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懒

作者 石建太 笔名 津人


懒者,懈怠也。勤劳的中国人民自古认为懒不是啥好事,就是一个贬义,会被人指责。带懒字的歇后语、词语也就多了起来。如:“懒婆娘坐轿 -- 愿上不愿下”、“懒婆娘的针线筐 -- 乱七八糟”、“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懒驴懒马--屎尿多”、“懒猪”之类的。也有“懒人有懒福”的说法。更有懒人语录:“学会偷懒,并懒出境界!这才是懒的最高境界”之说。

懒者,惰也,不爱劳作,懒于思考,懒于运动。现代医学认为懒于运动有损健康,缩短寿命。懒得去想,会发痴呆。在学习工作中懒于思考,就容易出错,会事倍而功半。如果懒得做,出工不出力,将对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或损失,会被老板责骂、赔偿,或者炒鱿鱼、进监狱。如果是发生在医疗行业,那将是一场生命的较量,会给病人带来无法估量的痛苦。医生如果懒得看、懒得治,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不可想象。如果是管理者,懒得去说就会管理混乱。如果是医生,懒得去说那就无法与患者沟通,必会造成纠纷。如果懒得吃,那就更是无可救药。懒,没有什么好兆头,会被人深恶痛绝。无论是对自己、对别人,对人、对事都死百害而无一利。也有懒者,无人管之,或我行我素,责而不闻,多属于家事或个人行为,也会招来烦心。无论是懒得想、懒得说、懒得动、懒得做,在各行各业都是不可取的,也不符合中国人的“勤劳”牌子。就个人而言,生命在于运动,懒不合身体需要。就单位而言,勤能创造价值,勤者敬业,懒是不合行规制度。提起懒,不会有几个人叫好称赞。

然而,懒人有怪论,懒人有懒福。天上掉个大馅饼,瞎猫逮个死耗子。有时懒也会懒出个名堂。守株待兔,毕竟是一种偶然,懒于劳作注定要失败,懒福不会常有。

也有人举出名人的“懒”例,来说明懒的好处,那只是只看表面,不研究本质。有人说比尔盖茨小时候懒得读书,结果成世界巨富了。比尔盖茨如果在骨子里没有一种创造精神,不是勤于思考和研究,能有后来的软件程序吗?他的巨大成功在于勤奋创造,由烦杂无味到简单有趣,让人乐于接受,实用性更强,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是一种跨越式发展。是科学的思考,绝不是简单地懒,说他是懒,也是蕴藏了巨大能量的懒,是正能量,而不是懈怠,不是真懒。还有很多名人的“懒”例,都是看到复杂的工艺后,动脑思考,动手改进,最后发明出先进使用工具的。是用一种新劳作方法代替一种旧劳作方法。这些人如果懒于思考,懒于研究,懒于动手,能够研究出成果吗?他们的“懒”隐藏着勤奋,蕴藏着正能量,绝非简单地懒惰,必须分别对待之。

懒者,由心而起。要解决懒的问题,必先解决思想问题。请拔掉懒惰之根,让我们勤奋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因为懒成了作家(说懒作者石建太)(1)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