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

某人擅长邵雍的梅花易数,每次测算都非常准确。有一天他在街头买了一把白纸扇,顺便算了一下,应该在某月某日某时破碎。他对推算出的结果半信半疑,就把扇子用纸包好,放在书箱里。

到了那天,他拿出来挂在书房的墙上,想看看扇子能不能毁掉。某人从早晨就坐在扇子对面瞪视,他儿子忽然得了急惊风抽搐,妻子派仆人喊他回去。往返三次,他都说稍等。妻子很着急,亲自来找。而扇子马上就到毁坏的时辰了,他一边看着扇子,一边说:“稍等,马上就好了。”妻子大怒,几下把扇子撕碎。

某人释然说道:“原来是这样的!”然后和妻子去看儿子,儿子却已经好了。《只麈谈》

古代经典志怪故事拾遗记(古代志怪故事梅花易)(1)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观察导致了结果的发生。偶然看了两篇有关量子物理的文章,当然了,连表面现象我都没看太懂,只是觉得非常神奇。大概是说,在做双缝实验的时候,不观察是一种结果,观察又是另外一种结果。上面的故事没那么深奥,只是想表达梅花易的灵验。

梅花易数是宋朝邵雍研究易经所得的一种卦术,据说比易经浅显,但非常准确。大概的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动态加加减减,得到的数字对应易经里的卦象来预测事物未来的走向。根据任何动态的事物都可以起卦,比如来人走了几步,说了几句话,麻雀叫了几声等等。但是有个原则,事物不是动态的不起卦。

据说邵雍当初研究易经,听到窗外麻雀的叫声,就据此算了一卦。推测明天有个女子要在他的花园里摔伤,嘱咐仆人注意。第二天,邻居女孩偷着来折梅花,仆人驱赶,女孩掉到树下摔伤。

又传说,邵雍临死前叮嘱,下葬时不要有任何值钱的陪葬品,连衣服也是麻线的,并且抹上油污损。又让家人把一个邻居家小女孩儿找来,让她看到自己下葬的情形。这个小女孩儿不是折梅花那个,当时才七岁。

几十年过去,小女孩儿早已出嫁有了儿子,她儿子是个盗墓贼,想要盗邵雍的墓。母亲(当初的女孩儿)告诉他当年看到的情形,邵雍墓里什么都没有,于是,她儿子打消了盗墓的念头。

卸足道人

建国初(明朝)山西平阳府有个姓张的人做金箔(纸元宝)为业,人称金钵张。他儿子张二郎资质不凡,遇异人得到一本《庐蹻经》,学会了法术。自此经常在乡亲面前炫耀,名动乡里。

有一天,一个道士登门说道:“我师父也会小小的法术,如果愿意,明天来迎接你去观看。”次日早晨,果然有两个童子各骑着一条龙从天而降,手里还牵着一条。他们把龙拴在张二郎门口,然后邀请他前去。

二郎骑上其中一条,龙昂首摆尾不服。童子拿出软鞭,连抽几下,龙才驯服地驮着张二郎升空。不知飞了多远,来到一处,山溪潺潺、花木缤纷,一座道观出现在眼前。两个童子先进入禀报,昨天来访的道士出来迎接。

古代经典志怪故事拾遗记(古代志怪故事梅花易)(2)

进到庵里,一个白眉毛的老道士坐在床上,自膝盖以下空空荡荡。东面墙上挂着两条腿。张二郎吃惊叩拜,白眉道士说:“老朽卸下双腿已经很多年了,今天为了客人再踏一下红尘。”说着招了一下手,墙上的双腿飞到身边,自动接到膝盖上。

老道下床拱手回礼,然后招呼道童上茶。一个童子端着茶具进来,却没有脑袋。白眉老道斥责道:“在客人面前还这么不修边幅,赶快弄整齐再来。”道童放下茶具摸了下脖子,飞跑出去,片刻后回来,已经把头戴上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二郎惊骇无比,老道士却若无其事说道:“客人远道而来,应该尝尝龙肝。”张二郎推辞,道士又说:“无妨,驯龙屠龙,是这些童子经常做的。”一个童子牵了一条龙到台阶下,挥舞短剑斩去龙首,龙蜿蜒扭动,却不敢过于挣扎。接着剖腹取肝,切割龙肉。龙鳞甲溃散,爪牙委地。

烹制好端上来的时候,龙肉和龙肝呈现五彩的颜色,张二郎不敢吃。老道士连连挥筷,吃得一干二净。二郎暗想,应该想办法在这多住些时日,好好侍奉白眉老道,把他的法术学来。

正在这时,一阵风把门吹开,二郎殷勤起身去关门。回头间大雾弥漫,道士和道观都不见了踪影。云雾消散后,张二郎发现自己站在一处荒山之间,也不是先前红花绿树的景色。他走下山打听,这里原来是大同恒山。他步行十多天才到家,从此不复夸耀。《狯园》

黄氏园狐

黄葵云先生住在袁江,宅子后面有一处园林被狐精占据。黄家的亲戚马千总来探亲留宿,他自恃胆力非要住在后园,说要证明一下并无妖怪,都是人们自相惊扰。黄家的年轻人也不断怂恿,说马千总如果在园里住一晚,第二天就备酒请他。

晚上,马千总欣然来到那里,刚要躺下,忽然出现一个老叟呵斥道:“何处来的狂奴?竟敢进入人家的闺阁。”接着就有几个手持器械的人进门。老叟又制止道:“念在他是初犯,不要动武。”接着全部消失,再也没了动静。

马千总放心睡下,到了早晨却发现自己躺在粪堆上,满身污垢。黄家子弟正好来看究竟,马千总非常惭愧,当天就离开了。

黄先生有个弟弟黄某,非常顽皮,知道园里的确有怪异,反而很高兴,特意住到里面。晚上,老叟又出来驱赶,黄某说:“这是我家的产业,我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你要赶谁?”老叟靠近仔细看了看他,作揖道歉说:“不知道主人到来,实在抱歉。但是我们已经借住这里好多年,就算你要入住,也应该提前通知,不应该擅自进入别人闺房。”黄某说:“现在园子门已经锁上,我明天就搬走如何?”老翁答应着退了出去。

黄某辗转睡不着,忽然觉得有东西轻轻敲打他的脑袋,伸手一抓,是一只女子的小脚儿。他正要发问,只听老叟在窗外说道:“黄公子,小儿女无知,不要和她们计较。”黄某手一松,那只脚不见了。老叟又斥责一声:“快上楼去!”再就没了声息。

此后,黄葵云怕弟弟再生事,锁上园门,谁也不准进去。《翼駉稗编》

古代经典志怪故事拾遗记(古代志怪故事梅花易)(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