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相关的历史故事(有关石家庄的三个小故事)(1)

一起来做聪明人,欢迎关注杨涛有料。

最近石家庄发生的事情很多,但是还不能明说。咱们今天就分享三个小故事,对于大家理解当前的形势或许会有帮助。

第一个小故事,这是我从一位地产圈的朋友那听来的。他们公司规模很大,项目遍布全国,有一个大区总能力非常强,不仅KPI完成得好,跟高层的关系也甚密。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市场做得越好,支持力度越大,支持力度越大,市场做得越好。

突然有一天,传闻这个大区总犯错误啦,而且错得很离谱,曲解了总裁办下发的文件精神。我这朋友当时就觉得可能性太小啦,那么有头脑有资源的大区总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就算对文件有不清楚的地方,打个电话直接问问不就得啦?

后来开股东会才知道,敢情是董事长对总裁办的做法就不满意。但是这话不能从大区总的嘴里说出来,后来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行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的锅是必须要背的,但背锅不一定是坏事,毕竟公司的发展还得靠在一线打拼的这些市场人员,敢想敢干的难免犯错,什么错都不犯的大多是混日子的。

第二个小故事,东方古国为何能传承五千年不灭?各种解释有很多,我最信奉的一个说法是,因为有长江、黄河的存在,流域内的居民几乎年年都要面临水患威胁,而治水必须要上下游协作完成,统一的行政管理也就出现了。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群众威望很高,从而奠定了其执政的合法性,后来终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欧洲虽然没有大江大河带来的水患,但却经常打一些宗教战争。国王告诉自己的臣民,咱们都是天选之子,对面都是异教徒、是魔鬼,咱们必须团结起来干他们。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要想巩固核心力量,进行社会动员,必须要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威胁,可能是外敌入侵,可能是自然灾害,可能是瘟疫传染。

现在让很多人困惑的是,我枕戈待旦,夜不能寐,放弃了正常生活,把眼睛都瞪出血丝来了,绝对不能放过一个敌人。可敌人在哪呢?我坚守的意义在哪呢?

如果看不到敌人,或者敌人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进行社会动员的难度就会很大。

第三个小故事估计大家都听说过,就是望梅止渴。

东汉曹操率部讨伐张绣,一路天气炎热,将士们体力消耗很大,行军缓慢。曹操怕贻误战机就对将士们说:“翻过前面的山坡就是一大片梅林,那梅子又大又酸甜。”于是行军速度大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便是靠谋略来提高士气,你也得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目标还得足够美好,才能让大家不惜耗尽最后一点体力跟着你跑。

在现实当中,我们经常说 “要跳起来摘果子”,其实就是设定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让大家感觉通过努力是能够达到的,于是才会各自想办法克服眼前的困难。

如果只是让大家往前冲,冲到哪不知道,目标不明确,不能被量化,更没有贴合实际的行动计划,这时候你让大家不惜一切代价,大家难免会心里敲小鼓,这代价到底谁来付呢?

最后咱们用一首小诗来结尾吧。

这一年,一半是核酸,一半是辛酸,能让我们坚持下来的并不是激情和梦想,也不是诗和远方,而是口袋里的余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