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觉仁著《三国不演义》
由于在四战之地的中原起兵,所以曹操自从创业以来,就一直处于强敌环伺的险境之中,此刻尤其如此:北边是袁绍,实力最强,兵精粮足;东边是吕布,狼子野心,虎视眈眈;东南边是袁术,地广人多,野心勃勃;西南边是据地千里的刘表,现在又加上狠人张绣,曹操刚在这儿吃了大亏;西边是马腾和韩遂,属于最早起兵作乱的老牌军阀,同样不可小觑。
而在这些人中,最让曹操心生忌惮的,无疑还是袁绍。
袁绍一向看不起曹操,但自从曹操奉迎天子、代表朝廷之后,他无形中便矮了曹操一头,所以心里极不平衡,不时便会写一两封“辞语骄慢”的信给曹操,以此刷存在感,找回失落的自尊。
曹操当然懒得跟袁绍打口水仗,但他知道自己跟袁绍终有一战,而且这一天恐怕不会太远了。然而双方实力悬殊,真到了那一天,自己凭什么取胜?
带着这个重大的疑虑,曹操找来了他最倚重的荀彧和郭嘉,询问他们的看法。
荀彧和郭嘉对这个问题早已深思熟虑,所以曹操一问,他们立刻抛出了一通长篇大论。二人先是以刘邦和项羽作比,说当初刘邦弱、项羽强,可刘邦凭着过人的谋略,最后还是战胜了项羽。接下来,他们就从十个方面,全方位论述了袁绍必然失败、曹操必然获胜的理由:
一、“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下同)
袁绍繁文缛节太多,都是花架子,太务虚了;而曹操率性、务实、不图虚名。这是做人之道胜出。
二、“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
袁绍割据一方,擅自征伐,从人臣的角度讲,就是叛逆;而曹操奉迎天子,代表朝廷号令天下。这是政治站位胜出。
三、“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
从桓帝、灵帝以来,汉朝政令废弛,袁绍没有吸取教训,在管理上仍旧太过松弛;而曹操纲纪严明,使上上下下都知道自己的职责。这是治理方式胜出。
四、“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也。”
袁绍表面宽厚,内心猜忌,用人而又疑人,且任人唯亲;而曹操简单朴实,内心睿智,用人不疑,唯才是举,不问关系亲疏。这是胸襟气度胜出。
五、“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
袁绍谋划很多,决断很少,抓不住时机;而曹操当机立断,善于应变。这是智谋才略胜出。
六、“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
袁绍喜欢高谈阔论,沽名钓誉,所以那些务虚的人都归附他;而曹操以真诚待人,不玩虚的,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乐于为他所用。这是个人修为胜出。
七、“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袁绍看见饥寒之人,会心生体恤,且流露于外,但他却有很多大事看不见,所以考虑不到;而曹操对于眼前的小事可能有所轻忽,却能关注天下大事,所以恩泽遍于四海,就连看不见的东西也考虑到了。这是战略眼光胜出。
八、“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
袁绍身边的大臣争权夺利,以谗言彼此陷害,所以一团混乱;而曹操以制度管理下属,让那些歪门邪道都行不通。这是管理智慧胜出。
九、“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
袁绍做事,是非不分;而曹操对于正确的人和事,就待之以礼,对于错误的人和事,就绳之以法。这是为政之道胜出。
十、“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
袁绍用兵,喜欢浩大的声势,却不懂兵法要义;而曹操以少胜多,用兵如神,令部下信赖,使敌人畏惧。这是军事才干胜出。
这一通长篇大论,从做人之道、政治站位、治理方式、胸襟气度、智谋才略、个人修为、战略眼光、管理智慧、为政之道、军事才干十个方面评价袁、曹,结果袁绍得了零分,曹操得了满分。虽然其中大部分还算符合事实,但毋庸讳言,拍领导马屁的成分也是相当明显的。
平心而论,袁绍绝非如此一无是处,而曹操也不可能如此十全十美。荀彧和郭嘉把曹操说成这样一个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神人,连曹操自己听了都不好意思,笑道:“照二位这么说,我怎么担当得起啊?”(《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操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务实如曹操者也是喜欢听好话的。不过,尽管荀、郭二人所言有不少水分,但总体上也不算瞎说,所以还是极大地鼓舞了曹操,增强了他必胜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