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三晋大地,领略黄土风情!诸位有礼,我是凡凡!今天带大家看一看,80多年前由阎锡山下令,修建的军堡营盘。营盘曾经一度做为 ,平型关大战的指挥部,目前保存尚好,规模宏大。

平型关战役详细地点(阎锡山修建的平型关大战指挥部)(1)

平型关大战指挥部

营盘位于山西省繁峙县后所村村北,占地120亩,始建于1935年。营盘共16排石券窑洞,分别是兵员住所、礼堂、办公室、澡堂、食堂 、医疗室、马棚、操场、篮球场。营盘四周为土墙 ,南北各有1门,南门上建有楼阁。如今南北大门,已经拆毁。

平型关战役详细地点(阎锡山修建的平型关大战指挥部)(2)

兵员住所

早在明代时期,后所村就开始屯兵。这里名叫后所村,顾名思义,古时乃兵所之地。明史记载:“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千一百二人为千户所。”后所村从此而来,明代时期隶属于振武卫。1927年10月,奉军于芷山第30军,从平型关侵入,在后所村四周,与晋绥军交战多月。此后阎锡山在这里大兴土木,在原来明代卫所遗址基础上,修建了屯兵营盘,还有飞机场。1935年至1937年,晋绥军葛振邦第197旅,在这里驻军设防。1936年晋绥军400团,也驻扎在这里,负责修筑平型关和团城口防御工事。

平型关战役详细地点(阎锡山修建的平型关大战指挥部)(3)

团部办公室

目前营盘整体保存完整,原来的木质建筑,抗战时期大部分被日军烧毁。整个营盘南北长271米,东西宽288米,呈现正方形状,占地128亩。原来四周建有夯土墙,高4米左右,现在仅残存北墙60多米 ,东墙150多米,南墙60多米。营盘四角建有岗楼 ,高4.1米,现在东北角岗楼保存较为完整。营盘后来分给当地百姓居住,百姓把大部分夯土墙拆除。

平型关战役详细地点(阎锡山修建的平型关大战指挥部)(4)

营盘前的毛驴

营盘中心建造有道路和操场,东西都是砖券窑洞。东边有8排,每排13孔。西边有6排,每排13孔。原来一共有219孔,现存196孔。窑洞进深9.7米,开间3.5米,高3米,建筑材料主要为砖头、白灰、沙子。每排窑洞居住一个连,每间窑洞居住一个班。营盘北面,当年还修建了飞机场,占地300亩。与代县阳明堡飞机场,前后呼应。机场建造简单,跑道由磟碡碾压而成,晋绥军飞机曾在这里多次起降。岁月如梭,当年的机场已经变作农田,还建起了一处羊圈。

平型关战役详细地点(阎锡山修建的平型关大战指挥部)(5)

营盘东北部岗楼遗址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战即将打响,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将军,在这里名义指挥数万部队与日寇大战。实际指挥者是副司令孙楚将军,孙楚同时兼任第33军军长,下辖两个旅。独立第3旅章拯宇旅,独立第8旅孟先吉旅。以及由西北军高桂滋将军率领的第17军,下辖第81师 高桂滋师,第21师李仙洲师,以及溃军第73师王思田师。不久之后,阎锡山又调任第35军傅作义军,来到这里坐镇指挥平型关防区部队。傅作义任总指挥,下辖高桂滋第37军,孙楚第33军,郭宗汾第71师 ,陈长捷第72师,王思田第73师。再加上,林帅陈光带领的八路军115师,6万多大军从这里开赴平型关。之后,阎锡山亲自来到这里视察军情。

平型关战役详细地点(阎锡山修建的平型关大战指挥部)(6)

村民家的羊羔

平型关大战,我国军队一共出动数万大军,在以平型关为中心,四周多达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与日寇进行了数百次的战斗。这些战斗有跑池战斗、鹞子涧战斗、团城口战斗等。并且我国军队,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场伟大的胜利。80多年过去,营盘依旧,勿忘英烈。喜欢凡凡文章的朋友们,关注评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