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大佬的演义---旧港宣慰司

小武觉得难以置信,忙道:“你是说,东洋一带的宗教信仰,包括菲律宾和印尼的这2万7千个岛屿,其实是由你决定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为何不引入儒教和佛教过来呢?”

郑和微笑道:“第一个原因是,我担心暹罗会垄断南海针路。自暹国与罗涡国合并以后,其实力与疆土大增;前年我初次出访该国时,即发现其自诩为南海之主。不过我无意对其做什么改变,只希望其势力不要继续南扩。故我认为三佛齐(苏门答腊)等地最好不要信佛,免得容易同暹罗交往而形成联盟。”

“第二个因素是,对远藩施以教化,那得有大量人手才行。我麾下的所有船工,要么只懂道教、要么只懂回教,也没有太多选择。而依我看,能够抗衡佛教者、恐怕也只有回教了。我的从人中多的是回教徒,因势利导,让他们进入爪哇、三佛齐这些沃土,正得其所。”

小武稍微有些明白了,道:“何况你觉得回教可能已不适合在大明生存,所以任其向东洋方向拓展,才是于人于己都好的宿命所在!”

郑和点了点头,笑道:“不仅对于大明是如此,对于占城等地、看来也是如此。我亦不愿改变占城已经熟习儒教之现实,只是劝说占城的回教们徒移去爪哇传教;毕竟那里并没有儒教作为对手,而要击败爪哇的一些原始的牛鬼蛇神之教则不在话下。”

小武恍然大悟道:“我记得将回教引入爪哇的传道九使节(Wali Songo),其中最著名的彭瑞和,就是从占城来的!”

“学习印尼历史的时候说,著名的传道九使节大多是你的部下,我还奇怪其中怎会有占城人呢,原来是你劝说他们移民爪哇的!”

浣浣是谁(浣洋诀3.7.9大佬的演义)(1)

图表23彭瑞和(Bong Swi Hoo)家族谱系

图表23彭瑞和(Bong Swi Hoo)家族谱系【印尼回教“布道9使节“主要人物】图片来自互联网

郑和微微一笑,道:“教化当然需要人手,能够使用一些海外之人自然更好,不然的话我的船工人数很快就不够了。”

“第三个因素是,南海各国大都原有一些回教徒海边据点,多数由前朝阿拉伯商人所建。那些据点虽然规模很小,但也让当地人对回教略有所知。故我所作之事只是因势利导、将回教社区做多做大,并非从零开始那么艰难。”

浣浣是谁(浣洋诀3.7.9大佬的演义)(2)

图表24东南亚回教传播图

图表24东南亚回教传播图【来自中国方向的回教势力渐成主力】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深吸了口气,点头道:“明白了。你是个务实的人,若是传教太困难的话,你也不会硬来。只是没想到这种春风化雨的做法,真得决定了东南亚的后世。”

郑和柔声道:“相对来说,吕宋那边更加是无主之地,同样崇信鬼神。我初次下西洋时,连续访问过邦阿西楠(在吕宋岛)、麻逸(在民都洛岛)、古麻剌朗(在棉兰老岛)等地,发现土人已势弱,闽粤的唐人移来却多,故可因势利导,让当地信奉道教即可。”

小武呵呵讪笑道:“你这么做,大概是因为手里面的回教徒人数已经不够多了吧?或许在当地也只有许柴佬(许佬哥)等人可用。不然的话,吕宋可能也会伊斯兰化。”

郑和摇了摇头,呵呵笑道:“你居然还知道许佬哥?须知,心里想要的越多,就越不容易实现!而我对吕宋的要求很简单,我需要在这里建设一个船队的补给中心。”

“在邦阿西楠(Pangasinan,马尼拉以北)大明设立了第一个海外官仓以后,即由许柴佬负责打理、管辖此地,同时还有另几个唐人、负责管理巴拉望等地的导航处。”

小武耸然道:“原来在那些南海小群岛上,你也设立了总督?”

郑和微微点头,笑道:“凡是南海航行可以停靠的地方,均需设立物资补给点、船只维修处等;当地也需要委任官长管理,最好都用海外唐人。故我奏请皇上册封了一些合适人选,尤其是封许柴佬为吕宋总督。直到永乐22年,许氏卸任不久后过世,然后归葬福建泉州。”

“不过,我只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五次下西洋时,去过三次吕宋岛,后来就较少去了。在那20年里,吕宋的周边没有出过任何岔子,我也非常欣慰托付得人。”

小武笑道:“这么看来,吕宋岛是大明朝向海外拓展的一块坚强基石啊!不过,你为什么才去过那里三次呀?而根据记录,很多地方你都去过六七次之多!”

郑和微笑道:“因为后来在南海针路上,我们逐渐找到了更有效、更适合建立补给中心的地方。不过一切都是因势利导,如同大明建立旧港宣慰司一样,开始时并不强求,后来水到渠成,那便自然成型了。”

小武精神一震道:“对了,这个请你给好好说说?我很感兴趣。”

郑和点头道:“旧港是三佛齐一带的中心,当地名为渤林邦国(Palembang)。先前因三佛齐被满者伯夷所灭,这里的土人势力转弱,反倒是闽粤舶来的唐人成为主体。当地有千余户中华移民拥立梁道明为主,重建渤林邦国。”

“我初次下西洋时(永乐三年),梁道明先已为大明的数位同籍贯行人和千户杨信招安。其养子第二年去南京面了圣(永乐四年),但是有人揭发渤林邦国乃是假投诚,其军队时而假扮海盗,常于南海咽喉之处打劫过往船只、甚至包括了大明商船。”

小武诧异道:“梁道明?这个人不是很熟,他是海盗吗?”

郑和微微摇头,柔声道:“渤林邦国主既已被大明招安,我闻讯之后自可派人前去查问。不过,梁道明矢口否认手下有假充海盗之事,一推三六九、一问三不知。”

“借密使回国报告爪哇西王以黄金赔偿人命的机会,我也顺带传话给永乐帝---请皇帝速下旨、调梁道明回广东原籍为官。这样不论他所说是真是假,反正让渤林邦国换个首领再说。”

小武恍然笑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反正渤林邦国的首领应该是由你委任或保奏的!”

郑和沉声道:“你若是看过海图便会明白,旧港之地有多重要!南海针路外侧尽被其所控制,各路东西外洋商船,无法插翅飞越此地。”

“若此地为海盗所占,出使也好、贸易也罢,一切皆休矣。我便是体察到了此点,一定要将此处真正掌握在大明的手里。”

小武点头笑道:“不错。在航海要害之处,好不容易有个唐人占大多数的地方,怎能不去控制住呢?你肯定需要渤林邦国有个对你惟命是从的首领。”

郑和点了点头,欣慰道:“永乐帝亦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很快就下旨,依照西南夷的三宣六慰之例,于三佛齐一带设立旧港宣慰司。梁道明承恩回原籍为官,旧港则由其推荐的陈祖义接管。此后这里对当地则称渤林邦国,对大明则称旧港宣慰司。”

浣浣是谁(浣洋诀3.7.9大佬的演义)(3)

图表25三佛齐王国与旧港(巨港)宣慰司

图表25三佛齐王国与旧港(巨港)宣慰司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想了想,笑道:“举个例子,这就好像暹罗北面的兰纳国(清迈)那样,对当地则称兰纳国,对大明则称八百大甸宣慰司。或者是澜沧王国,也称为老挝宣慰司。”

郑和淡淡笑道:“你还知道八百大甸宣慰司和老挝宣慰司?也很不错了。大明已封陈祖义为旧港宣慰使,此乃怀柔之意,希望其好好替我朝效力。但是万没想到,先前时常假扮海盗的旧港军队首领,正是这个陈祖义。”

“梁道明在时,权力已被部下陈祖义架空。等他回广东之后,陈祖义更是肆无忌惮,俨然一副渤林邦国王的架势。其虽身受大明册封,心中却大不以为然,只觉得打劫商船才是积聚金银、吃喝玩乐之快速致富法,跟随他的军队亦习惯了此道。”

小武摇头叹道:“不错,习惯了为匪的人、给他当官也不愿受拘束!他们习惯了挣‘快钱’,就是不肯稍微本分一点,合理合法地去挣钱!其实给他们的待遇已经好的没法再好了,居然还是嫌来钱慢!”

郑和柔声微笑道:“陈祖义此人,在江湖上名声远扬---洪武年间他便在海上为盗,悬赏巨额花红也未能缉捕到案。后来他投靠了旧港之主梁道明,表面上负责统领旧港防卫部队,实则有了一个掩护身份后,更是黑白通吃。梁道明对此心知肚明,但早已拿他无法,乐得丢下挑子,衣锦还乡去了。”

“我当然早已探知内情,但在表面上仍将大明的船队实力显示给陈祖义看看,同时亦鼓励他入朝进贡,如梁道明前年一般。当陈祖义与我一起视察开入旧港的百艘巨舶之时,他明显露出了艳羡无比的目光。”

小武皱眉思索道:“不说船只大小,你的船队可是有近3万人呐?这个陈祖义手下能有多少军队?以渤林邦国的规模来讲,他顶多只有1千人能参与战斗吧?又怎敢去图谋你们?”

郑和呵呵笑道:“这里头的原委颇多。此人的降顺我是根本信不过的,表面上他在旧港的军队也就千把人,而且是合法的身份;但暗地里屯驻在整个南海针路沿线、跟他有牵连的海盗,比如在廖内、淡马锡、纳土纳等岛上的,至少还有数千人。”

小武恍然道:“这样说来,陈祖义去海上打劫的话,其实是官匪勾结?他既有白道身份、又有海盗听令,那就是一手遮天了!除了你,南海沿线国家、根本无人能奈何得了他呀。”

郑和笑道:“所以我要尽量示弱,先让他觉得我言必称皇上,只不过得永乐帝宠幸,实则非常无能、根本统领不好如此巨大的水师。同时,我也告诉他船队西去印度等国,希望能多多载些宝货回来,以让宫里的皇帝皇后开心。”

“我亲口告诉陈祖义,宝船队从西洋回程之期大约是在一年后;全仰仗他保护航道安全,我们将来才能安全驶回旧港。随后我们大队就出发了、直到一年之后归来,一切若合符节,对他没有任何隐瞒。”

小武笑道:“你启发了他的贪欲,又给他设了圈套,当然要把情况稳住,不能出现任何异常。不过他那边呢?是否也表现得非常稳定?”

郑和冷笑道:“不错。陈祖义的所谋者大,自然会暂时隐忍收敛,故在此一年间南海一带几乎没有海盗犯案。这也显示了之前他对我拍胸脯担保航道安全,的确是卓有成效的。”

“同时,陈祖义亦派人去南京入贡。但我后来听说那船是空着去的,到了台湾附近才开始抢劫;随后将别人的商船货物假充贡品,送往南京去者。”

小武大笑道:“好吧,你倆互相演戏给对方看,就看最后怎么发动了。但是我仍有疑问:宝船队虽实力强大,但是陈祖义明显是条经验丰富的地头蛇,而且整条南海航道布满了他的眼线,恐怕双方的强弱并不分明吧?”

“另者你们西去了一年,期间他却可在南海航道从容布局,那么他想要了解你们的举动,明显要容易过你了解他们的举动呀。”

郑和深深地看了小武一眼,道:“你说的非常对!为了弥补这一劣势,我曾秘密截住回乡船上的梁道明,跟他深入畅谈了一番。结果他推荐给我一颗、一直埋在陈祖义身边的钉子。”

“那人叫做施进卿。虽是梁道明心腹,却长期假装与陈祖义意气相投,喜欢打劫财宝,也曾参与过与海盗头目传递消息,故深知陈祖义的一举一动。”

小武长吐了一口气,微笑道:“原来梁道明的人虽然走了,却仍摆了陈祖义一道,竟然给你留下了这么重要的一个间谍!这很像香港的黑道大片呀!”

郑和微笑道:“跟施进卿接上头以后,等于在陈祖义身边安装了一颗眼睛,凡事就容易得多了。永乐五年,我们水师回到了旧港附近,陈祖义亲自来迎,庆贺我们完成了下西洋的使命。那个晚上,我特别允许大家都‘饮酒欢庆’,几艘主船的统领都喝得‘酩酊大醉’。”

小武叹道:“戏终于演到高潮了!”

郑和淡淡道:“半夜里,共计5000余名海盗从多个海岛出发、兵分三路来夹击我们船队。不过尽数落入了水师的包围圈。”

“我方的船只悄然散开,再如同锁链一般、将对方的船只包围,即行发动火攻。当场烧毁敌船10艘、缴获7艘。”

“同时,也有特遣分队专门去擒拿了陈祖义本人。当他被绑上我的甲板后,我笑着问他:这个太监是不是只会拍皇帝马屁?只是马步战起家,根本不习水战?大明宝船是不是很大,所以行动迟缓?周边的地形也不熟,所以只能挨打不能还手?”

小武笑道:“他听了之后,立刻就明白身边有你的人,把他给海盗们打气的话、原封不动的传了给你。这样他也算死得瞑目了!”

郑和摇头笑道:“杀不杀一个陈祖义,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了巨大的收益,发动了南海沿线的几乎所有海盗群体。最终跟他有勾结的大大小小海盗群体数十个,在此一役中全部被歼,几乎无人漏网。”

“此战留下的活口很少,倒是陈祖义本人,我派船将其押回南京,由皇上下令、当着诸多外藩使臣之面处斩。”

“此后,南海可得数十年清靖,各国也由此知晓大明水师的实力。此外,我保奏此役立下大功的施进卿接任巨港宣慰使、从三品职衔,加封三佛齐国王,只要不犯错误则世袭罔替。”

浣浣是谁(浣洋诀3.7.9大佬的演义)(4)

图表26马六甲海峡两岸地名

图表26马六甲海峡两岸地名【西马和西印尼苏门答腊】

浣浣是谁(浣洋诀3.7.9大佬的演义)(5)

图表27郑和下西洋之马六甲海峡

图表27郑和下西洋之马六甲海峡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