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是汴梁城里有名的无赖泼皮,绰号“没毛大虫”,专门在街头撒泼耍无赖,吃拿卡要,欺压良善,招摇撞骗,欺行霸市,强收保护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街头混混,间或带点黑社会性质。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1)

牛二(老版本是李琦饰演的)

书中描写他: 面目依稀似鬼,身材仿佛是人。杈桠怪树,变为腌臜形骸;臭秽枯桩,化作鬼魅魍魉。浑身上下,渗渗癞癞鲨鱼皮;夹脑连头,尽长弯曲卷螺发。胸前一片锦顽皮,额上三绺强皱褶。

这形象,三分像人,七分似鬼,妥妥的一个瘟神呀!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2)

杨志卖刀,巧遇牛二纠缠

牛二这种人,是欺软怕硬的典型,真正有本事、有背景势力的人,他不敢惹,单单欺压街头小贩、乡里乡亲。这种人,光棍一条,无牵无挂,善良、懦弱的人碰到他只能是能躲则躲,躲不过就自认倒霉,吃个哑巴亏。大家都拖家带口的,谁也犯不上跟这种人较劲、玩命啊!

其实,像牛二这种人,在现代社会也有不少。比如昆山的龙哥、山西的程幼泽、广西的周立齐等。刘海龙平时横行霸道惯了,人五人六得像个大哥大似的,平日里耀武扬威,狐假虎威,不知道欺压了多少良善,占了多少便宜,如果不是遇到于海明,如果不是那天他喝了酒,把对方逼到忍无可忍,他也不会被反杀。这跟牛二遇到杨志时的情形一样。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3)

牛二

但是,牛二的横行霸道、为害乡间是在没遇到杨志之前。遇到杨志,牛二的人生走到了终点。

杨志落魄,穷困潦倒之际,流落街头卖刀,恰好遇到了牛二。于是就发生牛二无理纠缠杨志,被杨志所杀的故事。需要说明的是,原著里的情节跟电视剧里的不一样,电视剧里是在相互推搡中误杀,而原著里却是杨志愤而杀之。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4)

牛二要看“吹毛即断”,杨志无奈当众演示

牛二口里说,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来。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了个着。牛二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在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牛二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这段话啥意思呢?就是牛二无理纠缠,想不花钱强占杨志的宝刀,杨志自然是不让,由此起了冲突。在推搡中,牛二先打了杨志一拳,然后杨志就火了(性起),举刀就往牛二脑门上刺了一刀,牛二“扑通”一声倒地。此时杨志并没有住手,而是踏步上前,再往牛二胸口要害部位连捅两刀,牛二一命呜呼。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5)

牛二示意杨志用刀砍他脖子

可见,杨志也不是什么善良之辈。本来,他是三代将门之后,武艺与林冲不相上下,对付牛二这样的泼皮,绰绰有余,有的是办法。虽然牛二有错在先,但你杨志要制服他是很容易的,摔倒、反锁、扣住,怎么都可以,为何要他的性命呢?再说了,二人斗殴,完全可以放下刀徒手啊,你杨志又不是打不过牛二,干嘛要用刀往牛二的脑门上捅呢?搁现在,杨志不仅不是防卫过当,而是妥妥的故意杀人啊!退一步说,就算你是误伤,那第一刀过后,为何又要再往牛二胸口上补两刀呢?这不是故意杀人是什么?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6)

牛二与杨志

杨志杀了牛二后,就在众乡邻的陪同下到开封府自首。这里还要吐槽杨志一下:你弄丢了花石纲,不去殿帅府自首,说明情况,反而选择一走了之;而今杀了牛二,却不逃走,偏要去自首。这又是何苦来呢?直接上梁山不香吗?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7)

牛二揪住杨志不放

杨志杀牛二今天咱们暂且不表,单说说这个牛二,为何能长期无法无天,横行乡间,百姓们去告,却被开封府滕府尹相劝,要息事宁人,平时躲着点牛二,不要与他起争执。

这就奇怪了,平头老百姓怕牛二,听说他来了就赶紧躲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委曲求全也就罢了!为何堂堂的北宋国家权力部门——开封府也治不了牛二呢?这着实不应该啊!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8)

开封府滕府尹

要知道北宋时的开封府,那可是皇城,天子脚下,相当于而今的北京市。府尹权力很大,包拯就曾代理过开封府尹。在北宋初期,开封府尹都是未来的皇帝。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都曾做过此职。再说了,开封府掌管着京城的民政、司法、赋税、差役、户口等,位列天下首府,地位显赫,府尹位高权重,可与朝廷一品大员宰相、各部尚书们扳一扳手腕。即便是当朝太尉高俅,开封府滕府尹也不怕他,照样驳他的面子,拂他的意思,只判林冲一个“误入节堂”的罪,发配沧州。再退一步说,缉捕盗贼、维护治安也是开封府的职责范围,是它的份内之事。

那么,滕府尹为何对泼皮牛二束手无策,对受欺凌的百姓们爱莫能助呢?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9)

滕府尹坐堂,百姓们告牛二

对于街坊邻居们的集体告状,滕大人却显得很为难。他皱着眉头在大堂上来回踱步,对跪在下面喊冤的商贩们说:“起来吧,都起来吧!你们今天挨得这通打,是有点冤枉。不过总算没闹出人命来,就是你们的造化了。哎,至于牛二嘛,我会跟他理论的。不过,好汉不吃眼前亏,你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万一要是再打起来,闹出个三长两短,你们倒霉不说,本府尹我也清净静不了啊!听明白了吗?”

众人不解,纷纷道:“请老爷明示,请老爷明示……”

府尹说:“这还不明白。难怪你们总是吃亏呢!我问你们,开封府是什么地方?”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10)

百姓们愿意为杨志做保

众人茫然,府尹继续踱着步,举手抱拳,慢条斯理地说:“是咱们当朝万岁爷住的地方,大衙门多如牛毛,那牛二呢,就是跟这些牛毛有瓜葛的人。我今个捉了他,明个呢还得把他放回去,多麻烦啊!所以啊,我想了个省事的办法:你们呐,先忍一忍,我呐,和牛二再说一说。至于顶事不顶事,我可就说不定了。啊?退堂!”然后不顾百姓们的哀求,起身走入后堂去了。留下跪在一地的百姓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滕府尹的这番话,含金量不大,含义却很深刻,起码传递出好几个意思,最主要的一个就是牛二有后台,而且这个后台很硬,我老滕也惹不起啊!当然,滕府尹讲得很隐喻,意思还是叫乡亲们躲着点牛二,不要与他起冲突,该忍就忍。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11)

滕府尹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答案是否定的!试想,一个街头混混、泼皮无赖,能有什么背景?有背景的还需要当混混吗?京城的衙门是多如牛毛,但高官们会理会牛二这个社会底层人物吗?在他们眼里,牛二恐怕连一坨屎都算不上。

如果说行贿,牛二每日讹诈那点钱,能够他日常生活开销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钱去贿赂高官呢?再说了,即便是牛二想行贿巴结,他那点铜钱,在京城大老爷们的眼里,塞个牙缝都不够,正眼都不会瞧一下的。牛二就是想行贿,也找不到门路,高官们也不可能搭理他的。请看刁光斗,他是知府、知县,他向京城官员们行贿,在情理之中。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12)

牛二祸害街头,欺压乡邻

所以,滕府尹所说的一切都是糊弄告状者的,真实原因并不是这个。

那既然不是这个原因,滕府尹为何不治牛二的罪呢?其中究竟还有什么隐情呢?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13)

牛二吃桃子不给钱

隐情和内幕自然都是有的。开封府不是不能、不敢逮捕牛二,是不想。为啥?这是因为,滕府尹用得着牛二,这其中的原因,在小种经略相公对鲁提辖所讲的一番话中已经说明白了!不要以为官府就是多么光明正大,多么义正辞严,其中有许多黑幕,官家不便出面做的,就靠牛二这种人去做。比如郑屠,就是一个卖肉的,如何会有那么大的能量呢?其实他也是替官家在做事,他坑害金翠莲,霸占别人家房产、地皮,实则是替官府卖命。所以当鲁达请求小种经略相公替金翠莲伸张正义时,遭到他的呵斥,小种经略相公说鲁达好不晓事,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14)

开封府尹救下林冲

牛二替开封府卖命,事成之后他只能喝点汤,肉肯定是被开封府吃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就需要牛二这样的人出头。因此,杨志误杀牛二,实际上滕府尹是非常不满的,好在死了牛二还有马三、卢四,再者说牛二也确实犯了众怒,众乡邻都为杨志担保,滕府尹也不便重重治杨志的罪,毕竟还要在群众面前树立个好形象,所以才判杨志一个发配北京大名府。封建社会嘛,出现这种暗箱操作、见不得人的事情也没啥大惊小怪的。

最后要说的是,老戏骨就是老戏骨,演技真的是无可挑剔!在98版央视《水浒传》里,饰演牛二的是李琦,他硬是把配角演成了主角,将牛二这个无赖泼皮演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让观众叹为观止。

牛二的最后下场(牛二究竟有没有背景)(15)

李琦扮演的牛二,太传神了

而新水浒中,牛二是由李三扮演的。看完李琦版牛二,再看李三版牛二,只能用“惨不忍睹”和“索然无味”8个字来形容。李三简直就是走过场、直白白的毫无真实感,台词和动作、语言口吻都太敷衍了,一点都不像,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完成这段拍摄任务,应付差事。当然,这也不全怪演员,跟编剧导演都有很大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