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的这二十年,在众多的电视剧中,《大宅门》可算是其中最经典的一部了。即使把时间再往回延长二十年,能与之媲美的也屈指可数。

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真人真事,与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完美结合,情节生动细致,人物有血有肉。家国情怀和儿女私情,被毫无痕迹的揉捏在一起,又如工笔画般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一部浓缩时代命运的家族奋斗史,完整而又清晰的呈现在世人面前,却又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空间,再加上凝结无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顶尖艺术家的演绎,都是《大宅门》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的原因。

大宅门的特点(大宅门成就经典)(1)

斯琴高娃在一期访谈节目中曾说道:《大宅门》就是当今社会活生生的《红楼梦》。

对这种说法当然无需做苛刻的评判。若论文学价值,自然无可比拟。但《大宅门》的故事讲述方式与《红楼梦》“草灰蛇线,浮延千里”的写作手法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草灰蛇线,浮延千里”是脂砚斋提到的《红楼梦》独特的写作手法,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伏笔的写法。

《大宅门》将伏笔的手法运用的十分巧妙,不漏痕迹,也使得漫长的情节前后呼应、环环相扣。

郭宝昌从十六岁就开始着手写作,经历无数风雨的雕刻,近半个世纪的打磨,《大宅门》几乎成为一部接近完美的作品。

之所以说接近完美,是因为在品读《大宅门》后,总会有一个疑问。

大宅门的特点(大宅门成就经典)(2)

《大宅门》对细节的刻画是接近极致的,方方面面无不交代的清清楚楚,尤其是人物关系和人物命运。

比如詹王爷的结局,就是在胡总管在和黄春交谈的过程中表明的。

比如王喜光第一出现,也是魏大夫同白萌堂的交谈中提到的。

虽然只是一嘴带过,但这种处理方式却十分高明,别具匠心,也使剧情毫不拖泥带水。

但最为重要的人物“二奶奶”白文氏,人物刻画的虽然极为成功,但却总觉得有些突兀之感。

通部作品白文氏的家族背景却毫无交代,对白文氏的娘家没有一字提及。

这是不是有些怪呢?

虽然白景琦是《大宅门》的头号主演,但“二奶奶”白文氏才是整部作品的“书胆”,奠定了整个剧目的气质、基调和走向。

大宅门的特点(大宅门成就经典)(3)

古代讲究门当户对,白家既是药界巨贾,也是京城医学大家,社会地位是很高的。长房长女白玉芬就嫁给了济南提督的儿子。济南提督相当于济南军区总司令,地位那是相当高的。

二奶奶没当家之前在白家就不低声下气,既是性格使然,娘家背景也是原因之一。而从之后她的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来看,见多识广,举止得当、颇具大家风范,小门小户出身是不可能。

虽然她对董大兴说不认字,但应该只是气话。她的出身,不像是书香门第,但即使不是达官贵胄,也应该是商界大亨。

大宅门的特点(大宅门成就经典)(4)

但书中对也算显贵的文家却是一字未提。难道是文家那边兄弟姐妹、姑姨叔舅,全都没有?爹娘双亲,都已死绝?

虽说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但也不代表着亲情断绝吧。

这是不正常的。

按照《大宅门》的写作手法,只需一笔便可以轻松做到。比如白文氏是远嫁,或者文家到外地做官或者经商等理由。

白文氏的形象非常光彩,但白文氏孤独的出身却显得非常突兀,且不近人情了。

《大宅门》情节复杂且紧凑,人物众多,能做到如此清晰明了,已殊为不易。或者是对剧情毫无帮助。但,多这一笔,似乎也不显得累赘。

不过,即便如此,也只是白璧微瑕,不影响《大宅门》成就传世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