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比“皇后乐队”更加疯狂、传奇的故事,那就只能是“皇后乐队 ”的主唱“弗莱迪”的人生故事。
而今日刚上映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则正是基于皇后乐队的发展来讲述弗莱迪的故事,从他加入微笑乐队,到皇后乐队诞生,再到组合分离,以及最后音乐的救赎和伟大的“live Aid 演唱会”。本片事无巨细地展现了弗莱迪的摇滚人生,虽不是事事属实,但也有85%的真实性,甚至连影片最后的二十多分钟的演唱会表演,都与当年的live AD表演一模一样。堪称完美的复制版。
很多人看了之后都说流水账似的故事情节与毫无波澜的成名之路不足以支撑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但是实际上,对于我这种不曾生在“皇后乐队”辉煌时刻的人来说,这可能是我的“有生之年”系列,当宗教冲突与性取向争议交织在一个人的人生之中,你会发现音乐是如此之强大,能够将一个人拉出深渊。
从我个人来说,《波西米亚狂想曲》作为音乐电影是成功的,因为好几次我都想跟着电影中的歌曲嗨起来;同样,它作为人物传记电影也是成功的,不管是弗莱迪的坚持还是他的挣扎,都曾让我热泪盈眶。
不管是音乐与梦想,还是梦想与音乐,无论怎样搭配这个组合,都是振奋人心又让人沉重不堪的两个话题。如果你像我一样看了《波西米亚狂想曲》不够过瘾,还想继续沉浸在音乐的王国中,那就来看看这些你不可错过的优秀音乐电影。
孤独《醉乡民谣》,提名奥斯卡奖-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效果两大奖项。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但是如果让你做一个有才华的loser,并且永远是loser的人,你愿意吗?
本片是伊桑·科恩、乔尔·科恩联合执导的一部堪称“丧到家”的电影,讲诉的是在1961年的格林威治小镇,民谣歌手勒维恩·戴维斯明明是一位具有超乎常人天赋的歌手,却一直默默无闻。在被现实的一次次打击之后,他去往了芝加哥。如果是俗套的梦想故事,勒维恩在这里应该登上宝座,带着自己的“民谣”成为这个世界“最靓的仔”,可惜这是一部丧到家的电影。在芝加哥,勒维恩的生活还是一塌糊涂。最后走了一圈,他还是回到了原点,依旧穷困,依旧潦倒,在破旧的酒吧唱着那些感动自己的歌。
整部电影就像一首散文诗,浪漫而又潇洒,即使主角的人生还是一样,但是似乎他做到了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事,即使一生潦倒,但是从不曾后悔,看似原地踏步的旅行却让他对自己音乐梦想更加坚定。
回到原来的地方,你是否还是愿意孤独?你是否还愿意拿起那把旧吉他?
偏执《爆裂鼓手》,本片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音效剪辑,获得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三项奖项。
在世俗影响中,音乐电影要不然是小清新范,要不然就是超嗨的励志范。可《爆裂鼓手》却两种都不是,独有的暗黑系励志带着惊心动魄的情节,让人不经想起中国武侠电影中的剑拔弩张。
情节依旧是如此的简单,不过是一位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努力地想要成为顶尖的爵士乐鼓手的故事。主流影评中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一直都比较极端与偏执。不管身处在哪个行业,我们都想要成为伟大之一,但是往往忽略到这其中需要付出的代价。
故事的男主角安德鲁可以为了成为顶尖的爵士乐鼓手,对家人冷嘲热讽,对女友恶语相向,哪怕是出了车祸他也要挣扎着爬起来向舞台前进。他什么都不在乎,因为他只要成为伟大之一。偏执的学生遇上偏执的老师,最后就只剩下追求梦想的极致。这种境界或许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到达,但是看完这部影片,你一定会感受到酣畅淋漓的畅快。
既然想要实现梦想,那就做好为梦想粉身碎骨的准备吧,励志的背后,从来不是煲好的鸡汤,更多的是又腥又臭的血泪。为了梦想,你准备好了吗?
相遇《曾经》,获得第80届奥斯卡最佳歌曲奖。
被称为最美的音乐爱情电影之一,故事的两位主角在浪漫的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相遇。
看起来,故事开头是如此的仓促而又不加修饰,一个是流浪街头的潦倒歌手,一个是卖花的单亲母亲。两个落魄的人就这样突然相遇。在那个昏暗的夜里,在那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街头,他唱着自己歌,而他的听众——她,听出了歌曲中的深情与痛苦。
万千世界中,突然遇见一个懂你悲欢的人,是如此的幸运又是如此的甜蜜。就这样,音乐让他们两个成为了知心好友,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弹着吉他,一旁是她在弹着钢琴,他主唱,她和声,可惜浪漫过后,我们还是要面对生活。
任何一场美妙的相遇,都会画上句号,他们在街头相识,又在街头分离,这是一场浪漫的相遇,正如我们大多数人期待那样,不曾羡慕拥有,只是羡慕曾经拥有。
突破《8英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
说唱最近几年在中国的走势也突发的猛烈,作为一部讲诉hip-hop乐坛红星埃米纳姆真实生活经历的自传性电影,比起中国大多数综艺选秀节目中的说唱来得更加真实。电影中不仅有竞赛的残酷,甚至还有主角自身需要面对的生活困境,在那个黑人与白人混居的贫民窟中,有一个人一直被绝望与贫穷缠绕着,整部电影给人一种压抑感。
《8英里》这个名字其实参照了一条位于密歇根州的真实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底特律黑人区和白人区之间的分界,它代表的不仅是一种肤色的分界线,更是一条难以跨越的藩篱。在这样的困境中,吉米·史密斯还是拾起了自己的勇气,重新振作起来。看了这部电影,相信你会对说唱有一个新的认识。
我们只有先打败自己,才能够打败对手。
陪伴《乐与路》,原名“Solanine”,直译为龙葵碱或茄碱,存在于马铃薯等茄科植物中具有一定毒性的因素。
青春期的梦想,似乎已经被电影界贴上了一份固有的标签,它总是那么的不顾一切,总是那么的激情不灭。这部来自日本的音乐爱情电影没有那么多的风花雪月,甚至主角连梦想都还没有实现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看似不煽情的情节,却在女主角在男主角死后拿起吉他的那一刻融到我的眼泪中。或许这份爱情没有那么多美好,但是偏偏是这份执着可贵。
当说要和你一起走到最后的那个人突然离开,你是否有勇气帮助他完成梦想呢?没有刻意的疼痛,但却是从男主角死去的时候开始刻骨铭心。
爱情《爱乐之城》,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歌曲八项奖项,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原创歌曲、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六项奖项。
故事有些俗套,一个追梦的小演员米娅,一个想开俱乐部的爵士钢琴师,也是由《爆裂鼓手》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执导。
虽然在这部电影中没有偏执的感情,但是很明显,在爱情与梦想之间,还是偏向于了梦想,俗不可耐的“男孩遇见女孩,他们相爱了”常用套路,但在超强控制力查泽雷执导之下,影片被切碎成了“冬-春-夏-秋-冬”为界的五个段落,加入了爵士乐、摇摆舞等因素,堆砌成一部宏大的歌舞片。
即使有些感情注定没有结局,但是可贵的是在歌声中,导演为我们细腻的展现了年轻人在这个爱情与梦想的天平之上做得苦苦挣扎。
诉说《不能说的秘密》,周杰伦的电影处女作,获得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最佳原创电影歌曲三大奖项。
这部电影带着奇幻的色彩,穿插着清新的爱情故事。虽然借鉴了不少经典电影中的桥段,但是胜在了周杰伦将这些东西都真的融入到了自己的光影世界。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青春校园偶像片,但是却带着传奇的色彩。
穿越的设计,给这部电影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正如路小雨告诉叶湘伦的,这是她一个不能说的秘密一样。电影的最后似乎有些遗憾,但是在那个琴房中,他们已经对对方诉说了无数次关于“爱”这件事情。
遗憾吗?似乎也并不遗憾。
疯魔《噪反城市》,这部电影不仅有瑕疵,在故事的情节上也有不可忽视的错误。
在影片中,一群倡导无政府主义的鼓手在城市发动音乐快闪攻击,似乎来一场“音乐革命”,如果说皇后乐队利用触手可及的事物制作出声音,那么这些鼓手就是试图把全世界都当作乐器。他们潜入开刀房,把仪器与人体当作打击乐器,还在银行绞碎钞票来创作。
喜欢这部影片的人都认为它突破了音乐的界限,这些疯狂的鼓手做的不过是一场“音乐实验”,而不喜欢的人则认为这一种病态的追求。谁是谁非,还需你亲自观看。
救赎《无人引航》,我们都是自己的救世主。
故事的开始有些耐人寻味,我们时常看到受害者的哭诉与坚强,而很少去关注加害者身后的家人。他们或许不曾犯错,但是也需要忍受世俗的质疑与陷入对自我教育的怀疑之中,故事的主角就正是一位枪杀了六名同学的父亲。
面对儿子留下的惨剧,这位悔恨的父亲放弃了原有的生活,选择堕落,他住在属于自己的帆船中,喝酒度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儿子生前创作的几首歌曲,突然他发现在儿子的歌曲中,他能够找到救赎的力量,于是他学会了儿子所有的歌,组成了一支乐队,意外走红,但是又因为自己儿子的身份,乐队最终解散。
加害者的父母应该如何走出自我的质疑与悔恨呢?或许这部电影可以给你答案。
回归《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提名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
故事的女主角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不仅有着天赋,更有着伟大的梦想。但是生活对她似乎一点都不留情,不仅被男友抛弃,甚至因此格蕾塔还找不到了自己的音乐方向。但她还是没有放弃对未来和理想的憧憬,直至重新找到自我。 男主角是一名音乐制作人,最初的成功之塔在一夜之间崩塌,让他陷入事业和家庭的双重低谷,过得一团糟。
这部电影似乎是前面的《曾经》翻版,同样是两个穷困潦倒的人相遇,但是似乎又有些不同,这部电影更加的疯狂与存粹。即使分别之后再次相遇,那个人还是唱着原来的那首歌,但是也还是回不到过去了。
敬往事一杯酒,再爱也不回头。
写在最后《波西米亚狂想曲》其实和上面的电影一样,或多或少交织着很多同样的东西。
弗莱迪在遇见“微笑乐队 ”之前,是孤独的,他在飞机场遭受着别人的冷落与嘲讽,却又偏执地坚持自我,为自己改名,不向父亲低头。也正是微笑乐队与弗莱迪的音乐相遇,才得以让他们突破,成为“皇后乐队”;可因为成名之路过于顺利,弗莱迪来不及正视自我,一面留恋着玛莉(弗莱迪第一个女朋友也是最后一个)的陪伴,另一方面又处在对自我性取向的怀疑之中,爱而不得的爱情交织在他的人生之中,无法诉说,开始放纵自己,成疯成魔。
最初,是音乐给了他功成名就,最后,也是音乐给予他救赎,得以回归重组乐队。
电影在那场举世闻名的“live Aid"结束,但是实际上,弗莱迪的音乐故事并没有因此而停驻。哪怕是1987年查出艾滋病(电影将确诊时间提前了),他都从未停止对音乐的追求,哪怕是到了1990年,他的身体已经衰弱到几乎无法走路,他还在录制着自己人生中最后一张专辑。
每个人都会有堕落的时候,弗莱迪也曾迷茫过,他付出的代价比我们更加的惨痛。但是好在,生命的最后,他把所有的热情献给了他最爱的音乐。
We will, we will rock you ,Singing it now ,We will, we will roc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