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慧慧老师对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专业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分数线、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分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备考指导)

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分析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慧慧老师对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专业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分数线、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一、专业简介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孔子学院发展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国际中文教师为职业指向,与国际中文教师证书及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核相衔接。

主要研究方向:

00 (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专业课程:

1)国际中文教育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2)中文教学案例分析 Case Analysis of TCSOL

3)语言习得与语言能力发展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Development

4)语言与文学教学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edagogy

5)国际情怀与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Global Community

6)中华文化与传播 Chines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7)语言教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Research Methods and Dissertation Writing on 2nd language Education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

大学、中小学、国际学校、企业等

二、专业目录

招生年份:2023年

拟招生人数:

全日制:61

推免上限:3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4汉语基础

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初试范围:

学校命题,参见教育部有关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考试内容范围(指导意见)

复试范围:

1.笔试:汉语基础知识、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知识综合测试

2.面试: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教师潜质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三、推荐参考书目

专业课一: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

古代汉语(王力)

语法讲义(朱德熙)

语法问答(朱德熙)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杨玉玲)

现代汉语语法答问(杨玉玲)

现代汉语词汇问答(李英)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

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吴中伟,杨玉玲)

国际汉语教学设计(廖建玲)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朱勇)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叶军)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要素教学(毛悦等)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技能教学(吴中伟)

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张和生)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释疑201例(彭小川等)

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崔希亮)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吴勇毅等)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周小兵)

专业课二: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洵)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周小兵)

跨文化交际(祖晓梅)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中国文化通论(顾伟列)

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范围自行进行拓展阅读

四、2022年复试分数线

324(不接受调剂)

统考计划31

五、2022年拟录取名单

六、2022报考录取数据

报考人数:324

录取人数:31

七、备考建议

关于复习进展

(一)4—6月

四月份决定考研专业和学校后,就开始看专业书了。主要看了《现代汉语》(黄廖本)、《语言学纲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国文化要略》等。因为大三下本科的学习任务还比较繁重,还要忙学年论文、专业的实践课,所以这一阶段的复习只在书上圈圈画画,没有系统地做笔记,看过一遍印象也不会很深,但是我对要考的专业课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方便我制定后面的学习计划。

(二)7—8月

正式的备考阶段应该从7月10号开始。这一阶段的时间安排:早上8点到晚上10点,除去午饭午休晚饭等时间,一天专门用于学习的时间约为10小时。

复习内容

专业一:《现代汉语》(黄廖本)、《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语言学纲要》

专业二:《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洵)《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中国文化要略》《外国文化史》

英语:《恋练有词》背单词,开始做2000年以前的真题

政治: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八月份开始每天看一点

复习过程

系统地梳理书上知识,形成自己的笔记,额外找了一些对应的习题,边复习边写习题,在大量的练习中巩固知识点。《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通论》建议不要穿插复习,毕竟两本书的内容框架还是有一定区别。《语言学纲要》这本书理论性较强,建议复习空余找一些案例辅助理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这本书很难啃,我的做法是先按照目录把书中的内容列成一个大的表格框架,然后再慢慢往里面填内容,这看你平时的记忆习惯是什么,也可以尝试列成思维导图,总之要把整本书的内容理成一个系统地框架,方便记忆,也方便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很薄,知识点也比较分散,建议同时阅读《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要略》提供了(考研笔记),这本小册子比较系统,复习的时候可以以这本考研笔记为主,适当添加自己不会的重点的知识点。学有余力可以看看顾伟列老师的《中国文化通论》(华师大老师编写),我本科上过这一课程,因此直接看的当时的笔记。《外国文化史》这本书的内容也是非常繁杂,我是先到网上找找有没有相关的笔记(省得自己做笔记时要打太多的字),然后自己阅读的时候再整理和形成自己的笔记。这两个月的时间比较关键,一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二要扎实知识基础。我把专业一二的重点书目都过了两遍,所以九月份开始做真题的时候就没什么压力了。英语每天保持记忆一定量的单词,用的书是朱伟的《恋练有词》,但不建议听网课,废话太多浪费时间。英语刚开始做的时候正确率可能不高,也不要太有心理压力,关键是在做真题中摸索出做题方法,老师的出题逻辑(建议后期看看唐迟的《阅读的逻辑》对比自己当初做题的想法和老师的解题思路)

(三)9—10月

大四上学期还有一门课,其余时间都在专心复习,而我的复习阵地也从宿舍转移到了图书馆。时间安排也是早8晚10,但时间利用率相对较高,每天能保证11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一周休息两天,半天用来上本科的课程。(适度娱乐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内容

专业一二的必要参考书目;与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书,如杨玉玲老师的《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现代汉语语法答问》,这三本书感觉对语法点的分析与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另外,也可以补充阅读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相关的书籍,如华师大叶军教授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应对可能出现的案例分析题。开始做专业课真题,本校的真题不要一下子做完,先做两三套感受下出题风格,以后可以寻找其他类似学校的真题练手。真题写完改完后要认真总结,反思自己在哪一部分的知识点掌握不足,查缺补漏。

英语继续巩固单词,做2000-2020年的真题,同时适当练习写作。(阅读很重要!阅读很重要!阅读很重要!修改卷子时要重点关注阅读题的解题思路)政治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可以搜罗其他政治老师出的习题,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知识点。对于马原和毛中特中比较难的知识点,建议听听徐涛老师的课程,对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很有帮助。这一阶段政治和英语每天要保证两个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公共课的水平。

(四)11月

专业一二开始第六遍复习,还是要以书本为主,笔记为辅。专业一开始准备相关题型的答法,以写教案为例,我先阅读了一些关于教案写作的书,如崔希亮的《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吴勇毅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等等,总结出自己的教案模板。同时,整理总结教案中重点讲解的知识点,如把字句的教学、存现句的教学,这样在考试的时候看到课文就能立刻联想到对应的知识点,以及改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英语也要总结自己的写作模板,保持一天一篇的写作量,可以让别的小伙伴帮忙看看是否存在逻辑和语法问题。平时在阅读英语文章时遇到一些好的素材也可以随手记下来,在写作过程中搬出来改成自己的句子,给文章增添亮点。这一阶段政治的重要目标是攻克选择题,各位老师应该也出了自己的预测卷,这些卷子时很好的训练选择题做题时间的工具,不要一下子做太多,两天一套保持手感即可。

(五)12月

这一阶段适合用来攻克专业课最薄弱的部分,不适合从头到尾全面地复习。英语可以用没有写过的真题卷来模拟考试,开始时间、做题时间都控制在考试规定的时间内。政治开始背大题,我是以肖秀荣老师的四套卷为主,重点背了四套卷的材料题,适当学习八套卷的答题思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必过于紧张,休息时间还是要保证。

【来源新祥旭考研慧慧老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