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怎么安排(物理课堂枯燥乏味)(1)

专栏介绍:教师之声是学科网专门开设的,教师经验投稿分享平台。有经验别藏着,学科网百万级别新媒体加持,教师之声期待您的分享!(2022高考作文范文征集开启,具体见文末)

温馨提示:全文共3260个字 阅读需约9分钟

投稿文章为老师原创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对于一些积极好学的学生还好,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一天上那么多节课,难免会产生疲惫感,导致课堂参与度低,打瞌睡等消极听课的状态频发,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在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和教师的精力,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力求多元化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有效的师生互动。本研究采用个案分析法,以所带班级为试点,将试题情境化、创新实验常态化、学科融合多元化、周末作业生活化融入平时的教学中,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同行的好评。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核心素养;情境化教学;创新实验;学科融合;实践作业

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以讲授为主,讲台上教师挥斥方遒,讲台下学生或走神瞌睡,或小动作不断。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提高。

尽管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大多数教师还是放心不下,总觉得只要有一个知识点不亲自讲出来就不放心。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仅仅体现在偶尔在讲台上展讲几道题目而已,新课改也往往流于形式。

个人认为,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方式就不能太单一,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寓教于乐才是最好的教育手段。结合本人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个人对多元化教学的探究:

试题情境化

传统的习题教学太注重模型化,常见的小车、斜面、木板、滑块、小球等模型几乎覆盖了我们高中的大部分习题。很多教师也对各种模型的总结乐此不疲,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学生看见这些模型非但无法产生共鸣,只会感觉很无聊,也很难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反过来,如果我们将这些常见的模型赋予一定的情境,题目立马变得鲜活起来,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物理模型,而是一个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经典应用,精彩有趣的情境化习题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示例

1.1新题型:魔力飞转发光陀螺玩具因其新奇的创意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室外开阔地,让陀螺转动,并且达到一定的速度,陀螺会自己发出七彩炫光。其内部电路俯视图可简化如图甲所示,当陀螺静止时,弹簧处于原长,触点A、B断开,二极管不发光。陀螺绕竖直轴转动时,图乙O点为转动轴上一点,轻质弹簧便会伸长,转速增大直至一定值n0才使小球A与金属片B接触,电路被接通,发光二极管便发出亮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物理课堂怎么安排(物理课堂枯燥乏味)(2)

A.其他条件不变,若弹簧的劲度系数变小,则转速n0小一些也可能使二极管发光

B.其他条件不变,若小球A的质量变大,则转速n0要大一些才能使二极管发光

C.其他条件不变,若小球A的质量变小,则转速n0要大一些才能使二极管发光

D.只要陀螺有转动,小球就会做离心运动,则二极管一定就会发光

1.2旧题型: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放着A 、B 、 C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2m 、m 、m,离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 、R 、2R,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转台旋转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理课堂怎么安排(物理课堂枯燥乏味)(3)

A.若三个物体均未滑动,则B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若三个物体均未滑动,则B物体受的摩擦力最大

C.若转速增加,则C物体最先滑动

D.若转速增加,则A物体比B物体先滑动

通过两道习题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习题的情境化,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做题了解了儿时玩具发光陀螺的原理,并且对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寓教于乐,给学生做喜欢做的题,让学生乐在其中。

而只要我们多寻找这样的新题,或者将生活中有趣的应用与平时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去探究,只要用心找,基本每一个重要的物理模型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鲜活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3D打印机和塔吊的原理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射箭与平抛运动的规律,愤怒的小鸟游戏与斜抛运动,自行车和修正带的原理与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等等,都可以是一道道经典的情境化习题。

创新实验常态化

传统的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的必考实验,教师几乎不会给学生做任何额外的实验,甚至有些教师连课本上的实验都不带学生去做,只是简单的讲一下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等,就让学生去做题。

如果我们不仅带着学生做课本要求实验,还经常带着学生做没有见过的实验,不仅自己自制教具,还带领学生自制学具。学生通过自制教具的演示,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通过自制学具,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有了极大地成就感,课堂也往往因这些教学具的加入而精彩纷呈。

示例

物理课堂怎么安排(物理课堂枯燥乏味)(4)

物理课堂怎么安排(物理课堂枯燥乏味)(5)

物理课堂怎么安排(物理课堂枯燥乏味)(6)

通过自制教学具的课堂展示,不仅有助于某些物理难点问题的突破,并且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

学科融合多样化

传统教学中,各学科之间联系很少。随着STEM教育的兴起,学科融合也慢慢走入大家的视线。其实很多学科都离不开物理,比如学生们最爱的体育课:

我经常跟着学生去上体育课,走进学生中间,跟学生们聊背越式跳高与重心的关系;陪学生打篮球,一起探究抛体运动的规律;带着学生一起在操场做同轴转动的游戏,体验圆周运动的规律,学生们这才知道原来体育课上蕴含着这么多的物理知识。

业余时间我还创建了学校的创客机器人社团,上面很多教学具都是在创客机器人实验室利用激光切割机和3D打印机做出来的,这些都是学生们特别喜欢的,希望将来可以带着学生们进一步发展下去。

将物理课堂延伸到学生更有兴趣的体育课、机器人课上,投其所好,让学生爱上物理。学科融合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将来我还会带着学生们用3D打印机制作化学模型,指导学生们做地理教具等等。

物理课堂怎么安排(物理课堂枯燥乏味)(7)

周末作业生活化

传统的周末作业往往以做题为主,一般是做复习题和错题,但是学生上了一星期课后,星期天急于想要放松一下,因此对于做题的兴趣并不会很大,往往以应付差事为主。如果我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是习题,而是与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或者观看一期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视频,效果就会大大不同:

比如在高一的时候,我给学生布置了回家利用手机app物理工坊探究生活中的超重与失重,观看视频挑战不可能之卡车拉书感受摩擦力,布置了回家做一碗刀削面来体验抛体运动,利用圆周运动所学知识制作儿童游乐场各种模型;

高二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了测量废旧电池的电容、电压和内阻的家庭实验,利用废旧手机屏幕制作简易示波器,观看视频挑战不可能之狮吼功震碎玻璃杯感受共振,利用手机振动马达自制骨传导音箱体会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自制电磁炮体会安培力等各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实践性作业。

同时还设置了开学的优秀案例展示活动,极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在参与和制作的过程中,会主动的上网查阅资料,学习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综上所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激活课堂,寓教于乐,优化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李楠.张静.汤祖军.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现状分析及启示[J].物理教师.2021.42(11),63-66.

吕扬.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N]. 陕西日报. 2021-07-23 (007).

蒋秀娟.寓教于乐想做却不敢做[N].科技日报. 2011-01-20 (003).

专栏介绍 投稿通道开启

物理课堂怎么安排(物理课堂枯燥乏味)(8)

教师之声是学科网专门开设的教师经验投稿分享平台。有经验别藏着,学科网百万级别新媒体加持,教师之声期待您的分享!

投稿要求:最重要的是原创走心~关于教师成长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如教学经验分享、班主任经验分享、中高考备考、家校沟通、学生心理等等均可。

投稿方式:可在文末留言或者私信小编进行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