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11月29日讯 据闽东日报报道 福安市是全国畲族人口最集中的聚居地。在福安,畲家的婚姻之道,嫁娶之礼,不只是一场婚礼,它更囊括了畲族的歌谣、舞蹈、习俗、礼仪和信仰,是畲族精神、畲族特色的传承载体,也是畲族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精彩缩影。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远古时忠勇王和高辛帝的三公主,他们成亲后,生了三男一女,迁徙广东的凤凰山耕山狩猎。所以畲族崇拜凤凰,举行婚礼时正厅横眉都写有“凤凰到此”四字,新娘也要扮“凤凰妆”,身穿凤装,头戴凤冠。福安畲家的凤冠十分精致,凤冠正中有微型的剪、尺、书,用以辟邪,冠沿缀有称为“圣疏”的数串银帘,系着凤凰、蝴蝶、梅花和鲤鱼等银片,遮掩着新娘神秘的红颜。

现代畲族婚嫁 畲族文化畲家婚礼(1)

新娘梳妆完成,头戴凤冠,等待迎亲时刻到来

畲族恋爱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在公开场合相识、约会,然后告知父母,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托媒说亲。传统的畲族婚俗实行族内婚,同姓五代内不可通婚。近现代畲汉融合,畲家与汉族联姻,也不少见,但婚礼仍依传统的畲族婚俗流程。

传统的畲族婚礼要经过“定亲、讲杠、择日子、备嫁妆、做表姐、做亲家伯、讲祖公、出门酒、出嫁、拜堂、办正酒、食佳仪酒、做女婿、做头客”等程序,畲族人民将这些婚俗保留了下来,代代相传。

现代畲族婚嫁 畲族文化畲家婚礼(2)

迎亲队伍身着传统服饰,一路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喜气洋洋的前去迎娶新娘

现代畲族婚嫁 畲族文化畲家婚礼(3)

迎亲队伍必须经过女方拦路对歌的考验方可进门

出嫁前,新娘以歌代言,要唱《哭嫁歌》——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诉三天三夜,表示难舍父母,感激养育恩情。在梳“凤凰头”之前,新娘的哭嫁达到高潮,向美好的姑娘时光做告别,然后踏米筛、拜先祖、上花轿、别家门。

现代畲族婚嫁 畲族文化畲家婚礼(4)

女方家不舍姐妹出嫁、男方希望早点迎娶新娘而产生的抢嫁妆环节

拜堂时,男跪女不跪。新娘手执花巾掩面,或只施“万福”礼就可以了。传说畲族祖先忠勇王击败番王的侵略,高辛帝招他为驸马,婚礼上公主拜堂特免跪拜之礼,此俗一直延续至今。

现代畲族婚嫁 畲族文化畲家婚礼(5)

“男拜女不拜”是畲族婚俗的传统,新郎需行三跪九叩礼,新娘只需点点头就好

畲家婚宴又叫“讨亲酒”。一开始,新娘要先入洞房,新郎则在外厅招待客人。酒过三巡,新娘才在送嫁嫂的“敬酒歌”声中被搀扶出房“认亲”。由舅舅端出驱邪的谷具,里面放着剪刀、油灯、谷子等物,新娘牵引它再入洞房。

现代畲族婚嫁 畲族文化畲家婚礼(6)

新娘踏米筛,寓意女方家团团圆圆、五谷丰登、家庭兴旺

婚礼中,大厅前往往设“对歌台”,左为陪嫁者,右是娶亲方,一巡酒菜,一巡歌言,煞是热闹。酒席上,新娘是不出来给宾客们敬酒的,待最后一道酒菜时,新娘才端出用红枣、冰糖、花生泡的甜茶敬客,客人饮茶后,把红包(酒礼)放入茶盘,以示贺喜。

待一般的亲朋好友酒宴散后,到了午夜时分,多数人家都会办“家仪酒”。喝家仪酒的必须为村中父母双全的“好命人”八人,俗称“八仙”。仪式通宵达旦,以唱吉祥如意的歌言为主,是对新人入洞房前的美好祝福。

现代畲族婚嫁 畲族文化畲家婚礼(7)

喝家仪酒的必须为村中父母双全的“好命人”八人,俗称“八仙”。仪式通宵达旦,以唱吉祥如意的歌言为主

以歌传情、以歌结交、以歌述怀、以歌欢娱,畲族婚礼还保留着“(婚)俗不离歌”的传统,《哭嫁歌》《梳妆歌》《祝福歌》《敬茶歌》……“歌”几乎贯穿了定亲到完婚的全过程。

出嫁是畲族女人一生中最大的事情。从这一天起,新娘就担起承载家庭命运的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角色。这一风雨人生的喜庆日子连同世代相沿的婚嫁习俗,风韵神奇而独特,保留至今,亦成为了中华传统民俗中一块奇异瑰丽的活化石。

,