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和一致

为什么像宝洁和通用食品这样的大公司,经常发起有奖征文比赛,参赛者无需购买该公司任何产品,却有机会获得大奖?

为什么圣诞节家长给孩子买礼物时,在电视广告上看到的玩具总是要买好几次才能买到?

理念是有力量的(影响力其三之承诺和一致)(1)

这两个问题其实与承诺和一致有关,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承诺和一致到底有什么我们日常所忽略的力量。

加拿大心理学家做的赛马实验说明了:“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

理念是有力量的(影响力其三之承诺和一致)(2)

就是说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选择,或者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会立刻感受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做。

就拿赛马实验里的赌客来说,下注前的30秒,他们犹豫不决,毫无把握,但下注后却截然相反,明显的对自己下注的那匹马乐观自信起来了,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态度变化,就是因为:

他们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理念是有力量的(影响力其三之承诺和一致)(3)

但是,赛马场还是原来的那个赛马场,马还是那匹马,唯一变化的是赌客们做出了最终决定,导致态度上发生了变化。

并且,一旦做了决定,他们只能说服自己刚刚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且,毫无疑问,他们对此感觉良好。

显然,一旦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人们就很乐意相信自己选对了,不仅赌马客们是这样,

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一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做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得没错。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即使有时候做出的选择是对自己不利的,也还是不会轻易放弃。

理念是有力量的(影响力其三之承诺和一致)(4)

言出必行

大家知道为啥人的一致性动机如此强大吗?

首先,在大多数环境下,言行一致都是很有价值也很合适的

其次,依照人们的普遍感觉,言行不一是一种不可取的人格特征

最后,信仰、言语和行为前后不一的人,会被看成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的,另一方面,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他是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感的核心

理念是有力量的(影响力其三之承诺和一致)(5)

简单来说,有这样特质的人,大多数人都喜欢,都是可以接受的,也是比较受欢迎的。

由于言行一致一般来说符合我们的最佳利益,所以我们很容易养成自动保持一致性的习惯,尽管有时候不是那么明智,也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但要是盲目的保持一致,也不乏迷人之处。

首先,和大多数其他自动响应方式一样,它为复杂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条捷径

一旦我们拿定了主意,那后面的事就不用想了,也不用继续思考后面的事了,不用劳心费力的权衡利弊,只要跟之前的决定保持一致就好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享受的吸引力,我们的大脑可是最享受这种状态的,因为不用思考,不用思考,不用思考

理念是有力量的(影响力其三之承诺和一致)(6)

其次,机械地保持一致还有第二个吸引力,它更容易令人避免误入歧途。

有时候我们逃避思考,不是因为它辛苦,要动脑筋,而是这么做了会招来严重后果,一思考就能得到一连串明显不受人欢迎的该死答案。

这个也让我们懒得思考,自动保持一致,碰到麻烦事,它就为我们提供了一处安全的藏身之处,躲在死脑筋的城堡里面,我们啥事都没有。

当然,这样做是否正确因人而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适合我们自己的就是好的。

既然言行一致有这么大的威力,那么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就是一座“金矿”。

理念是有力量的(影响力其三之承诺和一致)(7)

比如说下面这个案例就是这样的:

在美国的一些大型玩具制造商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来减少季节性购买模式带来的问题。

玩具公司的销售旺季是在圣诞节假期之前,问题在于,之后可能就会陷入低迷期,为了保住高峰期的销售旺季,并且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维持健康的需求量,这些公司可谓是绞尽脑汁,有些公司试过大幅提高广告的宣传力度,有些公司则在低迷期搞降价促销,但从销售数据来看,都不怎么成功。

直到出现这样的方法:

这些玩具公司在圣诞节之前就开始在电视上做一些特别玩具的广告,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可是致命的吸引,孩子怎么经得起这样的考验啊,一个个都嚷着要买,这些公司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他们故意不给商店提供足够的货品,于是大部分家长会发现这些玩具早早地卖光了,他们只好买下等值的其他玩具给孩子充数,当然,这些充数的玩具,玩具店备的货可是足足的。

理念是有力量的(影响力其三之承诺和一致)(8)

等过完了圣诞节,这些公司又开始给之前的那些特别的玩具打广告,这使得那些孩子越发想要了,于是当爹妈的只好痛苦的跑去文具店履行自己的当初的承诺

玩具公司的这些招数真是屡试不爽呢,毕竟没有多少孩子会喜欢不守承诺的家长啊~

承诺是关键

理念是有力量的(影响力其三之承诺和一致)(9)

一旦我们意识到人类的行动不可避免地要受保持一致的强大力量所指引,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就冒出来了:这种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承诺”。

也就是说要是我可以让你作出承诺,即选择立场,公开表明观点,相当于我就帮你铺垫好了舞台,会促使你不加思索照着先前的承诺去做,只要立场稳了,人就自然想要倔强的按照最初的立场去走,即使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一个最初的倾向,也起不到阻挡作用。

比如,电话募捐人员获取承诺的方法就是这样的,该类电话一般都是陌生人打电话给你,然后要求你做某事,现在可能大家经历太多了,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不会轻易上当,要是在以前那可是次次满载而归的。

这些人一开始都是这样问你,近况如何,身体好不好,类似的。比如“先生或女士,今天过得怎么样?”“今天的心情如何?”

理念是有力量的(影响力其三之承诺和一致)(10)

这样的开场白可不是为了显示亲切友善,他是想让你听到这些客套话时给一个客套礼貌的回答,“挺好的”、“还不错”、“谢谢,还行吧”,一旦你表明事事顺利,那你就有点麻烦了。

他们会说:“听你这样说我可真高兴,因为我打电话就是想问问,您愿不愿意捐款帮助某某不幸的受害者......”

而你大概率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你就可能陷入进去了~

这是因为:人要是刚刚说了自己感觉挺好或者过得不错,哪怕这么说不过是处于社交时的客套,马上就做出一副小气样会显得很尴尬

还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在接受琐碎请求时请务必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它不仅能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情

理念是有力量的(影响力其三之承诺和一致)(11)

同时,人们也有一些奇妙的行为,比如,书面声明的承诺也非常有力,这也可以解释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像宝洁和通用食品这样的大公司,经常发起有奖正文比赛,参赛者无需购买该公司任何产品,却有机会获得大奖?

其实,征文比赛的目的是让尽量多的人写下对一种产品的表白,参与者自愿参与比赛写文章——尽管获胜的概率很小,但他们知道要想文章胜出,就必须赞美相关的的产品,结果就是成千上万的人以书面形式证明了这个产品有着这样那样的优点,但是,神奇的是,在书面文字的推动下,他们后面真正相信了自己写下的东西。

这就是书面声明的威力。那书面声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原因之一是它容易公之于众,而公开承诺往往具有持久的效力。每当一个人当众选择了一种立场,他便会产生维持它的动机,因为这样才显得前后一致。

书面承诺如此有效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比口头承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证据清楚地表明,为一个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他对承诺者的影响也就越大。

理念是有力量的(影响力其三之承诺和一致)(12)

这就是第三章的主要内容,第三章的应用随处可见,遇到类似的情况,可能大家也会不由自主地陷进去,没办法,太令人难以觉察了,只能慢慢来,遇到的次数多了可能就会有一定的防范意识,也不用过于担忧,日常留点心就好了~

好啦,这章到这里就结束啦,我们下章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