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8 月 30 日,中国电子游戏史上难以磨灭的一天,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怎么让青少年们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怎么让青少年们正确对待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的问题不是成瘾)

怎么让青少年们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2021 年 8 月 30 日,中国电子游戏史上难以磨灭的一天。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此通知指出,以后会强制规定网络游戏企业仅可以在公休日和其前一天的晚上 8 点至 9 点为未成年人提供 1 小时的服务。本规定从次日开始实行。

此规定彻底宣判了未成年人游戏市场的死刑。

毫无预兆,毫无解释。以国家背景颁布世上最严的未成年人禁令。网络游戏到底做错了什么?

建国以来让未成年人沉迷的事务数不胜数:戏曲、电影、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流行歌曲、电视剧、网络论坛、偶像团体、虚拟偶像团体、网络小说、流媒体以及众矢之的的网络游戏。

为什么只有网络游戏遭到了几乎彻底封杀的待遇?

因为网络游戏有其他多媒体媒介没有的重要特性:互动性和成就机制。

而网络游戏的互动性配合其游戏内的机制,会导致人的奖励机制麻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人脑的奖励机制会成为大部分情况下驱使未成年人努力的内生动力。

这个机制不难理解,人脑在人满足一个比较艰巨或是复杂的任务时,会产生让人愉悦的内啡肽,这给了人常说的「成就感」,驱使我们为了更多的成就感继续努力下去。

这本来是为了让人类努力为生活资料而努力工作的机制,现在却成为了网络游戏主要的快感来源。当玩家完成游戏内配给的任务,关卡的时候,内啡肽会带给玩家成就感。

而游戏内和游戏时长、游戏内容捆绑的任务系统和奖励机制,会让人体内的内啡肽无节制的分泌,不断给人以虚假的,对现实生活毫无帮助的成就感,从而摧毁整个奖励机制。

这就是网络游戏在未成年人的生活中遭到封杀的本质原因。

对于大部分有条件有时间玩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来说,生活问题不是一个需要操劳的问题,而必须的基础的尊重,以及日常的花销也可以由父母代为解决。

对孩子们来讲,父母和社会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努力学习。

而对于生活富足,没有生存危机的孩子们来讲,驱使他们学习的唯一动力就是学习新知识和考试分数所带来的成就感。

当对于孩子来说,来自网络游戏的,几乎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便可以获得的成就感,填补了这一部分的空缺时。孩子们自然也就失去了努力学习的内生动力。

因此,在现实世界的学习中,丧失成就感的孩子们,会选择去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弥补自己缺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而成年人不会陷入这个怪圈,因为成年人有工作,有生存的问题摆在眼前,成就感不是成年人努力工作的唯一内生动力。

而大部分网络游戏必定是耗时间的,大部分网游每天都有日常任务,每周还有周常任务,一些任务还不是每天都开放的,周一有周一的副本要打,周二有周二的资源要刷,每月月底还有月度大 BOSS 要打。

在这些永无止境的任务带给玩家满足感、成就感的同时,网络游戏时间也会挤占原本的学习时间,孩子们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因此,孩子们会在网络游戏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就这样陷入了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使人脑的奖励机制紊乱且麻痹,才是网络游戏最本质的问题。而让家长头疼的网络游戏成瘾,和成绩下降一样,只是这个问题带来的必然结果之一而已。

可惜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套贩卖成就感的系统,依旧会成为网络游戏的主流模式。

可你要是看了这些,觉得网游再怎么可恶。我说的这一切,也只是基于孩子只能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这一前提。

如果孩子的世界不再是黑白两色,再绚丽的花朵也未必能将他们的心神勾走,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