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1)

东南亚地形图

2019年8月30日是东南亚国家东帝汶举行公投20周年纪念日,20年前的1999年8月30日公投,为2002年东帝汶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身为中国人,因地缘关系,东南亚各国就算没都去过,也多少都听说过。然而,东帝汶这个国家,对多数人来说是一块陌生的地区,就算拿起放大镜,也得在亚洲太平洋地图上找上一阵子。毕竟它是亚洲最年轻的国家,2002 年才独立建国,总人口约130 万左右,主要领土在帝汶岛的东半部,位于澳大利亚和印尼之间,而在同一岛上左半边的西帝汶,虽种族、文化、宗教都与东帝汶相同,目前却仍属于印度尼西亚东努省管辖。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2)

帝汶岛的划分

正如同大多数新兴国家一样,东帝汶的独立之路也非常坎坷。它先后被葡萄牙、日本、印度尼西亚所统治,并发生过多起抵抗殖民的武装冲突,其中最为惨烈的几次便发生在印尼占领时期,包含1999 年公投独立后,亲印尼民兵和武装组织的暴动,一度让全国陷入无秩序状态,必须由联合国出面托管,维持东帝汶的政治与经济稳定。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3)

帝汶岛东部

从1999 至2002 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1246号决议,授权成立维和行动,除了确保并监督1999当年度的公投大选顺利进行之外,也在过渡期间,暂代政府职权,全面协助东帝汶建立现代化的政府制度和辅导行政人员。东帝汶一路以来争取自主建国的过程,可谓艰辛。

一起看看东帝汶这条艰苦的独立之路,他们建国后仍面临哪些挑战呢?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4)

东帝汶

东帝汶在哪里?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5)

东帝汶面积约1万5千平方公里,不过很独特的拥有一块在印尼境内的飞地

东帝汶,又称帝汶莱斯特,地处东南亚,位于印度尼西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国土面积不大,1491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帝汶岛东部,西部北海岸欧库西飞地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和东端的雅库岛。西部与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位于两洲(亚洲、大洋洲)、两洋(太平洋、印度洋)交汇处,战略地位重要,地缘政治意义突出。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6)

东帝汶在中部下方位置

地质上,帝汶岛介于印尼岛弧和澳大利亚板块之间,南边澳大利亚板块隐没于其下,与印尼岛弧碰撞挤压之后生成帝汶岛。海岸线长735公里。境内多山,沿海有平原和谷地,大部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气候。东帝汶具备丰富的天然资源,其檀香木尤其有名。

帝汶海位于帝汶岛与澳大利亚西北部之间,西面是浩瀚的印度洋,东接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南北宽约550公里,面积约61万平方公里,海中央有博拿巴海盆 ,海盆东北有一狭谷与帝汶海槽相连,平均海深约406米,最深处有3200米。帝汶海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重要的石油产区。这里也是印尼苏拉威西省望加锡人采集海参的传统地方。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7)

东帝汶

该国人口131.86万,其中78%为说德顿语的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人种,20%为印尼人,2%为华人。约91.4%人口信奉天主教,2.6%信奉基督教,1.7%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帝力,位于帝汶岛东北海岸,人口28.1万,占总人口的21.31%。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东帝汶80%以上的经济活动在此进行。

东帝汶曾为葡萄牙殖民地,其国名“Timor-Leste”中,Leste是葡语“东”的意思,而Timor来自印尼语的timur,也是“东”的意思。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8)

东帝汶人与国旗

国旗是凝聚一国人民向心力与民族团结的重要象征之一,因此国旗的更迭往往背后带有相当重要的政治内涵。不论是独立后所使用的国旗,或是殖民时代所使用的旗子,每面旗帜上的不同配色、样式、徽章等也都各有其不同的意涵,有些述说着国家的历史文化、有些则述说着对未来的期望。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9)

东帝汶国旗

东帝汶现行的国旗是1975年首次独立时便采用的国旗,在印尼占领时间被禁用。其中黄色三角形代表的是东帝汶被殖民的过去,黑色三角形代表要打破过去统治者所加诸的愚民政策,红色底代表的是争取国家独立的过程,星星则代表着引领国家未来的光明,而白色则代表和平。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10)

东帝汶国徽,上面有步枪,象征追求独立建国的努力。

殖民地时期,获得一定地方自主权,当地华人多为客家人

说起帝汶的历史,可以说曲折悠长。早在14世纪,华人和印度人就在这里进行贸易。16世纪前,帝汶岛曾先后由以苏门答腊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国和以爪哇为中心的满者伯夷王国统治。记载显示1511年,3个广东人来到东帝汶欧库西砍伐檀香木,他们成为有记载的东帝汶最早的华人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11)

东帝汶

大约在大航海时代由西方势力开始建立殖民政权。来自葡萄牙的商人与天主教传教士于1515年第一次登陆东帝汶,即被该地丰富的天然资源所吸引。1613年,葡萄牙殖民者随后占领东帝汶,并对该地居民广传天主教,大部分原先信仰泛灵论的居民因而皈依天主教,生活面貌也深受葡萄牙文化所影响。而同一时期的荷兰人也在稍后的1618年登岛并于西半部插旗,此后在西帝汶建立基地,排挤葡势力至东部地区,这可以视为帝汶岛分裂的开端。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12)

中国港湾工程公司开展东帝汶帝巴港工程

两个欧洲强权也在往后的百年间继续对东南亚、亚洲太平洋一带进行掠夺,其中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据点,而荷兰则是把今天印尼所属的17000多个岛屿都纳入势力范围。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13)

在东帝汶帝力东帝汶的渔船

在葡萄牙殖民时期,殖民政府对给于东帝汶各地一定的地方自主权,也不像统治印尼的荷兰殖民政府般,对当地各族人民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因此当地居民不曾强烈抵抗殖民政府。而东帝汶人民对葡萄牙的宽容,可从该国独立后将葡萄牙语列为除德顿语以外的另一个官方语言看出。这跟印尼在独立后大力废除荷兰语的法定地位,并于1957年充公荷兰人在印尼所拥有的企业,以及将大部分荷兰人驱逐出境的做法有着天渊之别。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14)

东帝汶村庄

东帝汶的华人多为客家人,祖先大多来自澳门及广东省。华人其实在葡萄牙人初次登陆东帝汶之前就已在当地从事檀香木贸易,并与当地原住民保持友好关系。在葡萄牙殖民时期,不少华人也从事咖啡豆销售和出口业,殖民政府更允许华人开办华校,让华族子弟有机会受华文教育。由于殖民政府不曾对当地居民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华人因而得以跟当地原住民自由来往,有者甚至跟原住民通婚,生下混血的下一代。事实上,东帝汶不曾发生严重的排华事件,因此该国华人的处境算是比许多东南亚国家来得好。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15)

与传统渔船在东帝汶帝力海滩沿岸

多国角力,艰苦的独立之路:二战后葡国重归,印尼出兵占领24年,建国了2次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16)

东帝汶人民上街争取独立。

在第二次大战时期,帝汶岛于1942年遭日军入侵,抗战期间数万人因此丧生,战后短暂受澳大利亚托管后,东帝汶主权又回到葡萄牙手上。1951年将东帝汶改为葡海外省。1960年,第1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1542号决议,宣布东帝汶岛及附属地为“非自治领土”,由葡萄牙管理。

此时全球也正兴起去殖民化浪潮,印尼于1945 年便宣布独立,西帝汶并未脱离荷属印度尼西亚一起独立并加入其中,但荷兰到1949 年才予以承认。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17)

1974年东帝汶人口约有65万人,仅在4年的印尼军事占领下,人口锐减至49万多人,人口减少23%。

直到1974年,葡萄牙因为国内局势变化发生军事政变,财政无力负担殖民地开支,由左派政府掌权后实施去殖民化运动,而放弃了对东帝汶的殖民统治,让东帝汶居民决定自己的前途,或者应该说,葡萄牙无暇顾及和管理远东殖民地。

由于这三个政党无法就东帝汶的前途达成协议,因此在1975年8月爆发内战。到了1975年11月28日从葡萄牙独立,建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然而,东帝汶的一举一动都被印尼和澳大利亚两个临近大国看在眼里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18)

印度尼西亚于1975年12月侵入东帝汶。

不过9天后,东帝汶内部的亲印尼派随即也在此条件下,勾结印尼政府出兵占领东帝汶,于1976年7月成立东帝汶省,成为印尼的第27个省份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19)

印尼入侵東帝汶事件簿。

印尼士兵在入侵东帝汶初期,大肆袭击当地居民的住所与商店,并掠夺他们的财物,无数居民因而流离失所。印尼士兵更肆意屠杀了许多当地原住民和华人。更令人发指的是,印尼军人任意逮捕被指跟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有关的女性,并对她们施以性暴力,导致约一半的受害者因奸成孕。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20)

在东帝汶,当时许多儿童(有些年仅6岁)被雇佣处理运送物资、携带弹药和从事丛林向导。

不少富裕的华人由于担心印尼政府会对华社实施强制同化政策,因此在印尼入侵东帝汶后纷纷逃离该国。大部分离开东帝汶的华人都选择前往离当地不远的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地展开新的生活。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21)

伊莎贝利尼亚·平托(Isabelina Pinto)(图中右二)的童年家庭照,几天之后她便被掳至印尼。

诚然,印尼虽说在二战后就独立,但到底它也是一个多民族组成,政治与经济实力都不算强大的国家,理论上内政尚且自顾不暇,更何况要发动武装突袭侵略他国。追根究底,这与当时的国际局势有关,包含一开始澳大利亚对于该议题的漠视,并在1985 年为了与印尼合作开发帝汶海域的石油资源,承认了印尼的统治权,但澳大利亚后来转变态度成为支持东帝汶独立的重要力量。

在印尼的统治下,东帝汶人不得使用葡萄牙语,也不被鼓励使用他们所熟悉的德顿语,地方政府也均由印尼军官掌控,因此,东帝汶人在自己的家园犹如寄人篱下。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在印尼统治时期不断展开武装斗争对抗印尼,许多天主教教士和修女也积极参与争取独立运动,东帝汶因而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局面。此外,不少印尼士兵更在当地犯下多宗侵犯人权的罪行,据悉,在印尼占领东帝汶的24年期间,被印尼士兵性侵的女性高达数万名,而犯下兽行的士兵却一直都逍遥法外,从未遭到制裁。

另外就是美国的默许,毕竟二战后整个东南亚、东亚便是美苏角力的战场之一,美国一直很担心共产势力在亚洲的影响,以及须避免帝汶岛成为“亚洲的古巴”等等,都让美国一直支持印尼对东帝汶的非法入侵。在福特政府(1974至1976年)和卡特政府(1976至1980年)期间,美国都持续增加对印尼的军事援助,其中很大部分的军备和武器用于东帝汶的“维稳行动”之中,例如1991 年首都帝力大屠杀事件,印尼军方使用美国提供的M-16 步枪,加上不少驻扎当地的印尼部队,也都受过美国的军事训练。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22)

家庭团聚的工作仍在进行,但策划人士称时间已所剩无几。

1975年往后的20多年间,东帝汶就这样被“蹂躏”了几十年,当地居民与印尼政府间发动多次流血冲突,死亡人数高达10─25万人之间。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23)

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支持者,2006年。

1991年11月,东帝汶首都帝力更爆发了严重的暴动。当时,东帝汶民众前往圣克鲁斯公墓悼念不久前被印尼士兵杀害的独立分子塞巴斯帝奥・葛梅斯。他们一边游行,一边挥舞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的旗帜,并高喊支持独立的口号。之后,印尼士兵与民众发生冲突,并开枪杀死了逾250名游行者。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24)

阿尔弗雷多-雷纳多(Alfredo Reinado)少校是东帝汶知名的“失去的少年”之一。

直到冷战结束,以及印尼强势总统苏哈托于1998年下台后,东帝汶的独立议题才又受到重视。国际关系的消长与局势的演变也有很大的关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印尼受创颇深,新任总统哈比比希望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的援助;加上美澳国内舆论加大了对人权、民主关注的压力,也使得西方势力转变立场。当然,这之间还有葡萄牙政府持续不懈地在国际外交场合游说。

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约翰·霍华德于1999年1月宣布支持东帝汶民族自决公投,美国总统克林顿也转而更积极介入东帝汶议题,促使印尼政府同意公投案。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25)

欧盟观选团进驻东帝汶每一个行政区,观察每次的选举造势活动。

1999年8月30日,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东帝汶举营公投,东帝汶终以78.5%的民意,宣布独立。但由于亲印尼的民兵发动暴乱和袭击,不得不在以澳大利亚军队为首的维和部队统治下进行托管。2001年8月30日,东帝汶举行了第一次大选,2002年4月,古斯芒当选东帝汶总统。在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正式独立,并于2002年9月成为联合国第191个成员国,脱离印尼成为亚洲最年轻的独立国家。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26)

檀香数和土著

檀香树与东帝汶的被殖民时代

对东帝汶而言,檀香树不只是一种珍贵的树种,更是“东帝汶认同”的一部分。它也是这个东南亚岛国的文化指标,因为国家的历史与它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也因此檀香树成为东帝汶的国树

澳洲国立大学人类学助理教授安德鲁・麦可威廉研究了帝汶岛的自然资源管理实践长达数十年。他说:“东帝汶的历史(至少过去的一千年)皆与珍贵的檀木制品的运输及贸易有关。”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27)

位在帝力的革命家尼古勞·洛巴托塑像。

檀香木在吸引外国商人与殖民者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2009年,曾是反抗印尼的少年英雄,也是当时的东帝汶总统的沙纳纳・古斯芒说道:“葡萄牙就是为了珍贵的檀香木所以侵略东帝汶。”

15世纪时,确实是檀香木诱使中国商人来到欧库西-安倍诺王国(现为东帝汶自治的特别行政区,是该国的外飞地)的海岸边,使得该国首度进入国际贸易之林。1436年,中国航海家费信(随郑和下西洋)于编年史《星槎胜览》关于东帝汶的叙述中写道,当地檀香木买卖盛行的港埠或商行共有12处,且每一处都在地方酋长的掌控之下。

将近一个世纪后,葡萄牙人循着檀木的香气远渡重洋,开启了对东帝汶超过400年的殖民。葡属东帝汶檀木远近驰名的茂盛程度,以及其吸引各国前来贸易甚至殖民的驱动力在安东尼奥・皮加费塔笔下更显历历在目。

1522年,皮加费塔搭着麦哲伦的“维多利亚号”抵达东帝汶。他记录到:

“爪哇人与马六甲人用来交易的所有檀木与蜡都是来自这个地方,我们也在此发现一艘来自吕宋岛、为了换得檀香木而来的戎克船。”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28)

东帝汶政府大楼2002

人民得以当家做主,建国后仍面临重重挑战

虽然是独立建国了,但挑战一点都不小于先前印尼占领的时期。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29)

夏納納・古斯茂

首先,东帝汶本身国内的各派政治势力,一直被视为稳定的威胁。由于独立后的东帝汶在经济上还是相当落后,再加上政治领袖之间不断出现派系斗争,因此该国曾经历一段政治局势还不算稳定的时期,例如,在2006年,当时的总理马里・阿尔卡蒂里开除了600名抗议服役条件恶劣的士兵,结果引发士兵对抗政府的骚乱。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30)

东帝汶的尼古劳·洛巴托总统国际机场。

对政府深感不满的士兵占领了首都的街道,使到该国再次陷入动荡之中。这场动乱夺走了至少30人的性命,也使大约15万人流离失所。为了避免局势继续失控,东帝汶政府接受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和葡萄牙派兵协助平息暴动。马里・阿尔卡蒂里总理最终被迫辞职。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31)

东帝汶孩子无时无刻都带着天真无邪的笑容。

再者,小国都共同会面临到的状况便是,极度容易受到大国的区域政策所影响,像是澳大利亚立场的转变:除了表面上对“人权”的重视之外,其实也不难看出跟印尼较劲的意图。毕竟,印尼是亚洲最大的穆斯林国家,而澳大利亚信奉基督教,去支持受葡萄牙影响而拥有相似信仰的东帝汶,确实能在拉帮结盟的外交场合上,增加“自己人”的声势。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32)

峇里岛伍拉·赖国际机场。

此外,东帝汶及其领海的天然资源,例如石油与天然气,以及长期发展的前景,随着局势在2005年后趋于稳定,也进一步吸引各方外资前来这块地区寻求投资机会。我国的一带一路政策,也把东帝汶视作重要的南海战略伙伴之一,从2013年开始,便不断在农渔业、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投注大量资源。

“东帝汶的发展,到底还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路。”

在东南亚的版图上,东帝汶与柬埔寨、老挝、缅甸同为低度发展国家,然而在经贸与社会发展方面,对于外援的仰赖,以及地缘政治冲突下求生存,东帝汶所面临的困境,显然又更严峻许多。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33)

帝力到包考间的马路整建工程。

从历史上来看,东帝汶的确是一个多灾多难、历经沧桑的国家。无论如何,总体来说,东帝汶独立以后的状况远比印尼统治时期好得多,至少当地人民得以当家作主,无需继续受到外人的压制。然而,该国局势在2006年的危机结束后逐渐安定下来,渐入佳境。政府近年来积极吸引外资,以期改善国内的经济状况。东帝汶也将于2017年加入东协。

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夹在澳洲印尼两大国间)(34)

中国道路工程改善公司。

唯愿在当局的领导下,东帝汶会走向康庄大道,成为富强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