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巴西队的足球教练路易斯·菲利佩·斯科拉里,他十分崇拜中国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执教方式独树一帜。

他不仅自己善于运用《孙子兵法》研究足球战略,要求球员注重整体、力求攻守平衡,而且要求巴西足球队员人人学习《孙子兵法,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地把《孙子兵法》巧妙地融入战术之中。

可见《孙子兵法》越来越重要了!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到底有多经典(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1)

《孙子兵法》为春秋末年吴国的伟大军事专家孙武所著,虽然只有五千余言,但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涉及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和地理等方面,堪称古代兵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

有“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的说法,

中国有句名言:“用兵如孙子,策略三十六。”

表明人们通常所言“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有着密切关系。

但《三十六计》是一本与《孙子兵法》既有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兵书。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到底有多经典(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2)

1《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用兵如孙子,《孙子兵法》更加有战略性和关照全局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军事名言,不仅揭示了战争指导者对彼己情况的了解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指明了在了解彼己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双方行动的规律。

并按照这些规律,去确定自己的作战行动,以战胜敌人。

在这个基础之上,才是兵者诡道,兵不厌诈。

《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

《三十六计》就是从这句话生发出来的,因而它对“诡道”两个字揣摩得很深入,这是“三十六计”能为高层次人士接纳的原因之一。

同时“三十六计”谋略的来源,又多来自古人的实战事例,计名又多用典故。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到底有多经典(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3)

因此,当我们打开“三十六计”时,就可以窥得古代军事家,在千变万化的战争舞台,导演的一出出雄壮的历史话剧。

或出神入化,神机妙算。

或羽扇纶巾、神情自若。

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胸中有谋,自是雄兵百万。

一幅幅历史场景浓缩、升华为“三十六计”精彩的篇章。

孙膑轮椅设计,围魏救赵,当属千古绝妙之笔,成为三十六计中第二计的源头。

檀道济于北魏重兵之中,临危不乱,偷梁换柱,投军宋武帝刘裕麾下,身经百战,在军事指挥上颇有谋略。

他曾采用“唱筹量沙”和“白服乘舆”的计谋,率军队突破北魏重兵的围困,完师而归,此即“走为上”之策。

但此处三十六策仅指计策之多,而非确指,如七十二行代指各行各业一样。

现在看到的三十六计,乃后来好事者予以附会,凑为三十六实数。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到底有多经典(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4)

从三十六计的计名,所用成语来看,最晚形成的,也在宋代以前。

由此可以推知,宋代以前尚未形成如今三十六计的模样,但在宋代以前三十六计的一些内容已经在流传。

后经过有心人整理补充。

可见三十六计成书较晚。

司马迂《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阊日: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见《孙子兵法》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

后来,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计》的说法。

《孙子兵法》实为中华千古奇书,自问世以来历来被奉为兵家宝典。

时至今日,更是成为商界必备实战手册。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共有6000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到底有多经典(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5)

《孙子兵法》被誉为“古代第一兵书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2《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三十六计也称为《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时期

耳熟能详的三十六计: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到底有多经典(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6)

事实上,不管是战场,还是商场,三十六计里面都是这些诡计,不了解不行。

但是,像这些计名,一听就是很恶劣的,像瞒天过海、借刀杀人、顺手牵羊、树上开花、混水摸鱼、趁火打劫等,的确比较阴损,下三滥,与《孙子兵法》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学《孙子兵法》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们能做到关照全局。

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

《三十六计》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三十六计》非一时一人所作。

可见,不能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混为一谈,《三十六计》是一本讲求极端诡谲之术的著作,由于它通俗易懂,传布很广。

也由于它过分诡谲,遭到非难,遭到批评,一般批评其书,都是从它手段卑劣加以分析的。

应该说,这些批评无疑是正确的,是必要的,但不是它的要害所在。

三十六计最大的缺陷是没有战略思维,只是注重灵活性。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到底有多经典(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7)

但是,孙子兵法主张,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这是全书的纲领,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所在。

说白了,三十六计没有总体的战略规划,仅仅是针对战场情况做一些对策,没有预见性和前瞻性。

总而言之,《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名著,它是我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所著。

他从齐国出奔到南方的吴国,经吴王重臣伍子胥的推荐,吴王阖闾知他善于用兵,便重用为将。

他同伍子胥辅助吴王经国治军,对于吴国的崛起,起过重要作用。

当然,孙子也主张,兵以诈立,这是在战场上以欺骗手段造成敌人的错觉,以便战胜敌人和削弱敌人。

孙子看重形势。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到底有多经典(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8)

《军形篇》阐述决定战争胜负的“形”。‘形”是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该篇论述依据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强弱而决定攻守的战略思想,解析“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作战原则。

《兵势篇》阐述决定战争胜负的“势”。“势”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与此同时,强调战争对于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极端重要性,提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经典军事理论。

三十六计看重策略

三十六有具体的计策,注重细节和步骤,多少有一点雕虫小技的意味,没有太多的战略考虑。但是比较实用,比较通俗易懂,所以被经常模仿和运用。


一起聊一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欢迎关注!作者|龚柳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