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髅若岭,骸骨如林人头发躧成毡片,人皮肉烂作泥尘人筋缠在树上,干焦幌亮如银真个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难闻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西游记中金翅大鹏在哪出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中金翅大鹏在哪出现(西游记最讽刺的情节)

西游记中金翅大鹏在哪出现

骷髅若岭,骸骨如林。人头发躧成毡片,人皮肉烂作泥尘。人筋缠在树上,干焦幌亮如银。真个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难闻。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

《西游记》中,八百里狮驼岭可谓是噩梦一般的存在,青狮精、白象精、金翅大鹏三个妖精占据了狮驼岭,将方圆八百里吃的一个人不剩,漫山遍野尽是妖精,聚集起四万八千妖的巨大妖圈;

金翅大鹏更是占据了狮驼城,将城中君臣、百姓悉数吃尽,将狮驼城打造成自己的“妖城”,千尺大蟒围城走,万丈长蛇占路程,真乃是:先年原是天朝国,如今翻作虎狼城!无怪乎孙悟空用火眼金睛远远看到狮驼城的景象,一时间惊得挣挫不起。

狮驼岭离灵山不远,如来佛祖又有洞察过去未来之慧眼,他不可能不知道此三妖在此作怪。第77回,孙悟空着实斗不过狮驼岭三妖,意欲回花果山重新称王,于是前来西天灵山,请如来摘去紧箍咒,可如来听完孙悟空的描述,直接笑了:那三个妖精我知道!

于是乎,如来派出文殊、普贤二位菩萨,收伏了青狮、白象,如来亲自出手收伏了自己娘舅金翅大鹏,帮助唐僧师徒度过这次劫难。

既然如此,如来为何不早点收伏这几个妖精呢?难道当真是“灯下黑”,民间戏言:越接近西天灵山,妖精就越凶猛。如果狮驼岭三怪是偶然,那小雷音寺之黄眉老怪如何解释?女儿国之蝎子精又如何解释?再有,通天河之吃童男童女的灵感大王金鱼精?分析至此,我们不得不重提《西游记》的现实讽刺意味。

《西游记》第8回,如来佛祖曾经评价过四大部洲的现状,且看原文:

如来讲罢,对众言曰:“我见四大部洲,众生善恶者,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敬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贱;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有那南瞻部洲者,贪淫乐货,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第8回

若真像如来所言,为何纵观《西游记》全书,为何越接近灵山,妖精就越凶猛呢?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妖精都是天庭、灵山的产物?

倒是被如来称为“是非恶海”的大唐,却一片歌舞升平,鲜有妖精出没,甚至唐朝臣子魏征曾于梦中斩杀泾河龙王。

由此可见,在大唐,人是大写的人,百姓在这样和平的环境下生存,不需要烧香拜佛,恳求保佑,可这样的话,那些仙、佛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越到西天,路上妖精越多,百姓生活越困苦。

因为只有处在“苦难折磨”之中,百姓才会祈祷,祈祷能风调雨顺、祈祷能吃饱穿暖、祈祷能安居乐业、祈祷消灭妖精——只有这样,神、佛才有了存在的意义。

如来为何明知青狮、白象、大鹏占据狮驼岭、狮驼城,任意吃人,吃得八百里渺无人烟,却视若无睹呢?因为只有妖精横行,百姓苦不堪言,自己又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才会建庙烧香,祈求佛祖保佑,这不就有香火了嘛。

更为讽刺的是如来对金翅大鹏的态度,明明大鹏吃了一城百姓,堪称恶贯满盈,可如来降服他时,两人的对话着实令人心寒:

乃是一个大鹏金翅鹊,即开口对佛应声叫道:“如来,你怎么使大法力困住我也?”如来道:“你在此处多生业障,跟我去,有进益之功。”妖精道:“你那里持斋把素,极贫极苦;我这里吃人肉,受用无穷。你若饿坏了我,你有罪愆。”如来道:“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那大鹏欲脱难脱,要走怎走?是以没奈何只得皈依。——第77回

即便金翅大鹏被打回原形,仍在和如来佛祖讨价还价,如来也在继续袒护这个“娘舅”。明明是个吃人恶魔,如来佛祖居然还苦口婆心劝诫:你跟我走吧,我保你有进益之功!

大鹏称自己要吃人肉,不爱吃斋,如来又继续袒护:我管理四大部洲呢,我给你挑选吃人的货源,这样总好了吧。即便这样,金翅大鹏还是“没奈何只得皈依”。

这段对话,真真是《西游记》最讽刺的一段对话,将《西游记》与古代社会相对照,如来不就是皇帝,金翅大鹏不就是皇亲国戚,皇家的亲戚仗着威势残害一方百姓,被孙悟空实名揭发,皇帝只好将这个亲戚召唤回来,另给他安排个去处。

可金翅大鹏当真能保证皈依吗?但凡找到一个机会,能重新为祸人间,他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吗?到时候又得麻烦佛祖再来“皈依”一番。

唉,多么写实的《西游记》。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西游记》李卓吾批评本10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