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当中的故事主要发生地点集中在荣宁两府内,由于先辈在君主处争得的荣耀荫蔽子孙,因此贾家在当地是名副其实的豪门世族。我们在书中所见,贾府吃穿用度无一不是精致至极,而府中公子小姐,也都言行端庄、博古通今。

87版红楼梦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三次进贾府)(1)

所以刘姥姥这个角色的出现,一开始显得与贾府太过格格不入。我们沉迷在贵族生活的风范里,习惯了他们衣衫华贵、文采斐然,刘姥姥的出场,好似将我们从贾府的绮丽梦境中唤醒,发现世上如她一般的人才是常态。

刘姥姥一共进了三次荣国府,每一次来的目的都不尽相同,得到的待遇也有所差别,而这三次故事,近乎贯穿了整个贾府的兴衰始末。

一进贾府:雕梁画栋,飞阁流丹

故事起源于一个寒冷的冬天,临近春节,刘姥姥家中却连过年的钱粮都没有。无计可施下,刘姥姥想起女婿的祖上还光耀时,曾与当地贵族贾家连过宗,虽然因后来家道中落,已经许久不曾来往过,但或许可以请求人家照拂一二。

87版红楼梦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三次进贾府)(2)

可是晚辈却碍于面子,不肯前去,最终是已经年迈的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来到了贾府的大门口。他们在门口踌躇许久,想要通过旧相识周瑞夫妇,也就是贾家的一个二等仆从,来辗转求见管家的人。

可守门的几个下人大多态度傲慢,嘴脸可鄙,他们正眼都懒得瞧这个打扮寒酸的老妪,还戏耍着不肯告诉她周瑞一家的住处。刘姥姥经过几轮波折后才成功地与周瑞家会面,开始以一个贫苦农民的眼光来打量这里。

曹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直接描写贾家有多么富贵奢华,而是通过一个外人的所见所感来侧面展开读者的想象。刘姥姥身份低微,即使门口几个仆从只是贾府的三等奴才,她都得恭敬讨好。

87版红楼梦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三次进贾府)(3)

而她见到了引路人周瑞家的时,就认定其是不凡的人物了,等看见王熙凤的心腹丫鬟平儿时,甚至已经直接将她当作了管家凤姐。因为平儿长相秀美,浑身绫罗,发间戴着金银。也是通过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贾家的豪奢才略微显露一二。

等刘姥姥好不容易见到“真佛”凤姐时,既惊叹于凤姐的美貌年轻,又在她的气势下紧张得手脚都不知如何摆放。而凤姐虽然嘴上说得很客气,内心里对这个乡下来“打秋风”的村妇依旧存了几分鄙夷,不过想着敷衍了事。

在请教过王夫人知道了刘姥姥家的来历后,凤姐裁夺着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看到银子喜不自胜,千恩万谢地收下了。而实际上这点银子,连周瑞家的都没放在眼里。公门侯府与平常百姓家之间的鸿沟,就这样暴露无遗。

87版红楼梦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三次进贾府)(4)

刘姥姥一进贾府的经历,是透过其感知来烘托贾府的权势之盛,从三等守门奴仆,二等陪房大娘到主子身边的心腹丫头,再到最后的王熙凤,刘姥姥的眼界不断被刷新着,而她从贾府中受到的恩惠也注定了与贾府的交集尚未结束。

二进贾府:众星环绕,百花争艳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在书中用了四章的篇幅来叙述,足以见其重要性,通过刘姥姥游玩大观园的主线剧情,几乎串联起了《红楼梦》当中所有主要的角色,各个人物的性格也在这几次宴会当中有了更进一步的刻画。

刘姥姥第二次登门拜访带来许多乡间的蔬果,是刚收获挑下来最好的一批,本意是答谢上次贾府伸以援手。正巧被贾母知晓此事,听说刘姥姥此人后,想见面与她多聊一聊。

87版红楼梦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三次进贾府)(5)

王熙凤等人看贾母有此兴致,立刻带刘姥姥洗漱打扮了一番,免得让她冲撞到贾母。在与贾母聊天时,宝玉等姐妹都在周围,侯门的公子小姐没有与刘姥姥这样的乡野人打过交道,只觉得无论刘姥姥说什么都新奇有趣。

刘姥姥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就在于此,她看得出这个大家族里所有人都要讨贾母的欢心,而贾母又慈悲心肠,故而编造许多新奇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果然一番交谈下来已经很得贾母心意,贾母索性留刘姥姥多住几天,恰逢时节正好,一同趁兴游玩大观园。这是全书第二次细致地描述大观园中多处景色,是一部分精彩纷呈的内容。

87版红楼梦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三次进贾府)(6)

首先曹公借用刘姥姥的眼睛详尽地描述了大观园中四处院落,分别是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探春居住的秋爽斋,薛宝钗居住的蘅芜苑以及妙玉暂居的栊翠庵,目的在于突出这四位主人的不同性格特征。

例如潇湘馆内种满了青翠的修竹,而少见桃杏一类的花树,黛玉的房屋里摆设精致典雅,书本垒满了架子,使刘姥姥误认为是哪个公子的书房。贾母看到黛玉糊窗的纱也是青色,觉得与窗外景色不匹配,故而特意命王熙凤找出一种极其珍稀的软烟罗替换。

刘姥姥很是不解,普通人家想寻一块好布料做衣服尚且不能,而贾府却用名贵纱罗糊窗,贫富的差距再一次横亘在他们中间。

87版红楼梦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三次进贾府)(7)

秋爽斋内几间抱厦没有隔断,墙上的对联画作等也都彰显了主人探春性格上面的阔达爽朗;而蘅芜苑中什么名贵摆设都没有,床褥用具也都十分朴素,以此表明宝钗的稳重,以及性格里偏冷清的一面。

至于栊翠庵,由于妙玉是带发修行之人,所以贾母等人意在来这里拜菩萨冲一冲罪过。妙玉收了大家喝茶用的杯盏后,命人扔掉刘姥姥用过的那一只,因为她是极其孤傲的世家小姐,看不起刘姥姥这样的粗鄙之人。

关于吃饭的描写,也是刘姥姥出丑博大家开心的主要片段,她知道凤姐等人取笑她的本意,更知道自己此来的作用就在于此,所以她用心地扮演好了这个角色,并不为此感到难堪,这正是刘姥姥有智慧的地方。

87版红楼梦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三次进贾府)(8)

三进贾府:富贵已去,大厦将倾

众所周知,曹公原著只留下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高鹗续书其实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大体的结局与曹公前面留下的线索还能吻合上一些。

通过原著的描写以及脂砚斋的评语可以推断,刘姥姥一定有第三次进贾府的时候,而她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救王熙凤唯一的女儿贾巧姐。

宝玉游览太虚幻境时曾看到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这两句说的就是因为王熙凤曾经接济过刘姥姥,所以机缘巧合之下,刘姥姥最后成为了救下贾巧姐的恩人。

87版红楼梦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三次进贾府)(9)

刘姥姥第二次离开大观园的时候,上至贾母,下到平儿等人都送了许多财物给刘姥姥,让她回家好好置办家业,不至于将来再去投靠亲友。由此其实能看出,刘姥姥后来起码已经脱离了贫困的阶层,过上了还不错的生活。

而在她解救巧姐的过程中,一定是几乎散尽了来之不易的所有家财,这一点87年版的《红楼梦》影视剧拍得是比较符合原意的,此时贾家大多数人都已经被下放牢狱,而巧姐则被人贩子拐卖到了青楼。

刘姥姥带着财物打点狱卒,进到牢狱中探望凤姐等人,凤姐将巧姐被自己的哥哥拐卖了的消息告知刘姥姥,希望她能帮忙寻找。此后已经非常年迈的刘姥姥不断奔波,最终在秦楼楚馆里找到了正在学唱戏的巧姐。

87版红楼梦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三次进贾府)(10)

赎人需要一大笔银钱,刘姥姥为了报答昔日贾府的恩德,变卖了所有的房产田地将巧姐接回了家中,至此刘姥姥在书中的功德才算圆满。而巧姐的最后结局,多半是嫁给了板儿,虽然已经回不到以前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相比母亲凤姐等人的下场,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刘姥姥第三次看见的,是从云端被拽下来狠狠摔在泥泞里的贾府,他们所有人都已不复昔日的雍容华贵,言笑晏晏。甚至于黛玉晴雯等人都已不在世上,而其余活着的人,须臾之间,身份就已经完成了从簪缨世族到阶下囚的转换。

结语

87版红楼梦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三次进贾府)(11)

通过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与前两次的强烈对比,更容易突出繁华散去后的衰败凄凉。虽然她的角色看似低微,但却很好地见证了贾府百年风光毁于一旦是何等感伤。曹公也藉此警醒世人,荣华是多么幻灭的存在,顷刻就能化为乌有。

同时曹公用刘姥姥这个底层人的身份,还能够将当时社会两个地位极端的群体强行拉扯到一起,因此碰撞出的看点和矛盾也引人深思。贫苦人家在贵族眼里只是用来取笑的存在,为的不过是给他们富贵闲暇的生活添一点新鲜乐趣。

可是迎春被亲生父亲拿去给别人抵债,巧姐被舅舅拐卖到青楼,只有这个粗拙穷困的乡下人刘姥姥,成为了贾家面临狂风骤雨时唯一一柄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