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洋 来源:《外交官说事儿》

东西方在感情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也向来为人津津乐道。总的来说,东方人在沟通中比西方人更讲究含蓄、委婉,而且似乎是刻意避免直露的表达方式。在中国,这一传统可谓是古已有之。比如,如果你想阅读中国的古典文献,除了要有百倍的耐心,还要有十分渊博的文化背景,否则很快就会陷入一个又一个“隐喻”“典故”“讽咏”的迷宫。

论到东方人表达情感之委婉含蓄,卢秋田大使说起在驻卢森堡大使任内的一件趣事。弘扬中华文化是使馆对外宣传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欧洲人对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常怀有一种崇敬的心情,同时又感到很神秘,因此非常希望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使馆举行电影招待会是介绍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而且往往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祝英台是男的女的(祝英台与伊丽莎白)(1)

1990年,卢秋田在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馆前留影。

有一次,卢秋田大使请卢森堡的一些文艺界知名人士来使馆看电影,播放他家乡的戏,即《梁山伯与祝英台》。为此使馆准备了有关故事梗概的书面材料,事先分发给大家。在放映前,卢大使又口头介绍了一下故事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情节,另外该片配有英文字幕,总之是想方设法使大家能懂这部影片。

祝英台是男的女的(祝英台与伊丽莎白)(2)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年上映)

电影结束后,使馆举办了一个冷餐酒会,也顺便了解一下观众对该片的反映。许多人表示片子是看懂了,而且很动人,认为悲剧比喜剧更有感染力。还有的朋友说:“这是典型的东方式爱情故事,如果不加说明,欧洲人很难看懂。”

听到这些话,一位女士发言了:“卢大使,我们欧洲人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女主人公不能直截了当地对男主人公说'love you'?既然你深爱一个人,就应当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我想这也许是酿成这场悲剧的原因。”对于她的这番见解,在场的中方人员都有些吃惊,面面相觑。

卢秋田大使说:“造成梁祝爱情悲剧的主要还是社会原因,而不是感情表达的方式方法问题。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以及所谓门第观念才使得梁祝这一对有情人最终没能结合,像这样的悲剧在那个时代的中国还是很多的。”

祝英台是男的女的(祝英台与伊丽莎白)(3)

《傲慢与偏见》

她听后想了想,微微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我不否认有社会原因,但感情的表达方式也是不能忽视的。比如在19世纪初的英国也盛行门第观念,但情况与中国有点不同。当时有一位英国作家简·奥斯丁写了一本名叫《傲慢与偏见》的著名作品,书中描写了四对男女青年的恋爱故事,其中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这两对是作者以为真正的美满姻缘,尽管在门第上双方存在巨大差距,但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她接着说道:“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结合也颇费周折:开始时伊丽莎白轻信了一些流言而对达西产生了偏见,但后来当她真正了解达西之后能明确地表白自己的感情,这就避免了悲剧的产生。可以说达西就是你们的‘梁山伯’,伊丽莎白就是你们的‘祝英台’。我由此想到,如果祝英台也像伊丽莎白那样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可能结局就是大团圆了。”

祝英台是男的女的(祝英台与伊丽莎白)(4)

《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她觉得祝英台一直将自己的感情深深埋在心里,即使到了十八里相送的关键时刻也仅仅是一个又一个的暗示,他们走过一个湖,看见一对鸳鸯,祝英台讲了很多很多;再走,看见山里有个樵夫下来,牵了一头牛,祝英台又讲了很多很多;再后来,看到一口井,井里照出两个人,祝英台又讲了很多很多,就是关键的那一句“我爱你”没讲出来!觉得她白白错过了机会。

这时,另一个男士插话了:“请您不要忘记当时祝英台是女扮男装,梁山伯不会理解她的暗示。”

她反驳说:“那她为何到了行将分别时还不说明真相呢?她为什么不对梁山伯说,我是女扮男装,我说的小九妹就是我,希望你明年来娶我,为什么不讲?为什么搞得这么不透明?所以大使,你们说梁祝的悲剧是中国封建主义制度造成的,我们看了电影之后感觉不是这样的,完全是祝英台自己太含蓄、不透明造成的!”

卢大使说:“各位,看来我们涉及了一个重大的审美问题,能不能请大家坐下来,我们安静地讨论半个小时?”

大家坐了下来。

卢大使说:“北京附近有个北戴河,风平浪静的时候,很美很宁静,但是波涛汹涌、大浪翻滚的时候又是另一种美。难道说风平浪静是一种美,波涛汹涌就不美了吗?中国安徽有个黄山,阳光明媚的黄山是美的,烟雨蒙蒙的黄山更别有一番意境。所以,美并不只是单一的一种境界。你们认为直露是美,我们认为含蓄也是美。”

这时候,有人站起来反驳道:“卢大使,我要纠正一下,你已经脱离了我们讨论的问题的概念。如果概念不同,那么讨论一辈子也讨论不清楚,希望我们回到同一个概念上来,就是爱情这个概念。”

祝英台是男的女的(祝英台与伊丽莎白)(5)

卢秋田在卢森堡留影

卢大使说:“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我理解的爱情也是这样。每个人表达爱情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有人是热烈型,有人是深沉型,有的外露,有的含蓄。每个民族对爱情的表达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由文化造成的,由传统造成的,不能够强求一致。《梁祝》里表达爱情的方式可能你们不太理解,但伊丽莎白的表达方式,中国人也可能不能理解。所以,我要做的结论是:第一,这都属于文化范畴,我们应该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如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样;第二,不同的文化应当进行交流,相互学习,都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大家爆发出热烈掌声。如此,此番“梁祝之战”才算宣告结束。

从这场争论中似乎也可以看到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确实存在着差异,前者比较含蓄和细腻,后者比较直率和外露。欧洲人常觉得东方人给人一种神秘感,或许这也是原因之一。所以,确如卢大使所言,东西方之间文化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确实需要加强交流、加强沟通,而外交官正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汪洋 来源:《从黄浦江到莱茵河:前中国驻德大使卢秋田传》 编辑:《外交官说事儿》青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