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将黄克诚一生克己奉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党中央在研究一批老同志的工作时,谈到了黄克诚的刚正廉洁,铁面无私,认为他到中纪委任职最好,由此,胡耀邦亲自上门与黄克诚详谈此事。

黄克诚答应了。

1978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黄克诚被选为中纪委常委书记,陈云担任第一书记。

上任后,黄克诚问陈云:“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主要抓什么?”

陈云坚定地回答:“抓党风。”

黄克诚颔首,1979年1月,中纪委召开了第一次全委会议,黄克诚说:“纪律委员会要抓党风,要整顿党风,要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转变党风。”

黄克诚的话铿锵有力,让所有参会人员都认识到了他的坚决。

1980年,时任副总参谋长的杨勇上将为了欢送两位同志,迎接新的同志,动用400元公款在京西宾馆请客吃饭,不久,黄克诚就收到了举报信,

杨勇是黄克诚的老部下,两人关系如何?黄克诚收到举报信后怎么做了?

马志明抠门事件(杨勇花400元请客吃饭)(1)

黄克诚在党中央领导同志中素有“黄老”尊称,这个“黄老”,实际上并不是按照他的年龄算的,是因为早在战争年代时,他老是反对上级命令,所以才有了这个称呼。

1930年,在“立三路线”的影响下,党中央命令红三军团攻打大城市武汉,彭德怀此时知道情况不妙,但是作为军人,他只能服从命令,部队还未出发前,彭德怀首先收到了黄克诚的信。

黄克诚头一个提出了反对攻打武汉的意见,他认为红军力量还小,没有达到攻打大城市的条件,黄克诚的信寄出后,很快在全军传阅,部队为此召开会议讨论,在会议上,黄克诚受到了批评,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时任军团政委的贺昌要黄克诚承认错误,黄克诚:“现在不服,将来不服,准备再和你理论二十年。”

由于此事,黄克诚被降职为团政委。

降职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意味着他的前途会被影响,对此,黄克诚却是依然我行我素,只要认为是错误的,他就会反对。

马志明抠门事件(杨勇花400元请客吃饭)(2)

1932年,红三军团攻打赣州,这时黄克诚已经再次担任了师政委,部队打赣州,我军兵力不足,黄克诚本来反对,但是没办法,作为军人要执行命令,后来在战斗时,由于部队伤亡太多,黄克诚为了减少损失,就带着部队跑了。

战后,有人提出意见,要求批判黄克诚,黄克诚不以为然,他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事实上,黄克诚确实不是错的,因为这一仗红军损失惨重,取得的战果也不大。

黄克诚老是提反对意见,彭德怀很头疼,但是他也不愿意失去这位爱将,他:“你不要再提意见了,再提,就要被撵出红军了。”

黄克诚坚定地说:“我又不是哑巴, 有话怎么不说?”

此后,黄克诚经常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但是始终没有被采纳,他的职务也是越降越低,长征时期,黄克诚甚至被降为了一名普通士兵。

红军到达陕北后,由于毛主席的关怀,黄克诚恢复了待遇,并继续担任要职。

正是由于黄克诚坚持真理,不畏风险,因而在老一辈的革命家中,许多人都对他非常敬重,特别是黄克诚的老部下,个个都很尊敬他。

马志明抠门事件(杨勇花400元请客吃饭)(3)

杨勇是黄克诚的老部下,早在红三军团时,黄克诚是师政委,杨勇是团政委,几十年来,黄克诚身居高位,杨勇也是如此,但是杨勇对黄克诚的敬意始终是有增无减。

建国后,黄克诚被授予大将军衔,杨勇被授予上将军衔。

改革开放后,杨勇担任副总参谋长,负责主持总参的工作,1980年,总参有两位老资格的副总参谋长退休,他们分别是李达上将,张才千中将。

李达上将已经75岁,他离开总参是退休,张才千则是被调到武汉,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

两个副总参谋长离开了,又来了一个新的副总参谋长,他就是杨勇的老部下,张震中将。

为了欢送两位老同志,迎接老部下,杨勇在京西宾馆摆了酒席,这次吃饭,也不是吃的什么山珍海味,最终,花费了400元,这钱是公家的。

根据当时的情况来说,杨勇做出此事也属正常,是正常消费,但是恰恰此事被人举报给了黄克诚。

马志明抠门事件(杨勇花400元请客吃饭)(4)

杨勇

黄克诚时任中纪委常委书记,他的眼里揉不得沙子,向来铁面无私,而且他恰好是杨勇的老领导。

黄克诚得知此事,大怒,批示:查,涉及天王老子也要查,不仅要查,而且要处理,谁出的主意由谁掏钱。

得知黄克诚的处理意见,杨勇心里有些不服气,因为他觉得黄克诚有些小题大做。

但是一想到黄克诚当年曾经做过的事,杨勇又是有些敬佩。

抗战时期,黄克诚担任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当时他率部在阜宁领导抗战,阜宁的老一辈人听到黄克诚师长的名字,仍记忆犹新,因为黄克诚实在是太廉洁了。

黄克诚是农村出身,农民情节根深蒂固,当了师长后,他还像之前一样,每天早上起来到田野上拾粪,拾完了就送给农民,在阜宁县,许多老农民都认识黄克诚的粪兜子,原因是当年黄克诚曾到过阜宁许多村庄,好多户人家都受过他的“恩惠”

马志明抠门事件(杨勇花400元请客吃饭)(5)

除此之外,黄克诚还很“抠”,周恩来曾评价黄克诚是理财的行家,1941年5月,新四军召开了各师供给部长会议,时任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称赞:“全军七个师,三师人最多,花钱却最少。”

黄克诚到底有多节俭呢?首先,他将三师军部上衣去掉翻领改为直领,又去掉口袋,帽子去掉围圈,裤子的宽松裤腰变为西式小裤腰,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省布匹。

黄克诚号召全师廉洁办公,自己起带头作用,部队给他发的毛巾,他剪成两块用,发给牙膏,他不用给退回去,用牙粉刷牙,作为师长,他从来不开小灶,一直是和战士们同吃大锅菜。

抗战期间,由于八路军经常转战,所以临时借住老百姓的房子是常事,老百姓以此为荣,从不收房租,但是黄克诚不一样,他会给钱。

1943年4月,黄克诚率领师部驻扎在阜宁孙西庄,在这里,他借住了老百姓两间房子,一间当办公室,另一间当卧室,每次到了固定时间,黄克诚都会向房东交钱,但是房东执意不收。

一年多以后,黄克诚带着部队转移,房东收拾屋子,发现一个信封,里面有5元抗币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房租五元请收下,少了些,很抱歉,黄克诚。

看到纸条上的字,房东夫妻感动得落下眼泪,这就是新四军,为老百姓谋福的新四军。

除了给房租,黄克诚还因自己的马匹向老百姓赔钱。

马志明抠门事件(杨勇花400元请客吃饭)(6)

1945年,三师师部驻扎在南窑村,一天早上,黄克诚在村外散步时,忽然看到一棵柳树树干上少了一大块皮,黄克诚仔细的看着喃喃自语:“可能是战马咬的。”

随后,黄克诚回到师部查明白了,就是自己的战马咬的,黄克诚叫来马夫查查,这颗柳树是谁的,很快,马夫给他带来了一个答案,是本村朱立殿老汉的。

黄克诚拿出两块钱交给马夫,要他替自己给朱老汉赔钱。

没多久,朱老汉来到师部吆喝,吵闹:“新四军打鬼子,连命都不要,我树上少一块皮有什么,日本人杀人放火,要不是你们新四军来了,我这把老骨头早打鼓了.......”

说着,说着,朱老汉落下了眼泪。

黄克诚眼看赔钱不成,但是他没忘记此事,1945年8月,第三师奉命前往东北,离开前,黄克诚托南窑村村长将这两块钱转交给朱老汉,同时还有一封亲笔信:朱大伯,新四军纪律严明,损失老百姓一草一木都该赔偿,五个月前,我的小马啃了你的柳树皮,这两元钱,请您务必手下,黄克诚。

黄克诚的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在全军是出了名的,1980年杨勇公款请客吃饭,虽然不服气老领导对自己的批评,但是杨勇也知道自己这位老领导的脾气,没过几天,他就接到了黄克诚的电话。

马志明抠门事件(杨勇花400元请客吃饭)(7)

黄克诚:“你官做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

杨勇一听头就大了,他立刻跑到了黄克诚的面前,向他赔礼道歉,并且做出检讨,然后再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400元补交饭钱,此事才算是终了。

黄克诚不仅对自己的老部下如此严格,对于党中央的领导人,也是如此。

1980年初,“渤海二号”钻探船发生事故,造成72人去世,事故发生后,石油部部长隐瞒不报,直到8个月后,黄克诚得知此事,他雷霆大怒。

中纪委将将情况查明后,石油部部长被撤职,分管石油工业的副总理也受到了处分,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震动。

马志明抠门事件(杨勇花400元请客吃饭)(8)

打铁还需自身硬,黄克诚一生廉洁,铁面无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他的无畏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尊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