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喋给各位患者推荐一部经典烧脑科幻片——【环形使者】。由已入暮年的老布和风头正盛的“囧瑟夫”主演。
别信你看到的
时间旅行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环形使者】却在哲学和道德层面上把“穿越”玩出了新花样,试图让患者们思辨“现在与未来”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这一点来说,【环形使者】作为一部原创科幻电影,值得推荐。但很可惜,导演莱恩·约翰逊在探索主题的道路上跑得有点远,而国内版本删剪的过程中犯了一些“受迫性失误”,【环形使者】最终没有呈现出预期的娱乐效果(推荐看未删减版)。
这种设定让患者们产生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明明看到的是32年后的上海,却有一种好久不见的“怀旧感”。至于为什么中国在32年后成了世界中心,影片没有明说。
大街上偶尔穿梭的“悬空摩托”并非大众消费得起,到处是失业的流浪汉,这些人成了犯罪源头,当众击毙一名抢劫的流浪汉成了完全不需法制约束的“正当防卫”。这并不是“反乌托邦社会”,而是未来世界一个黑暗肮脏的角落,我们可以想象那些犹如[大都会]般住在摩天大楼顶端的权贵阶级。
这样一个未来世界的设定,只是基于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所作出的一种预判,但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它保证了影片的科幻性,又脱离了最常见的“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的未来主义俗套,让患者去真正关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故事和角色本身。
与很多关于时间旅行的科幻片一样,【环形使者】一开场就通过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旁白来设定“强制规则”:首先,时光穿越这回事,“现在”(2044年)是没有的,但30年后(2074年)是存在的;其次,时光穿越是重罪,却被未来的黑帮用来毁尸灭迹:把人送回30年前,由“环形使者”处理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形使者也是不能留活口的,所以他们老了之后要被送回来,由年轻的自己处决,附赠一笔可观的“养老费”——黑道上叫“封环”,实际是开启了一个人在30年内的生死循环。
而在“封环”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失手而让老年的自己跑掉,这叫“失环”。独白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但患者得到的全部信息其实是“时间、地点、什么人、干什么事”,关于“时间旅行”本身(比如时间旅行的概念,时间机器的运作原理,时间旅行的悖论等等)只言未提。
这就像是【重生男人】或【时间规划局】,那些爷爷奶奶的时间悖论在电影里就是不适用,患者们在开场设定的“强制规则”中观影,免去了与Bug较真的烦扰。
这是导演莱恩·约翰逊玩的一个小花招,或者说,是为了解答一个哲学命题——“现在的我”和“30年后的我”是不是同一个人?——而设下的前提。
谋杀还是自杀
导演对时代背景的处理由小见大,对角色的塑造同样如此。影片开场不久,一段一分半左右的蒙太奇展示了约瑟夫每天循环往复的生活:杀人、混夜店、睡觉,和上班族没什么区别。
但像他这样的杀手在犯罪圈子属于底层阶级,这从他们所使用的武器就可以看出来:鸟铳只有15码的射程,而高级黑帮用的都是大口径手枪,称之为“枪手”。
大部分环形使者对未来都没有太多想法,封环以后拿着金条养老就行。约瑟夫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每次杀人都私吞一半酬劳,盘算着有朝一日跑去巴黎。
可以看出,约瑟夫并非一个讨喜的反英雄人物,他冷血残酷,为了保住私房钱而出卖兄弟,甚至明知目标是“自己”,也仅仅是犹豫了一下便选择了开枪。这个角色其实回答了一个问题:你愿意付出何种代价去争取理想的生活?答案不过是一种与正面励志截然相反的黑暗解读而已。
而在约瑟夫“失环”之后的一段预叙(预先描述将来发生的事),展示了另一个平行世界:成功封环的约瑟夫,在30年后变成了布鲁斯·威利斯,洗心革面后打算和许晴(你没有看错)共度余生,直到被逼回“现在”。
在这段预叙中,约瑟夫和老布本质上还是一条时间线上的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过着两种不同生活),但老布穿越回来之后,他与约瑟夫成了处于同一时空的两个角色,并改变了整个影片的叙事节奏和类型基调。
这个分水岭发生在郊外小餐馆,约瑟夫“失环”后,他用自残的方式把老布(老年的约瑟夫)约至小餐馆,两人发生了一段类似于【盗火线】(绝对是致敬)咖啡厅双雄的对话,为整个剧情和主题发展埋下多层伏笔。
首先,老布对小约说,不要再纠结那些时间旅行的狗屁悖论,这事可以讨论一整天也没个结果(潜台词:那些吐槽影片Bug的人也该闭嘴了);约瑟夫则强调,你的30年结束了,别来祸害我,老子学的是法语,不是普通话;但老布以父亲的口吻教训了约瑟夫:我比你多活30年,知道你接下来的生活有多么糜烂堕落。然后,老布揭示他此行回来的真正目的:杀死仍处于孩童时期的终极BOSS“唤雨师”,救回心爱的女人。
但约瑟夫不买账,坚持要杀死老布。这段对话所产生的戏剧冲突在于:面对面坐着的是同一个人,但除了点一样的菜,完全没有相同点,而且约瑟夫要置老布于死地的行为,也让“谋杀”和“自杀”变得模糊不清。
如果影片在主题上的探讨在这里止步,那么“自己追杀自己”的戏剧冲突便足以让影片朝着更娱乐的动作惊悚方向发展。
是谁在说谎
作为一个文艺怪咖,导演最终选择了一种沉闷乏味的方式来表现约瑟夫和老布的冲突。老布穿越回来除掉尚未成年的唤雨师,借鉴的是【终结者】。但【终结者】在科幻概念之外是简单刺激的动作惊悚,而【环形使者】却是利用这一点来连接约瑟夫和老布这两条故事主线,即艾米莉·布朗特饰演的村姑和她拥有超能力的儿子——未来的唤雨师。
影片开场介绍,在未来世界,大约10%的人拥有隔空移物的“超能力”,他们被称作“TK”,但这并不是什么令人兴奋的事情,而被视为一种装逼行为。如果这种梗的作用仅仅和流浪汉一样——大时代背景下的民生百态,那应该是为影片增色不少的细节,但导演最终把TK当成了影片最大的反转,不得不说是一大败笔。
首先,超能力在这种写实主义的科幻片中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但出于猎奇心理还可以勉强接受),而且导演在处理约瑟夫、老布、村姑与小孩这三方角色关系上过于追求平衡。由于老布有三个目标,导致他在大部分时间和躲在村姑家的约瑟夫是没有直接冲突的,他们唯一的联系,就是约瑟夫所做的事情会影响老布的记忆。
这就像是看着父子俩在做不同的事情,直到最后玉米地里的高潮戏,两人才真正完成合体。
对于中国患者来说,影片后半段的沉闷与拖沓显得尤为突出,角色的行为也缺乏足够的动机。这是因为导演为了照顾中国患者而增加了一些现在看来完全不必要的戏份,以及因为国内审查删去了一些情节铺垫(胡喋强烈鄙视删减)。
在北美公映版中,关于约瑟夫堕落生活的描述更加完整丰满,比如他滴眼药水吸毒(国内版中有一个他红着眼睛起床的镜头,那就是吸毒的副作用),和身为单身母亲的脱衣舞女之间的暧昧情感,布鲁斯·威利斯混迹黑帮,在许晴的帮助下戒毒等等。
这些戏份对于塑造角色、完整剧情是必不可少的,在国内版本中,因为缺少对脱衣舞女的铺垫,导致很多观众无法认出老布的第二个目标,就是这个舞女的孩子。而国内版本所增加的许晴的戏份对于叙事反而是一种累赘,类似老布跑到海边丢枪的闪回片段在情感上毫无感染力,更何况,让许晴成为老布谋杀无辜小孩的理由,这种残忍的设定本身就很失败。
好在还有约瑟夫。老实说,约瑟夫的妆究竟化得如何,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不能否认他对老布的模仿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尤其是在和黑帮大佬会面时,那种玩世不恭又带点沙哑的“嘿嘿”冷笑,就是老布的招牌表情。
这种辨识度极高的表演,保证了影片最基本的娱乐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饰演唤雨师的小孩同样是个小戏精,他就像是十岁的爱德华·罗宾逊,满脸稚气,演得却像是40岁的中年男人,可谓一大惊喜。胡喋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看未删减版!
不要因为低分而错过一部佳片,不要因为高分而浪费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