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的徐泾是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小集镇。1979年,趁着改革春风,徐泾业余沪剧团成立,第一批从“农”出身的文艺兵自编自导自演,活跃在乡间村落。1987年,徐泾业余沪剧团更名徐泾艺术团,无论是表演作品还是形式都日渐丰富。10年后,徐泾镇文化艺术节创办,如今成为两年一届的市民文化盛会。“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年年有汇演”是今日徐泾的真实写照。
“文化绽放城市精彩”——第十二届徐泾“四叶草”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徐泾艺术团成立四十周年文艺演出活动近日在徐泾镇文体中心举行。“乡村文化”“多元文化”“时代文化”“海派文化”四大篇章,汇集了沪剧表演唱、京剧、歌曲、独角戏等多种艺术表演样式。也是艺术团40年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原创小品《我要上春晚》
“半工半艺”艰苦排练
“1979年,艺术团成立时,成员大多是各村生产队的文艺积极份子,还有根据剧团需求招收的一批新人。”徐泾镇文体中心主任李品龙说。30余人的艺术团,从排《沙家浜》《金绣娘》《阿必大》等“折子戏”起步,一度连排了《半把剪刀》《庵堂相会》六个大戏,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当时,巡演礼堂就是团队的“土宾馆”,被头铺盖自己带,礼堂副台铺上稻草就是“床”;演员还要做“苦力”,制布景、做道具、装台拆卸……台上是演员,台下是小工,所有生活一肩挑。“打谷场和村头是演出场地,白天农忙的乡亲,晚上端着长凳、矮凳聚一起,演到高潮处,真是用眼泪和欢笑诉说着地方传统戏的魅力。”
上世纪80年代,剧团还是“半工半艺”。女演员一天要完成0.1钨丝铜接丝500根;男演员要完成20安培的保险管串焊1000只;产品送货没有车辆,团长骑自行车送货,每次200多斤的货件,来回路程4小时之多。“果园里除草打农药,玩具厂里塞玩具,电器厂里做配件,后来剧团有了自己的加工车间,白天做工、练功两不误,加班加点排练也没怨言。”李品龙说。
排练中的徐泾艺术团
徐泾镇文体中心图书馆馆长汤春红17岁进入徐泾业余沪剧团,20岁主演了人生第一部沪剧大戏《痴男怨女》,巡演了40场。“到了八九十年代,单一的地方戏曲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团队每人都要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创作的节目也更加多元。”这一时期,艺术团创排了小品《峰回路转》《虚情假意》;沪剧表演唱《老阿婆开店》等多个作品。
业余沪剧团成员合影
“我的演艺生涯是从跑龙套起步的,一路走来演过男的女的、老头老太,甚至还演过牛。”从演员到副团长、团长、中心副主任,徐卫强十分感慨,“我学过萨克斯、也扒带子跟着名家学表演唱,做过舞台监督、场控,从表演到管理,一点点积累。”他说,以前艺术团的观众都是本土乡亲,最爱乡音沪剧,现在越来越多外来务工人员、外籍人士来到徐泾,对群文作品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个时代的文化特色、流行元素不一样,徐泾艺术团最初以戏曲类为主,现在,灯光秀、激光舞、话剧、音乐剧、Hiphop、爵士舞,紧跟时代流行,做了很多尝试。”
“改革开放四十年,艺术团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说说唱唱到音乐舞蹈,从戏曲曲艺到应有尽有,现在是村村有团队,处处有舞台。”卫二居支部书记徐仁磊引用艺术团原创独角戏《追梦》里的台词,“这很好地概括了艺术团的四十年。”
第一批团员重回舞台
艺术节开幕当天,徐泾艺术团第一任团长袁国民带领第一批成员李秋平、陆正义、姚永娟、卜银龙、唐美华,带来沪剧《庵堂相会·看龙舟》。第一任花旦许月琴献上京剧《大唐贵妃》,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她曾获得上海市十佳歌手,个人演唱会“她从水乡来”开进上海逸夫舞台。
经典传统沪剧《借黄糠》
李品龙、汤春红带来的沪剧表演唱《领略一番水乡情》,让大家重温当时沪剧表演唱的风采。1998年8月,徐泾艺术团代表中国农民远赴日本,把这个节目演到了亚洲秧歌节文化交流舞台,将青浦的水乡神韵展现给亚洲人民。
钟春燕、陆庆欢、曹霞、钱智的剧演唱《十八相送》用歌声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唱响了群众文化的风采。徐天赐、姚远、艺术团乐队带来的音乐舞《夜雨双唱》则体现了徐泾艺术团融入海派文化,融入新时代的不懈追求。
近年来,徐泾镇文体中心创新“种文化、送文化、赛文化”——“九字诀”工作模式,吸纳新鲜血液充实团队力量,并通过辅导基层艺术团队等方式,加速文艺团队培育,目前已培养了以“一镇一村一企”为引领的逾百支文体团队。艺术团、社区团队创作的节目以“文化三下乡”、“区域化党建”等形式在辖区内巡演,通过社区、企业、校园等平台,倡导百姓舞台百姓乐,群众文化群众享,助推群文品牌创建。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为沪剧《星星之火》隔墙对唱选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