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人团体调查(向港澳青年抛出)(1)

图为在横琴举办的湾区青年荟活动。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摄

香港青年人团体调查(向港澳青年抛出)(2)

8月17日,珠海市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珠海市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措施》(即3.0版“促进就业十条”),打出“稳、降、延、减、免”政策组合拳。

此次出台的3.0版“促进就业十条”是1.0版、2.0版政策的延续升级,提出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供给、鼓励创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等10大行动共25项措施,将为珠海“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提供政策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蒋欣陈

优服务▶▷优化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环境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珠海热情地朝港澳青年抛出“绣球”,为港澳青年在珠海就业创业提供广阔空间。

据3.0版“促进就业十条”,珠海进一步强化了政策的协同性和集成性,来珠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群体同等享受珠海市就业创业和人才住房补贴优惠政策。支持港澳青年参加实习见习,对参加“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人员按不超过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给予生活补助。港澳创业项目优先入驻广东珠海公共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享受最长三年“零”租金、“零”物业管理费优惠政策。

同时,珠海将港澳青年纳入创业担保贷款重点扶持对象,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可申请最高额度500万元的贷款并享受贴息支持。对社会机构承办珠港澳创业大赛、技能竞赛、港澳青年就业技能实践等就业创业活动的,珠海将根据服务人数、成效和成本等因素,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最高10万元补助。

珠海对澳门居民就业创业的吸引力正逐渐加强。目前横琴累积注册澳资企业突破4000户,已成为澳门青年创业就业最集中区域。

珠海的吸引力也体现在澳门居民在珠参保人数上。截至今年7月底,澳门居民在珠就业创业参保人数8331人,比2020年底增长32.76%;澳门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87万人,比2020年底增长655.26%。

跨境执业方面,目前已有589名港澳导游领队取得资格并在横琴提供旅游服务,48家港澳企业和221名港澳专业人士获得建设部门颁发的《备案认可书》,46名澳门医师获得短期横琴行医资格证书。

“围绕‘港澳所需、珠海所能’,珠海将进一步拓展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空间,推动港澳青年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郭丽云说。

郭丽云表示,未来珠海还将从四方面入手,将政策落地、深化、细化。在横琴打造高度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创新创业高地和与澳门趋同的营商环境;在创业培训、市场培育、平台搭建、联合孵化等方面,为在珠创业的澳门青年提供更多优惠便利条件;面向澳门青年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沙龙、投融资对接、人才交流等活动;加强与澳门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众创空间合作,推动澳门高校科学技术成果在内地高效转化。

夯基础▶▷发挥三项工程促就业功能

促进劳动者就业,关键是提升就业技能。数据显示,珠海市技能人才规模达41.07万,占产业工人队伍的33%,高技能人才达14.4万,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5%,两项占比均位居全省前列。

按照《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珠海计划到“十四五”末,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28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5万人。目前,珠海高技能人才数量距“十四五”规划目标还有约10万人的缺口。

“下一步,珠海将紧紧抓住‘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的契机,从引进和培养两个维度大力强化珠海市的技能人才队伍。”郭丽云说。

在3.0版“促进就业十条”中,珠海将“粤菜师傅”培训项目(工种)纳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范围,组织开展“粤菜师傅”专项招聘及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在校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免费职业技能评价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校可按每人200元标准申请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同时,建设珠海“南粤家政”信用管理平台,推行家政服务合同“网签”,为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人员发放“放心码”,推动基层家政服务站和家政产业园建设。

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珠海将加快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推进市技师学院搬迁至金湾校区合并扩建,推进落实不少于45亩以上规划用地专门用于民办技工院校建设,支持面向对口帮扶地区和在珠务工人员子女扩大招生培养规模,以实现“十四五”期间在校生数量翻番。

此外,珠海还将推动企业与院校等培训机构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培养,面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高校毕业生、青年劳动力和失业人员开展“订单式”就业导向精准技能培训,最高按8500元/人/年给予补贴。

郭丽云表示,在政策基础上,珠海还将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技能报国的社会氛围,“引领更多劳动者尤其是青年加入到技能成才的队伍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