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是封建制度的成熟时期,理应成为一个安乐祥和的盛世。不过,真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它俨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残暴和最腐朽的社会。难怪,鲁迅先生会这样评价:
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
明朝共历十六个皇帝,这些朱皇帝们个个都堪称奇葩!其中,太祖朱元璋是“权力野兽”,惠宗朱允炆是“天真愤青”,成祖朱棣是“战争狂人”,仁宗朱高炽是“百日圣君”,宣宗朱瞻基是“半途而废”,英宗朱祁镇是“两次登基”,代宗朱祁钰是“竹篮打水”,宪宗朱见深是“痴情昏君”,孝宗朱佑樘是“宽容过度”,武宗朱厚照是“负面典型”,世宗朱厚熜是“修仙狂魔”,穆宗朱载垕是“垂拱而治”,神宗朱翊钧是“自以为是”,光宗朱常洛是“乐极生悲”,熹宗朱由校是“优秀木匠”,思宗朱由检是“抓阄选贤”。
正是在这些朱皇帝们的“励精图治”下,大明王朝才成为了最有话题、最有争议和最有故事的一个朝代。比如,意外继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为了把自己老爹的牌位摆入太庙,竟然执意将老祖宗朱棣的庙号更改,由明太宗改为了明成祖。
朱棣剧照
接下来,文史不假带您走进大明王朝,详细讲述“明太宗朱棣”是如何变成“明成祖朱棣”的?为了抵制抄袭,本人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实属无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同时声明,这篇文章只发表于百家号和头条号,拒绝任何形式的跨平台转载。
讲述历史故事前,先插入一个知识点。“庙号”和“谥号”虽然都是人死后才有的,但并不是一个概念,前者通常只有两个字,会刻在灵位上用于供奉和祭祀,必须非常的严谨;后者主要出现在史书和文献记载中,而且字数很长,甚至会达到几十个字。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而庙号则是“高宗”,习惯称为清高宗;我们所熟知的另一个嘉靖皇帝朱厚熜,谥号是“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而庙号是“世宗”,习惯称为明世宗。
朱元璋
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等人后,终于建立起大明帝国,但蒙古的威胁却始终没有消除。为了稳固政权和维护统治,他开始大肆分封诸子为王,次子朱樉为秦王,三子朱棡为晋王,四子朱棣为燕王,五子朱楠为吴王,六子朱桢为楚王,七子朱榑为齐王,八子朱梓为潭王……。
虽然诸子皆为王,但朱元璋却确立了一条铁律,那就是所有的成年皇子都必须离京赴任,不准逗留京城,更不准干预朝政。在这种背景下,燕王朱棣不情不愿地离开了南京,冒着北国的风雪来到北京就藩,属于最早期的“北漂一族”。
通过几年时间的历练,朱棣彻底适应了自己“燕王”的角色,成功遏制住了蒙古人的攻势。1392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被朱元璋寄予无限厚望的太子朱标突然病逝,所有人都开始猜测谁会成为继任太子。
当时,朱元璋已经六十多岁,成年皇子还有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和四子燕王朱棣。大概率事件,新的太子应该会从这三人中间诞生,于国于家都是顺理成章的。
随着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也相继过世,燕王朱棣就成为了事实上的皇长子,而且长年带兵守边历练,基本上成为太子的不二人选。谁知,朱元璋竟然直接册封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这令所有人都大感意外。
朱允炆
1398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随即登基继位。之后,他开始重用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等人,还在推行宽仁政策的同时准备“削藩”。
在朱允炆的坚持下,削藩的过程还算是顺利,许多小的藩王都被裁撤。不过,年轻人太过于急切,步子迈得太快太大,终于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藩王们警觉,尤其是燕王朱棣更是摩拳擦掌。
靖难之役
1399年,也就是建文元年,朱棣终于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叛。在历时四年的战争后,他终于率兵攻占了都城南京,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过皇位,从而成为了大明王朝新的主人。
朱棣登基后,首先通过一系列决绝的手段稳定局面,之后才推行了许多的大有为之政。在位的二十二年间,他先后完成了“迁都北京”、“七下西洋”、“收复安南”、“永乐大典”和“五征漠北”等伟业,堪称是最有作为的一代朱皇帝。
1424年,也就是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第五次远征蒙古的回师途中驾崩于榆木川。之后,如履薄冰二十年的太子朱高炽登基称帝,虽然在位时间不足一年就因为突发心脏病而过世,但他却拉开了“仁宣之治”的序幕。
明仁宗
宣德皇帝朱瞻基在位期间,延续了父亲一贯的风格和政策,终于将“仁宣之治”推向了高峰。对此,清代大学士张廷玉在编纂《明史》时这样盛赞:
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朱瞻基之后是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和朱佑樘,直到明武宗朱厚照登基。他属于最典型的纨绔子弟,最大的爱好就是祸祸人生,终于在1521年“祸完收工”,甚至都没有留下任何的皇子。
为了延续老朱家的江山,首辅杨廷和与皇太后紧急磋商,最终选定由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前来继承大统。之后,他们以大行皇帝遗诏的形式公布了这个“人事任免”:
兴献王次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
1519年时,兴献王朱祐杬病逝,由于长子朱厚熙早已夭折,作为次子的朱厚熜幸运地承袭了爵位,准备悠哉悠哉地在湖北的封地过完舒心的日子。不过,他的好运似乎还没有结束,竟然又收到了北京紫禁城发来的offer,稀里糊涂就要当皇帝了。
突然“天上掉龙椅”,十四岁的朱厚熜显然大感意外,但很快就压抑住狂喜的心情收拾行囊启程,目标直指紫禁城。经过一个多月的车马劳顿,他们终于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遥远的北京。
朱厚熜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自己是“天选之子”,那自然会轻而易举登基称帝。不过,他显然是太天真了,完全不懂明朝政治有多么险恶,有多么奇葩。
小皇帝朱厚熜的屁股还没坐热,马上就遭到了首辅大臣杨廷和的强力挑战,因为管谁叫爹的问题而拉开了“大礼议之争”的序幕。不过,这种以“小宗继大宗”的事并不是头一次出现,历史上也有过先例,比如汉哀帝刘欣就是以侄子的身份继承了伯父汉成帝的皇位,登基后将伯父和生父都追尊为父。
依照此例,嘉靖皇帝也准备把伯父明孝宗和生父兴献王都尊为父亲。不过,首辅杨廷和却坚持将他过继给孝宗皇帝一脉,而抛弃了原来的兴献王一脉,改称伯父为父亲,而管生父兴献王为叔叔。
小皇帝朱厚熜很生气,但后果却不严重。因为,他的羽翼未丰,在朝堂完全没有根基,只能选择暂时搁置。为了分化对方的阵营,不得不开始软硬兼施分头出击,目标直指内阁首辅杨廷和。
不过,嘉靖显然是低估了这帮老头子,低估了总后台杨廷和的实力。历经了宪宗、孝宗和武宗三朝,他的能力和资历都无人能及,俨然到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地步。
在明武宗朱厚照刚过世时,杨廷和面对无人继位的局面尚且不慌,沉着冷静地稳住了朝政。在确定朱厚熜为新君并且派人迎接入京期间,他一人总揽朝政长达三十七天,完全就是在“代行天子之权”。
等到朱厚熜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抵京时,作为内阁首辅的杨廷和虽然表面上恭敬有礼,实际上却丝毫不怵这位小皇帝。在他看来,西汉的霍光可以废立汉武帝的孙子刘贺,自己也可以。
由于朱厚熜和杨廷和都自信满满,“大礼议之争”陷入了僵持阶段,双方谁也不肯让步。几个月后,深谋权术之道的张璁打破了这种僵局,第一次提出了“继统不继嗣”的主张。
啥意思?张璁认为,嘉靖不是非得以明孝宗侄子或者嗣子的身份继承大统,完全能够以明武宗弟弟的身份来继位,这就绕开了“管谁叫爹”的死结。而且,他还搬出了太祖朱元璋钦定的《皇明祖训》,其中对于“兄终弟及”也是承认的。
嘉靖皇帝好像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立即向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表明支持态度,却再次被对方否决。这下,他彻底怒了,看来姓杨的完全不把自己当盘菜!
恰巧在此期间,朱厚熜的生母蒋氏千里迢迢从湖北来京探望,竟然得知儿子即将“管别人叫爹”,而自己也即将由妈变成婶子,当即就哭倒在地。然后,“蒋婶子”掉头就要回老家,扬言到兴献王的坟前去哭诉。
嘉靖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借此机会向张太后提出了“辞职”,说这个皇帝我干不了,您再重新进行招聘吧。首辅杨廷和终于慌了,无奈之下做出了让步,同意他同时尊伯父和生父都为父亲。
表面看来,“大礼议之争”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但这只是中场的休息而已。事实上,真正的暴风雨还没有到来,真正的大戏也没有上演,双方只是在各自蓄力而已。
1524年,也就是嘉靖三年,桂萼和张璁再次上疏,终于开启了“大礼仪之争”的下半场。据《明史》记载,二人提出了最新的观点:
今陛下奉祖训入继大统,未尝受孝宗诏为之子也,则陛下非为人后,而为入继之主也明甚。考兴献帝,母兴国太后,又何疑?
啥意思?桂萼和张璁提出,既然嘉靖皇帝登基即位,那是不是可以尊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兴献帝?尊自己的生母为兴国太后?
既然已经翻脸,杨廷和索性继续坚决反对,甚至以退为进用辞职进行威胁。不过,他这次却错了,嘉靖虽然不敢罢免你的首辅之职,但你主动辞职就另当别论了,当即下旨恩准其归乡养老。
杨廷和离开内阁后,首辅之职按顺序由梁储来接任。插一句,明朝的内阁大臣通常有三到五个名额,按照入阁先后进行排名,不允许插队。
梁储的能力和魄力都远不及杨廷和,对于“大礼议之争”的下半场完全没有招架之力。于是,朱厚熜决心绕过内阁,强令礼部追尊生父为“皇考恭穆献皇帝”,追尊生母为“圣母章圣皇太后”,并且还要祭告天地和祖宗。
这下,群臣终于爆发了,除了雪片一般的奏疏外,一些人还推出了古法“伏阕”。于是,六部九卿的官员们分批分拨跪在左顺门外倒替轮班,而且还连哭带喊要求收回旨意。
实在是忍无可忍,嘉靖下令锦衣卫驱赶跪谏的人群,而且对其中的八个带头者施以廷杖。这下,局势彻底恶化了,明朝文官的气节也被彻底激发出来,一个个排着队耿着脖子挨打,只有晕倒后抬走的,没有自己逃跑的。
左顺门事件
眼看骑虎难下,嘉靖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进行,当场就打死了十七人,重伤了四十多人,史称为“左顺门事件”。以此为标志,他终于用棍棒维护了自己的帝王尊严,也取得了“大礼议之争”的惨胜。
这场“大礼议之争”既不涉及国家存亡,又不涉及百姓福祉,却成为了明史中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重大事件。可笑?可悲?在文史不假个人看来,这场争斗实在没有太大意义,完全就是皇帝和士大夫之间的沽名钓誉和盲目内耗。
嘉靖皇帝剧照
1536年,也就是嘉靖十五年,朱厚熜的皇位已经稳如泰山,朱厚熜的“武功”已经天下无敌。于是,他追封自己的生父朱佑杬为“明睿宗”,还准备将牌位也移入到太庙之内享受供奉。
问题是,太庙中牌位的供奉是非常有讲究的,不是随便怎么摆放都行。按照祖制,正殿当中只能设置九个牌位,当时已有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和武宗朱厚照,数一数刚好满九个。
很显然,朱厚熜要把生父的牌位摆入太庙正殿中供奉,就只能移走一个放到偏殿去。毕竟都是朱家的老祖宗,移谁呢?
明太祖朱元璋亲手打下了大明江山,自然需要放在正中间最显眼的位置接受祭拜,这是毋容置疑的。再往下,就是明太宗朱棣,他虽然通过靖难之役非法夺位,但却是后世之君的“恩人”,否则也没有他们的帝位可以继承。
思来想去,朱厚熜决定将在位时间不足一年的明仁宗朱高炽移到偏殿。可是,这样变动明显缺乏法理依据,显得太过于随意了。无奈之下,他将明太宗朱棣进行了一次“提拔”,由太宗变成了成祖,因为庙号为“祖”的帝王必须在正殿中接受供奉。
朱棣
就这样,明太宗朱棣就变成了明成祖朱棣,而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也遗憾地移出了太庙的主殿。真不知道,他泉下有知会不会痛骂嘉靖这个不肖子孙。@文史不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