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是康熙的皇十三子,少年时一直受康熙特别的喜爱。可是长大后,尤其是“九子夺嫡”事件发生后,康熙却再也没有搭理过他,史料上也难寻他的踪迹,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胤祥的详细历史(突然从史料中隐身的康熙皇子)(1)

(胤祥)

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是出身并不高贵的敏妃章佳氏。

胤祥自幼好学嗜读。在上书房读书时,便是众皇子中的佼佼者。满、汉、蒙文学得都很不错,特别是他的毛笔字,还经常被康熙表扬。

有一年康熙南巡,他和皇太子胤礽及皇四子胤禛(雍正)随行。康熙还特意让他在大臣面前书写对联。据史料记载,大臣们当时看了以后,无不“欢跃钦服”。

(康熙)

由此可见,当时康熙对胤祥的钟爱,天下人共知。

如此看来,胤祥虽然只是个少年郎,但日后应该前途无量的。可是,事情发生了。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胤礽被康熙废黜,太子之位的空缺让众皇子按捺不住,大家纷纷结党营私,各使奇招,争夺皇储之位。

无疑,皇子们的表现让康熙很不高兴,他对众皇子夺嫡行动,给予了强势打压:皇长子胤褆因“魇镇太子事件”遭到圈禁;皇八子胤禩也被他斥责“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并予以警告;皇九子胤禟和皇十四子胤禵,一个被打了耳光,一个被打了二十大板。

在这个涉及整个皇室的事件中,胤祥也没能幸免。他在争储事件中,积极拥护平日最为亲近的皇四子胤禛。在康熙想要责罚胤禛时,他居然站出来,将一切罪责全都包揽下来。

这件事让康熙非常生气,对胤祥处以圈禁的惩罚。

胤祥的详细历史(突然从史料中隐身的康熙皇子)(2)

(九子夺嫡影视图)

不久,皇子们爵位恢复后,胤祥也得到恢复。不过,康熙从此却再也不喜欢胤祥。甚至作出这样的批示:“胤祥乃不大勤学忠孝之人,尔等若让任之,必在一处遇着他,不可不防。”

而且从此后,在康熙的生活中,便再也找不到胤祥的影子。康熙后来几次对皇子进封,都没有他的份;就连平日喜庆之事时,赏赐众皇子的名单上,也没有他的名字了;而康熙出行及各种活动,扈从人员中,也不再有他的名字。

这一件事,竟然成了一个历史之谜。康熙这样对胤祥,难道仅仅是因为一句话:希望越大,因而失望越大吗?

不过,也有史料记载,胤祥从此不受宠,不再出现在康熙随行之中,还有个特别原因。就是胤祥的膝盖上长了毒疮。史书记载其症“起白泡,破后成疮,时流稀脓水。”

也许,正是因为腿部有疾,胤祥才不能参与到朝廷事务中去,也不能随同康熙四方巡视吧。

谁知道呢?帝王之心难测啊!

(参考资料:《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