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鹤鸣甘棠

1931年11月19日,诗人徐志摩因一场空难在济南离世,年仅35岁。

那年,我们的武侠小说名家金庸先生7周岁(虚岁8岁)。

1963 年,39周岁的金庸先生创作的《天龙八部》开始在《明报》连载。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武侠名著,其中的小角色“云中鹤”却引发了八卦研究者的乐趣,并且大言凿凿地认为,这是金庸先生在映射自己的表哥徐志摩。

天龙八部云中鹤是在嘲讽徐志摩吗(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1)

这里,笔者交代一下两个必要前提。

一是金庸和徐志摩的关系。金庸的原名是查良镛,他的母亲徐禄是徐志摩之父徐申如的堂妹,查家和徐家是姑表亲的关系,也就是说,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

二是小说中“云中鹤”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云中鹤是“四大恶人”之一,臭名昭著的“采花贼”,号称“穷凶极恶”。

由上我们要问,徐志摩与“云中鹤”又有什么关联呢?金庸先生创作这个人物形象是在映射徐志摩吗?那些八卦研究者的“狗仔心理”在哪呢?

下面,笔者逐一给大家指点迷津,以正视听。

01 八卦研究者观点之一,徐志摩去世后,查家送去了极为讽刺的挽联。

那幅挽联是这样写的:

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

这是取自黄景仁的《绮怀》十六首之十四:

经秋谁念瘦维摩,酒渴风寒不奈何。

水调曲从邻院度,雷声车是梦中过。

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

从此飘蓬十年后,可能重对旧梨涡。

其中“司勋”呢,是古代一个官名,这里代指杜牧,他曾任唐朝司勋员外郎;“仆射”也是官名,这里代指沈约,南北朝梁武帝时尚书仆射。

天龙八部云中鹤是在嘲讽徐志摩吗(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2)

历史上这两人都比较风流,他们认为这里暗指徐志摩。

“绮语”呢? 本是指花言巧语,他们也认为这里代指徐志摩写下的那些文字。

“余情”呢,则是指徐志摩所欠下的风流债。

有点文字常识的人都知道,徐志摩有一首著名的抒情诗《再别康桥》,他就是在剑桥大学为林徽因写的。

他与前妻张幼仪离婚后,从英国归来,发现心爱的林徽因与梁思成已经成婚,后来才与陆小曼结为伴侣。

就徐志摩的感情经历来说,算得上一位风流才子。然而,他和陆小曼也是真心相爱的,是反传统礼教的,后来从陆小曼的回忆录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段青春往事,八卦研究者却拿来与《天龙八部》中的“云中鹤”相提并论。

并且以这一挽联为证,认为是查家对徐志摩的生活作风有意见。

天龙八部云中鹤是在嘲讽徐志摩吗(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3)

其实,那些八卦研究者是大错特错了,笔者有两点可予以拨清迷雾。

其一,挽联的原作者黄景仁何许人也?

他是清朝乾隆年间的风流才子,可惜的是,他35岁就英年早逝。

与徐志摩同时代的作家郁达夫曾经这样评价黄景仁:

要想在乾嘉两代的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景仁莫属了。

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不也正是徐志摩诗歌风格的写照吗?何况徐志摩也是35岁就早早离世。

所以,查家作为知书达礼的大户人家,他们送此挽联的原因呢,正是把徐志摩与黄景仁相比,来叹惜徐志摩的天不假年,走的太早,何有讽刺之见呢?

天龙八部云中鹤是在嘲讽徐志摩吗(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4)

其二,退一万步讲,假若上述观点不成立的话,那么送此挽联的查家何人呢?是金庸的父族吗?

实际上,据《徐志摩家谱》记载,送此挽联的是查猛济,而非金庸一家。

查猛济之父查诗溥是徐志摩的塾师,而查猛济又是徐志摩之子徐积锴的老师,他是以这个身份赠的挽联。

从以上层面讲,查猛济也是在惋惜徐志摩的短命生涯,更没有讥讽之义。

02 八卦研究者观点之二,徐志摩的笔名也是云中鹤。

鹤被学术界称为“一品鸟”,它性情高雅,形态美丽,有仙风道骨之容。

鹤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仅次于凤凰。在文学作品中,作为一种意象,往往代表着高尚的人品与淡定的坚守。

关于“云中鹤”的说法呢,《世说新语·赏誉》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故事:

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东汉末年,北海名士邴原因为逃避黄巾起义的战乱,暂安身于辽东,后来,又投归了曹操帐下。辽东太守公孙度知道他性行高洁,决定不再追捕,放过了他。

自此以后,“云中白鹤”就成了一个特定成语,专指志行高洁的人。

天龙八部云中鹤是在嘲讽徐志摩吗(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5)

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云中鹤”只是一个人物绰号,与人物人品无关,它特指这个人的轻功十分了得,就像行云中飞翔的白鹤一样轻巧。

而徐志摩的笔名“云中鹤”呢?

其实,他只用了一次:

1924年11月2日,徐志摩的诗《一个噩梦》,发表于《晨报副刊》,署名就是云中鹤。

而这一年,金庸刚出生不到8个月。

他39岁写《天龙八部》时,也不一定晓得他的表哥还有“云中鹤”这样一个笔名。

此外,徐志摩还用过南湖、诗哲、海谷、仙鹤、黄狗等笔名呢。

八卦研究者借“云中鹤”说事,无非是对徐志摩误解太深了,也可能有唯恐天下不乱之“小人心态”。

天龙八部云中鹤是在嘲讽徐志摩吗(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6)

03 解铃还须系铃人,金庸先生有话说

金庸先生谈及徐志摩的次数不是很多。

一是他接受朱军《艺术人生》访谈的时候,说道:“小的时候,受他(徐志摩)的影响是有的,表哥在剑桥大学念书,爸爸说大了以后,你也去念。”

可以说,金庸先生小时候,表哥徐志摩是他发愤图强的榜样。

二是1992年回家乡海宁,接受记者访问时,这样说到:

“我的母亲是徐志摩的姑妈,他是我的表兄。他死得很早。虽然我和他接触不多,但印象深刻。我读过他的新诗,看过他的散文,都是很优美的文字,对我教益很深。”

长大后,金庸先生对表哥徐志摩的诗文才华也是由衷敬佩的。

天龙八部云中鹤是在嘲讽徐志摩吗(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7)

论年龄,徐志摩虚长金庸先生28岁,由于这种代沟的距离,金庸先生是无法揣摩徐志摩的心理世界的,毕竟人早已驾鹤西游了。

论时间,他写《天龙八部》时,徐志摩离开人间32年了。他又有什么理由对小时候的偶像表哥耿耿于怀呢?

论思想,金庸研究专家陈墨这样对《天龙八部》评价:金庸有着丰富的历史学养和深厚的佛学修为,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将自己的哲学智慧投注于更加广阔而现实的人生世界,于是才有了《天龙八部》这部小说。

就此而言,“云中鹤”就是《天龙八部》这部鸿篇巨著的跳梁小丑,止增笑耳。

其实,武侠小说并不单纯是娱乐性的无聊作品,其中也可以抒写尘世人间的悲欢离合,表达触及灵魂的人生境界。

或许,这就是金庸先生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吧。

平民之宴欢迎关注与交流,用文字点亮生活,用文化解读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