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后唐灭亡的多方面原因(50个节度使围观朱家送人头)(1)

李存勖后唐灭亡的多方面原因(50个节度使围观朱家送人头)(2)


后唐李存勖在赢得了魏博军后实力大增,和后梁之间攻守易位,但两个新敌人的出现让他不能马上打到开封去“夺了鸟位”。这两个新敌人分别是桀骜不驯的河北藩镇和日益壮大的契丹人,河北藩镇从唐朝中期开始就已反复无常著称,他们是老牌的造反专家,正派的李唐宗室尚且不服,何况是李存勖.在朱家日益衰落时河北藩镇也起了称帝的念头;契丹人则在后唐后梁那期间完成了内部整合,成了拥兵三十万的北方强敌。在李存勖进攻后梁期间,这两个敌人经常给李存勖制造麻烦。


李存勖后唐灭亡的多方面原因(50个节度使围观朱家送人头)(3)


李存勖灭亡后梁更像是一场捡来的胜利,作死小能手李存勖在623年十月初二派出先头部队从杨刘渡度过黄河,十月初三当晚才抵达郓州,到十月初五李存勖才亲自率领主力出战,但到了十月初八朱友贞就自杀了建国楼,十月初九清晨李嗣源率领前锋五千骑兵抵达汴梁城下,刚一进攻封丘门,汴梁城内的4000精锐禁军就宣告投降。而距离李嗣源距离最近的段凝所部手下有五万精锐部队,在十月十二日就在封丘宣布投降。封丘距离汴梁不过是骑兵一两天的路程。也就是说朱友贞不自杀,坚守汴梁,那么他只要守住几天,就能等来援军。



李存勖后唐灭亡的多方面原因(50个节度使围观朱家送人头)(4)

五代时的汴梁是周长20里150步的庞大城池,沙陀骑兵很难在短时间内攻克它。而且后唐沙陀军长于野战,无论是对抗其他藩镇的精锐步兵还是对抗契丹骑兵,都有骄人战绩,但是攻打城市作战却少有佳绩。就在汴梁之战两年前成德藩镇的王镕被部下张文礼杀死,成德藩的部下不是没节操的魏博藩,张文礼很快收到了藩内同行的挑战,藩内形成了五方混战的局面(包括后梁一方,以及922年杀进河北的契丹大军)。在混战中后唐军队在野战中接连取胜,打出了三千骑兵干掉后梁两万援军的精彩战例,甚至在当年八月的野战中吓死了张文礼。但在随后的攻城战中,后唐损失了史建瑭、阎宝、李嗣昭、李存进四员大将,史建瑭有数百骑兵逼退朱温“五十万大军”的惊人战绩,李嗣昭(李克柔养子)、李存进更是李克用家族的核心大将。搞定成德藩攻克镇州的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差点就把李存勖的全部战略优势都打消。


李存勖后唐灭亡的多方面原因(50个节度使围观朱家送人头)(5)


而汴梁的防御远远强于镇州,后梁还有大量的机动部队可用,后梁一方远远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朱友贞就是先走了一步,他还在临走前带上了自家全部兄弟,真应了朱温“我死,诸儿非彼敌也”的预言(后五代史的记录很有问题)。朱家子孙全灭后,后梁残余的50多个节度使纷纷带着军队投降了李存勖。后唐和后晋、后汉、甚至后周的核心统治集团一脉相承,但后梁的统治核心真的同后唐没啥渊源,双方是大战40年的死敌,李存勖也没有重用后梁的军头们,但是后梁的军头就是愿意投降(只有敬翔愿意给朱家陪葬)。


李存勖后唐灭亡的多方面原因(50个节度使围观朱家送人头)(6)


原因就在于这群二五仔们早就和朱温家族离心离德,朱温在称帝前就要面临这群二五仔的挑战。朱温集团内部有忠义思想的二五仔刘知俊、赵匡凝等人先后反叛朱温,被朱温手下的头号大将杨师忠搞定;干脏活最给力的氏叔琮、养子朱友恭也被他卸磨杀驴干掉;还借口马瘦斩杀了邓季筠、何令稠;以违抗军令罪,处死了大将李重允、李谠.......朱温不能在临死前搞定李存勖,也不能席卷天下,就只能靠着杀戮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李存勖后唐灭亡的多方面原因(50个节度使围观朱家送人头)(7)


而他文弱的儿子朱友贞更没有军事经验,在沙陀骑兵逼近时,惊慌失措自己主动送上了全家的人头,当真是连猪都不如。而朱温的杀戮也造成了全军上下大部分人都离心离德,不想死战到底。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