃宗虽然在杀了李倓以后感觉这件事情是不是做得有点鲁莽了,但是后来仔细想一想,他还是觉得这件事情必须要做。

建宁王李倓唐玄宗(死后被追谥为皇帝)(9)

可是,从李倓的角度来说,自己的父亲做这件事完全就没有道理。李倓之所以看不惯张皇后和李辅国,是因为在李倓的认知里,这两个人就是坏人,是可能威胁到社稷江山的人。

李倓唯一的缺点,可能在于他太急于处理这两个人了。所以在唐肃宗不同意你谈的建议的时候李倓用了一个非常忌讳的词语,他要清君侧。

在李倓看来,他只是要杀张皇后和李辅国两个人而已,根本不想对自己的父亲动手。可在唐肃宗看来你都能清君侧了,那下一步肯定就是要造反了,甚至清君侧在唐肃宗看来本身就是造反的一种比较委婉的说法。

李倓本人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可他表现得太过优秀这种优秀和不知收敛,最终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对于帝王来说,杀死李倓可能是有原因的。

建宁王李倓唐玄宗(死后被追谥为皇帝)(10)

可对于李倓本人来说,他绝对是冤枉的,他觉得自己一心一意为这个国家,最后却不得不面对被亲生父亲刺死的下场。他应该是非常伤心的。

好在,他的兄长即位后给了他应有的名誉,甚至破格追封他为皇帝这也算是一种安慰吧,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懂自己的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