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会议认为:“互联网不断拓展新边疆,已经对产业发展、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和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世界各国要共同维护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坚持科技伦理,打击网络不法行为,真正保护公平竞争和推动创新,合理界定数字产权,克服‘鲍莫尔病’和‘数字鸿沟’,实现包容性增长。”类似致辞,立意高远,高屋建瓴,需要关注和剖析的要点纷呈。今天,我们带你了解“数字鸿沟”及其方方面面。

数字鸿沟越来越大(普通人容易忽视的)(1)

什么叫数字鸿沟?

1990年,在数字鸿沟概念正式提出之前,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权利的转移》一书中就提出了“信息富人”(info-rich)、“信息穷人”(info-poor)、“信息沟壑”和“电子鸿沟”等概念,并指出“电子鸿沟”是“信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鸿沟”。

数字鸿沟越来越大(普通人容易忽视的)(2)

1995年,马克尔基金会前总裁里奥伊德·莫里赛特(Lioyd Morrisett)正式提出了数字鸿沟的概念。而后,美国国家通讯与信息管理局(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NTIA)发布了《在网络中落伍》的系列报告。系列报告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数字鸿沟的内涵,从而使“数字鸿沟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

数字鸿沟越来越大(普通人容易忽视的)(3)

数字鸿沟有哪些表现形式?

1、国别数字鸿沟。从全球来看,利用信息技术和知识创造价值的“新经济”仍然是一种“富国现象”。虽然数字技术在发展中国家迅速普及,但推广应用数字技术的差距依然存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数字鸿沟的另一端。尤其是在落后的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匮乏造成了移动宽带连接的价格高昂,最终限制了数字设备的普及。数字鸿沟体现在地理上、宏观上,首先是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距。

2、区域数字鸿沟。受到地理条件、教育水平、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国家内部的区域发展水平相差很大,而数字鸿沟会扩大区域间差距。在数字技术集中使用、高收入、高人口和高技能的地区,对数字技术的投资往往与工资和就业增长显着相关,因而,广泛部署的数字设备加剧了区域间收入不平等。

3、城乡数字鸿沟。伴随着信息化出现的城乡数字鸿沟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和一体化的重要变量。世界范围内城乡数字鸿沟普遍存在,尤其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由于“网民”通过上网获利的途径要比“非网民”多得多,因此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城市往往是数字红利的最大受益者。而受限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及农村居民普遍较低的数字素养,数字红利无法完全惠及农村。最终城乡数字鸿沟会在信息时代造成新的贫富分化和马太效应,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4、性别数字鸿沟。性别是数字鸿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女性往往面临家庭照料和养育幼儿等负担而被迫退出劳动力市场。且与男性相比,女性在网络技能方面较弱,由此数字技术可能会加大性别工资差异。另外,取决于地理和社会条件,女性在获得技术和数字金融服务方面遇到更高的障碍,因此女性无法充分参与数字经济。人们通常认为,随着数字技术在市场中的普及,性别差距会自行消失,但研究表明,全世界使用线上互联网的女性人口仍比男性少2亿多人。

5、代际数字鸿沟。代际数字鸿沟指老年人相较于年轻人在获取、使用新信息技术的机会与能力方面的劣势。代际数字鸿沟既是老年群体获取信息基础设施机会不足和数字素养水平较低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和转型导致的结果。第一,老年群体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经济因素导致老年群体在数字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第二,信息科技方面的亲友互助和社会支持的不足,造成老年人难以融入数字经济。第三,现代科技产品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老年人对现代科技产品的接受和使用。

数字鸿沟越来越大(普通人容易忽视的)(4)

数字鸿沟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数字鸿沟的主体微观化。数字鸿沟正从强调地理空间的差异转向强调微观个体的差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技术在地理空间层面数字设备可及性的差异必然逐渐缩小。但与之相反,微观个体层面的数字鸿沟正在逐渐放大。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数字技术会进一步强化高数字技能人群的人力资本,使得高技能劳动者更具生产力,并从数字技术冲击中获益。而不具备数字技能的低技术劳动力在例行任务自动化中会被逐渐被替代。另外,因为性别、年龄、种族、阶层等个体特征相关的不平等现象深深根植于我们的信息或知识社会的结构中,微观个体层面的数字鸿沟的扩大可能会导致它们长期持续下去。

2、数字鸿沟的类型复合化。数字鸿沟逐渐演变为一种复杂的多维现象。当缺乏一种数字资源的人也缺乏其他类型的数字资源时,就会出现“复合数字鸿沟”。出现“复合数字鸿沟”的原因主要是:当一种数字排斥导致另一种类型的排斥时,就会发生顺序数字剥夺。例如,当一个人缺乏互联网技能,他的互联网使用率就会偏低。再如,如果一个人的收入低到无法支付数字设备,缺乏参与数字经济活动的能力,就无法利用数字技术提高收入。

3、数字鸿沟的影响深刻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当多数人尚未掌握传统计算机技能时,智能化的技能即将或己经成为职业的基本要求。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组成的新知识体系,会进一步加剧“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之间在技能、知识、设施等的知识鸿沟,并且对供给端(即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带来根本性变化,也会对消费端(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颠覆性影响。“信息富人”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会有更多有利条件(例如:智能工厂、远程教室等)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因此,数字革命时代的数字鸿沟会对社会和个人造成更加深刻的影响。

数字鸿沟越来越大(普通人容易忽视的)(5)

技术的发展速度总是超前于社会变革的步伐,时代要求每一个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社会大众以及企业个人更快更好地适应、接受与改变。在数字化时代、智能化世界,不努力学习、掌握数字技术的人和国家将最可能是最大的“穷人”、“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