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武大唐小兵 唐说 12月4日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西南研究院


今天全程跟随川大学习,上午听取川大基地的业内专家讲座,下午参观川大校史馆及红馆,以武大郎的眼光来看,是有新内容的。


河南大学培训感悟(四川大学培训记事)(1)

川大基地王慧敏主任勾划了研究型干训基地的蓝图,呈现了川大人的探索与思考。行业研究乏力,理论成果不足,现实困境较多,这反映了高校干训基地的集体反思。课程分享的主要内容,在于高校干训基地不光要做好培训业务工作,还要向理论研究领域转变。这也是基于川大的实际情况。

第一,川大的底气。川大基地是13家高校基地中起始资源配置最好的,是各高校中领导层面最重视的一家。给予独立的二级机构身份,给人员编制,还给一栋楼做保障,北大、清华、浙大、武大、复旦,都没这受宠的待遇。站在最有利的起点,秉承最优质的资源,大胆想象、拓展实干,这是它的与生俱来的政策优势。川大敢于集中行业内人士共聚一堂话研究,这反映了对自身发展道路与制度文化的自信。只不过,成果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实践梳理、理论总结、流程设定、科技研发,都要靠行业资深从业者来参与,川大正处在聚拢人才、孕育人才的这条路上,爆发尚待时日。

河南大学培训感悟(四川大学培训记事)(2)

第二,川大的压力。既然受宠,就必须有所作为,所以川大才会有要做理论研究的呼唤和要求。双一流高校,没有科研仅有培训是无法在校内立足的,也无法在学校层面争取更大的资源,由长江学者牵头的干训基地,必然要走基于科研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所以,今天提到了干部教育学科建设。完整的表述是,《2018-2022干部培训规划》中提出建立干部教育学二级学科,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或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在公共管理学下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这不是西方公务员培训,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未来,除了中央党校,北大、武大、人大、浙大、川大、北师大角逐学科点的可能性都很大。无他,唯实力与动机耳。

第三,川大的潜力。继续教育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在模式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川大能另辟蹊径成立一个新机构,与继续教育学院并驾齐驱,证明其在高等教育改革领域的魄力和胆识。干部教育培训应遵循独立发展的道路,而不是以往继续教育或成人教育的翻版,这种眼光难能可贵。干部教育属于继续教育领域一个新的分支,有着独特的运行规律,需要正确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检验,川大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反观大多数高校,还都陷在继续教育的漩涡里轮回转动。

河南大学培训感悟(四川大学培训记事)(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站在武大西南院的角度来考虑,证明我们干部教育事业培训与科研并重的思路是正确的。实践先行、理论引领、科研固本,干部教育发展的三部曲,都已在掌握之中。要做就行业内的特色或唯一,也许明年上半年的成果,会在业内占有一定的位置。拭目以待,以期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