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又称扁额、扁牍、牌额,简称为扁、匾或额。现在多见于中国的古建筑上,多缀有匾额,起到画龙点睛之妙,与雄伟壮观的建筑相互辉映,和谐统一。

以前,我国民居门上也有挂匾额的,内容积极向上,富有时代气息,彰显主人品味,身份,家庭地位、道德修养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匾额可以说是一个家族的门脸。

匾额一般挂在门上方、屋檐下。一般以长方形为常见,所书墨宝多拜求名家文人题写。匾额特点:醒目端庄,讲究意境文采,书法篆刻精湛、内容言简意赅。

下面是郭沫若、舒同、赵朴初、沈鹏、启功五位名家大字匾额,谁更胜一筹?

1.郭沫若大字匾额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1)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2)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3)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4)

郭沫若这四幅匾额内容分别是:中国书店、龙门石窟、陶然亭、万卷阁。第一幅中国书店,洒脱俊美,灵活多变,大气开阔,韵味无穷。第二幅龙门石窟字体瘦劲,力感十足。第三、四幅作品行草书书写,飞扬洒脱,气韵流畅。

2.舒同大字匾额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5)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6)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7)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8)

舒同这四幅作品内容分别是:黄鹤楼、来薰阁、大雄宝殿、会我云峰。第一幅黄鹤楼,笔画浑厚饱满,端庄大气。第二幅来薰阁,从左向右书写,右边落款,沉着稳健,笔力刚劲。第三、四幅作品,笔画粗细分明,显得灵动活泼,个性突出。

3.赵朴初大字匾额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9)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10)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11)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12)

赵朴初这四幅作品的内容分别是:卧佛殿、藏经楼、白马寺、大相国寺。第一幅作品卧佛殿,俊逸神秀,非常醒目。第二幅藏经楼,字体隽秀,用笔爽劲。第三、四幅作品,楷书书写,字体端庄,浑厚稳重,体态丰腴,气韵十足。

4.沈鹏大字匾额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13)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14)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15)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16)

沈鹏先生这四幅匾额内容分别是:砚雕世家、御苑门、选佛场、黄鹤楼。第一幅砚雕世家,线条匀称,挥洒自如,姿态各异。第二幅御苑门,雄健浑厚,饱满厚重,字字险中求稳。第三幅选佛场,隶书鼻翼浓厚。第四幅黄鹤楼,“黄河”二字倾斜,有惊无险,精妙至极。

5.启功大字匾额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17)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18)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19)

1962年郭沫若写的两句诗:郭沫若舒同赵朴初(20)

启功先生这四幅匾额作品内容分别是:画玉楼、王府井食品商场、同仁堂、艺海腾辉。第一、二幅作品,清秀隽永,温润如玉,给人亭亭玉立之美感。第三幅作品同仁堂,笔画饱满,线条粗壮,字字倾斜,和谐统一。第四幅作品艺海腾辉,用行草书写,笔画粗细交替,变化丰富,端庄而灵动。

欣赏完五位名家大字匾额,你认为谁的作品更胜一筹?请留言。

写在文末:

您的每一次爱心互动都是对墨韵阁书法的大力支持!敬请您的关注、点赞、评论、收藏、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